和子由踏青

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

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歌鼓惊山草木动,箪瓢散野乌鸢驯。

何人聚众称道人?遮道卖符色怒嗔:

宜蚕使汝茧如瓮,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服禳新春。

道人得钱径沽酒,醉倒自谓吾符神!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东风微拂的田间小路上惊起了微尘,游人们开始来到野外感受春天的喜悦与温馨。

人们难得清闲,正好停车在路旁小饮,麦苗短而柔韧,不怕那辗轧过来的车轮。

城里人厌倦了高高的城墙,向往着郊外的景致,许多人家一大早就爬起来,闹腾腾地涌出城来踏青。

鼓乐声惊醒了冬眠的山岭,草木在欢歌笑语中摇动。野餐用的箪瓢遍野都是,前来捡食的乌鸢像驯养熟了一样全不避人。

那边是个什么人在自称道人,引得众人都来围观?只见他挡在路上卖符,脸红脖子粗地夸说它是多么灵:

“我这符能使你家养蚕结茧似瓮大,养羊如獐圆滚滚。”

路上的人未必就信他的话,只是为了图个新春吉利,才勉强买下佩带在身。

道人卖得了钱就径自去买酒喝,醉倒后还自言自语说我这符可真灵。

注释

和(hè):和答,唱和。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踏青:赏春,春游。每年农历正月初七日,眉山人结伴郊游于城东蟆颐山,欢歌宴饮,赏春踏青,年年如是。与达州的“元九”登高情形相似。

东风:春风。

岁华新:新年伊始。

喧阗(tián):喧嚣嘈杂。

“歌鼓”二句:歌吹鼓乐在山间回荡,惊动了草木;游人取出饮食开始野餐,天上的老鹰也飞下来捡食,它们显得很驯良,与人们共进午餐。箪瓢(dān piáo):盛饭食的箪和盛饮料的瓢,借指饮食。乌鸢(yuān):老鹰类属的猛禽,身体褐色,常捕食蛇、鼠等。

遮道:拦住道路。色怒嗔(chēn):面带怒色。

汝:你。麇(jūn):古书里指獐子。

禳(ráng):祈福消灾。

吾:我。

赏析

  前半篇以轻快的笔调写出人们倾城出郊踏青、歌舞宴游欢乐、热闹的情景,犹如一幅赏春风俗画,充满了对美好春日、美好生活的咏赞。开端两句,先点出新春,为“踏青”烘托了气氛,因为踏青是在人日(即正月初七),正是新年初过的时节。“城中”四句,形象地写出了踏青的阉热情况。

  后半篇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道人遮道聚众,粗声大气地吆喝些吉利话,强使路人买他的符书祈福的生动场景,道人骗得金钱,却不过是沽酒买醉而已,还夸说神符灵验。这戏剧性的人物、戏剧性的场景,为春日郊游增添了几分幽默的色彩,令人难忘。

  该诗描写了苏轼回忆青少年时在家乡新春之际,与家人及“城中居人”游春踏青的盛况,具有浓郁的乡情。后四句刻画了一位骗钱道人的生动形象,增添了郊游的喜庆气氛。故乡的风俗民情令人倍感亲切,耐人回味。全诗语言浅显,情真意切。

创作背景

  此诗为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正月诗人在凤翔所作。苏轼弟苏辙时在京师侍父,当看到北方新年之初的异域风俗,不由想起了家乡眉山岁首乡俗,便写下了《踏青》、《蚕市》诗二首。苏轼应弟之作也和诗二首。这是其中之一。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隐隐见花阁,隔河映青林。水田秋雁下,山寺夜钟深。
寂寞群动息,风泉清道心。
挑云研雪。
绿发方山冠,白玉气色温。
高谈霏木屑,不问能知文。
去秋夺标归,今步南宫云。
儒科青毡耳,指取气欲吞。
春风看花马,已系长安门。
知君必得意,何以持赠君。
事业浩无射,学问为本根。
我怀宣献公,况君乃其孙。

寥落天涯客,谁堪秋气深。风烟凄大野,霜日净空林。

对镜嗟衰白,衔杯任陆沉。子云多著述,百代有知音。

海上珠宫向夜开,银河初转绿云来。遥闻仙乐生林壑,暗觉天香拂酒杯。

月似芦花烟似水,似如不似劳形容。喷雪凝寒犹清适,涵晖冷燄飞轻松。

星汉相看交不昧,心魂欲之亦奚从。但觉晃煟透圆碧,不辨愁来忽已逢。

中林溽雨积,芜径暑日薄。众鸟集于樾,鹓凤眇焉托。

披云瞩岑观,缥缈三阿阁。踽踽怀昔贤,扰扰疾棼错。

夷犹攀荣柯,慷慨念幽壑。

供奉廿年久,传经更草麻。生平公望郁,垂老主恩加。

国有怜三鉴,人谁续五车。燕山今夜月,荒草咽清笳。

万家大县旧留都,一派中江入太湖。
缩项鱼肥人鱠玉,长腰米贵客量珠。
府分南北寒芜合,桥直东西夜市无。
却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
惆怅枯株无晬盘,云横太白梦魂寒。
半生骄吝如蜗缩,自把西铭反覆看。

轮啼白日竞匆匆,谁向闲中静养蒙。珍重先生高卧处,一窗黄卷是家风。

荒台森荆杞,蒙笼无上路。传是古人迹,阮公长啸处。
至今清风来,时时动林树。逝者共已远,升攀想遗趣。
静然荒榛门,久之若有悟。灵光未歇灭,千载知仰慕。

当年谩作嵩山想,末路难回瘴海身。斜日西风总如昨,风流只欠倚栏人。

三关平列势逶迤,日落连城鼓角多。帐外深烟迷众堡,营前孤月坠长河。

赤山寒谷惊逢燧,青冢秋原入骆驼。谁使总戎移逸地,偏头空旷牧人过。

平生阅世朦胧眼,偏向白鸥飞处明。

竺仙论五百劫,蒙叟誇八千春。但闻尧舜氏作,谁识羲黄上人。

散诞滩头伴石矶,闲云流水正相依。夜来坐上东山月,钓得鲈鱼入馔肥。

万里君门远,投荒死未归。山花蛮女曲,椎髻汉臣衣。

木落愁猿啸,仓空宿鸟饥。思亲余涕泪,应逐白云飞。

党河城北少余流,渠水中分十道收。最爱春耕与秋获,黄云碧浪满平畴。

游吴还适越,扰扰走人寰。苔绕溪边径,波连屋上山。

身随一剑老,心逐片帆还。远岫穿云翠,烟萝不暇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