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主要是写离别之情,上片写伴随行人的是“候馆"的凄风冷雨,而闺人所住的"小楼”也是孤栖凄清;下片的词意不再怨天却转而尤人,富家男女终日厮守,享受春意,和词中主人公的孤独状况形成强烈的对比。全词情景交融,语言既隽永含蓄又明白如话,风格清纯质朴。
“候馆”是行人寄住的旅舍,昏灯凉雨是此时与他作伴的凄凉景物。“小楼”是居人所在的闺楼,明月照床衬托出她静夜无侣的孤栖境况。两者对举,构成一种典型的伤别怀人的抒情背景,由此决定了全词的情调氛围。“多情却被无情恼”。“今夜还如昨夜长”,分别借用苏轼《蝶恋花》和贺铸《采桑子》词原句,巧成对仗。在这里,多情的是人,无情的是前边两句所描写的环境中的自然之物。这种萧索的时令和孤独的环境,最容易唤起人的离愁别绪。“今夜还如昨夜长”一句,看似说得无谓,却告诉读者两层意思:一是受着相思的煎熬,耿耿难眠,故觉夜长;二是夜夜相思,不止一天了。
下片不再怨天,却转而尤人。“金屋暖,玉炉香”与候馆、小楼清境相对,不仅标明是富家器物,而且又有金屋藏娇典故潜在的暗示,使人想到富家男女终日厮守,这和词中主人公的孤独况味形成强烈的对比。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谓将像梅花那样熬过寒冬,迎来海棠开放的春天。然而海棠开时,梅花也就凋零了。在自我宽慰中,希望与悲感交织,一线亮色中仍不免忧郁的灰青。
这是元好问以“鹧鸪天”词调所写“宫体八首”的第一首。元好问于词,似有集大成之意。这八首宫体词,并不像过去的宫体诗那样,偎玉倚香,剪红刻翠,不过偏重于写男女相思之情而已。这首词在写法上有几点令人称赏。在构思上,打破了柳永等人写羁旅愁思常用的今、昔、今的三段式,目光专注于眼前情景,把回忆的画面处理到幕后。这样就避开了往日相依相偎耳鬓厮磨的一般化描写,少了点曲折,却更显得单纯恳挚。其次,词的结尾以景结情,语淡情深。景又不似实景,乃近于诗的比兴,置于结尾,淡宕涵浑。其三,这首词擒离词造语,素朴清新,力避绮靡甜腻字面。若“金屋暖,玉炉香,春风都属富家郎”数句,直是乐府民歌之俊语。凡此诸方面,构成了质朴清纯的风格,依稀晚唐小词风味。
閒向山僧理旧闻,佛楼携客话秋云。谁知八部天龙力,曾护昌黎谏佛文。
别情羁思共何如,迢递乡山梦有馀。仙井碧泉思旧业,客庭芳草对离居。
关河夜笛鸿飞外,海国春帆雪霁初。愧我萍踪无住著,知君终食故江鱼。
方塘红锦日熹微,绝爱天葩照客衣。几赋新诗去雕饰,相思重觉赏心违。
转眼惊看节序新,水仙梅菊喜相亲。时穷幸有花堪友,道在尤多客可人。
清意纷纷凉似水,孤标郁郁更无尘。明朝又道春来到,岁晏谁云此老贫?
浣天天光明,浣地地历陆。大哉吾一心,浣浣圣贤出。
人生求适意,不若居家庭。家庭难久居,驱车更扬舲。
经途有夷险,涉水分渭泾。而况人心杂,不同如面形。
道乖遭眼白,气合亦眼青。喜不伴君王,君王恐逆鳞。
远兹势利场,势利多膻腥。坚贞秉吾素,淡泊自芳馨。
避色复避言,遐哉穷入溟。
犹记春时,新梦破、乳莺初啭。曾几日、韶光都尽,骤惊心眼。
蒲叶欹风寒翠色,榴花著雨垂红瓣。最伤情、时物总如前,亲难见。
悬艾虎,飘金线。敲画鼓,轰雷电。看儿童绕膝,更教肠断。
楚些空传骚客恨,江涛似诉曹娥怨。愿相逢、角黍入重渊,逢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