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舍弟宗一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
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
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
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
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
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
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注释
宗一:柳宗元从弟,生平事迹不详。
零落:本指花、叶凋零飘落,此处用以自比遭贬漂泊。黯然:形容别时心绪暗淡伤感。
双:指宗元和宗一。越江:唐汝询《唐诗解》卷四十四:“越江,未详所指,疑即柳州诸江也。按柳州乃百越地。”即粤江,这里指柳江。
去国:离开国都长安。六千里:《通典·州郡十四》:“(柳州)去西京五千二百七十里。”极言贬所离京城之远。
万死:指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投荒:贬逐到偏僻边远的地区。
桂岭:五岭之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山多桂树,故名。柳州在桂岭南。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七《岭南道贺州》载有桂岭县:“桂岭在县东十五里。”瘴(zhàng):旧指热带山林中的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这里指分别时柳州的景色。
荆、郢(yǐng):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百家注柳集》引孙汝听曰:“荆、郢,宗一将游之处。”何焯《义门读书记》曰:“《韩非子》:张敏与高惠二人为友,每相思不得相见,敏便于梦中往寻。但行至半路即迷。落句正用其意。”

赏析

  诗的一、三、四联着重表现的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首联写在送兄弟到越江边时,双双落泪,依依不舍。起势迅拔奇突,悲情无限,有极大的感染力。在二弟宗直暴病身亡之后,大弟宗一又要北适湘鄂之地安家,作者经不起这样大的打击,故曰“残魂”且已“零落”,神情“黯然”却又加“倍”,其中自有贬谪之苦,孤寂之意。此刻兄弟泣别,双双垂泪,虽为人之常情,却另有深意:诗人在极度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生活,需要亲情友情支撑他那即将崩溃的精神世界,然而贬谪以来,亲人相继弃世,此时宗一又要北去,诗人更觉形单影只,愁苦无依。这两句诗既是铺叙,又是情语,充分表现出诗人苦涩的心境和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

  第三联是景语,也是情语,是用比兴手法把彼此境遇加以渲染和对照。“桂岭瘴来云似墨”,写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象征自己处境险恶。“洞庭春尽水如天”,遥想行人所去之地,春尽洞庭,水阔天长,预示宗一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一抑一扬,蕴愁其中:由于桂岭洞庭,一南一北,山川阻隔,以后兄弟相见恐怕就非常不易了。因而在这稍见亮色的描述中先笼罩了一层哀愁,十分巧妙地为尾联的表情达意伏下一笔。

  诗的最后一联说,自己处境不好,兄弟又远在他方,今后只能寄以相思之梦,在梦中经常梦见“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一带的烟树。“烟”字颇能传出梦境之神。诗人说此后的“相思梦”在“郢树烟”,情谊深切,意境迷离,具有浓郁的诗味。古往今来,这“郢树烟”似的幻象使失意的迁客骚人趋之若鹜,常愿眠而不醒;但又让所有的失意者无一例外地大失所望。这“烟”字确实状出了梦境相思的迷离惝惚之态,显得情深意浓,十分真切感人。

  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窜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诗的第二联,正是集中地表现他长期郁结于心的愤懑与愁苦。从字面上看,“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报荒十二年”,似乎只是对他的政治遭遇的客观实写,因为他被贬谪的地区离京城确有五、六千里,时间确有十二年之久。实际上,在“万死”、“投荒”、“六千里”、“十二年”这些词语里,就已经包藏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怨愤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柳宗元被贬的十二年,死的机会确实不少,在永州就曾四次遭火灾,差一点被烧死。诗人用“万死”这样的夸张词语,无非是要渲染自己的处境,表明他一心为国,却被长期流放到如此偏僻的“蛮荒”之地,这是非常不公平、非常令人愤慨的。这两句,有对往事的回顾,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吟,字字有血泪,句句蕴悲戚。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的这首诗既叙“别离”之意,又抒“迁谪”之情。两种情意上下贯通,和谐自然地熔于一炉,确是一首难得的抒情佳作。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一年(816)春夏之交。韩醇《诂训柳集》卷四十二:“‘万死投荒十二年’,自永贞元年(805)乙酉至元和十一年(816)丙申也。诗是年春作。”诗人十余年来充满坎坷和不平,历尽艰辛和磨难,惊魂零落。亲人离散,同来的两从弟一死一别,让他不禁甚感凄然。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猜你喜欢
吾喜送任师,羡君方少年。
有如伏枥马,看彼始及鞍。
奔腾过吾目,萧条正思边。
谁知脱吾羁,傲睨登太山。
君今始得县,翱翔大江干。
大江多风波,渺然势欲翻。
浩荡吞九野,开阖壮士肝。
人生患不出,局束守一廛。
未常见大物,不识天地宽。
今君吾乡秀,固已见四川。
去上作边吏,出入烽火间。
儒冠杂武弁,屈与氊裘言。
又当适南土,大浪泛目前。
胸中芥蔕心,吹尽为平田。
陈汤喜划胜,所至常纵观。
吾想君至彼,胸胆当豁然。
荔达阳膏动,冰解水纹融。
天花四面碧,日气几竿红。
不言双燕晚,为叹玉箱空。
宜春旧台沼,日暮一登临。
解带行苍藓,移身坐绿阴。
树疏啼鸟远,水静落花深。
无复增修事,君王惜费金。
风雪太清白,雇怀似斯人。
超然万松表,一洗肝胆新。

底事承明厌直庐,孤城天远寄幽居。根尘已悟三乘祖,香火聊看八会书。

是处风烟供翰墨,何妨杖履入村墟。皇文近日收遗老,妙手终烦补帝裾。

生平苦爱竹,义若君子交。兹轩忽见之,俄顷漆在胶。

振衣步其下,周览增郁陶。恶木一何多,蔓草一何饶。

翳此破苔笋,挠彼凌云梢。命仆恣剪伐,得辞斤斧劳。

除恶贵绝本,蕴崇及沟壕。荒秽既了了,凉风亦萧萧。

修茎遂生植,嘉荫惬游遨。作诗纪颠末,庶为同心谣。

一生吏案发人狂,重入承明马齿长。书画不贤仓庾氏,便于赁舍植秋芳。

楚田开雪后,草色与君看。积水浮春气,深山滞雨寒。
毗陵孤月出,建业一钟残。为把乡书去,因收别泪难。

群壑开还合,浓云锁几重。乱流奔石濑,遥翠袭岩松。

鸟语深林答,蚕丛曲径通。人家何处是,可许结茅从。

得之一元,匪受自天。太老之真,无上之仙。光含影藏,
形于自然。真安匪求,神之久留。淑美其真,体性刚柔。
丹霄碧虚,上圣之俦。百岁之后,空馀坟丘。

惜别终宵话不休,煌煌灯烛照离愁。蜡花本是无情物,特向人前也泪流。

水木清华洞府明,坐怜衣袂白云生。僛僛过鹿如相唤,策策游鱼亦不惊。

清绝湖山今夜梦,冷来风雨十年盟。云游妙伴栖何处,头白人间旧向平。

贴遍玉阶前。秀比双鬟色更鲜。认是烟丝吹不断,缠绵。

肯学馀霞散碧天。

弱步不胜怜。误向秋阴拾碎钿。为嘱采篮人仔细,裙边。

些小根苗正自牵。

猿声听尽客如何,漫续《离骚》吊汨罗。至喜亭遥山瘴少,莫愁村近竹枝多。

由来冠盖堪名里,信有铜鞮学唱歌。日暮汉皋惊岁晚,美人何处隔风波。

碧海浑无际,和风镜面开。春潮孤岛没,暮雨细帆来。

鹿耳双缨出,鲲身七线回。旷观天地阔,且覆掌中杯。

折柳赠君君且住。
路穷川岛上,果值古仙家。阴洞长鸣磬,石泉寒泛花。
莓苔深峭壁,烟霭积层崖。难见囊中术,人间有岁华。

白云山出复山没,寒涧日西还日东。长老不归予又去,唯留萝月与松风。

寒宵寄到平安字,心头一寸添离思。萝月黯孤灯,个人眠未曾。

小鬟偷眼顾,指与娘行误。不看字平安,奈何闲处看。

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

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

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