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桥影流虹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桥的倒影像彩虹在水中流动,湖光山色映衬着雪一般的波浪,翠绿的窗帘不曾挂起,使人感到春天更深将归他方。她那一寸秋波似的眼睛忽然看到,那牵新她柔肠的人出现在楼阴里。无奈游动的情丝系不住他的羊车,又能请谁作青鸟为她传语?最使她难以禁受的是,倚遍雕花栏杆再也看不见他,梦遍绫罗被褥也无法和他相遇。
他再次来到这里,已见她如巫山神女化作胡云散去,他帐怨她如佩戴的明珠已经变冷,又如紫玉像轻烟一缕沉入地底。前次来时看到的桃花,如今依然开满江边之地,他也是无限钟情的人,最怕再看到引人相思的路,只盼长提上长满红心草,为他答谢她的深情蜜意。啊,他感动得发出了愁苦的低吟,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难觅。
注释
高阳台:词牌名,又名《庆春泽》。双调一百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于两结三字逗处增叶一韵者。
叶元礼:叶舒崇,字元礼,江苏吴江人,康熙丙辰(1676年)进士,官中书舍人。
流虹桥:《苏州府志》:“流虹桥在吴江县城外同里镇。”
雪:这里指明亮的水波。
横波:比喻眼神流动如水波。
断肠人:指词中的女主人公,
游:空中飘动的蛛丝。羊车:羊拉的小车,多用于宫廷或供儿童乘坐。倩(qìng):请求。青禽:即青鸟,相传为西王母的信使。
难禁:受不了。
朝(zhāo)云散:用巫山神女化作一片朝云散去,比喻少女之死。明珠佩冷:身上佩戴的明珠随少女死而冷却。紫玉烟沉:典见干宝《搜神记》:吴王夫差小女名紫玉,悦童子韩重,私许为妻。王不许,紫玉悒郁而死后魂归见,吴王夫人出抱紫玉,紫玉如烟而逝。
前度桃花:暗指桃花虽盛开,而美如桃花的人面却一去杳然。
江浔(xún):江边
草尽红心:唯有盼望长堤上的芳草,每年都长出像丹心一样的红心,借以答谢少女的深情。
“碧落黄泉”:天上地下。

赏析

  上片写少女怀春。词的开头三句“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写故事发生地,点和季节,生动地描绘了太湖之滨的江南景色。接着词人以“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两句展示她一见钟情,而又无从诉说的心态,她独处楼阴,心事无人理解,而又羞于表露,不免黯然伤神,低回肠断。然而这里揭示的,还只是这位少女初步的心态,下文两句乃作深层的展露。“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羊车”,词人用这两个典故,表明这位少女陷身于不能自拔的眷恋。游丝既系不住那人所乘的车子,也无法请人用青禽为她传情表意。她的怅惘之情,只有埋藏在深沉的苦闷之中,内心世界无由吐露,“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她最难忍受的是叶元礼离去之后,便是望穿双眼,日思夜梦,都见不到那人的影子,日复一日,长期的单恋,终至一病不起,魂归离恨之天。

  下片写叶元礼还情,换头“重来正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写叶元礼复见少女之时,少女已玉体冰凉,香魂风散。这里的“朝云”、“明珠”、“紫玉”,均为极富传奇色彩的形象,用来比喻殉情的少女,十分贴切,同时也为叶元礼抒写了对少女深切的悼念之情。下一韵“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桃花两度,崔护喜结良缘;而叶元礼,“复上其门”,见到的却是死不瞑目的少女,个中的巨大苦痛,实在震撼人心。“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一“怕”一“盼”,用笔极尽曲致之妙,写尽叶元礼对少女的一片深情。叶元礼希望长堤附近凡触目处都是红心草,以寄托他对少女难已的哀思,这“草尽红心”的愿望能否变为现实不得而知,故尔只能愁苦地吟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这刻画明皇贵妃生死恋情的名句被朱彝尊化为“碧落黄泉,两处谁寻”。而且词句与白诗原句的情思也完全一致。

  这首词用典圆熟,其中许多典故被融在词句之中,非明指不见痕迹。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以记叙之笔写哀艳之情的作品。词的小序概述了这个爱情故事。吴江叶元礼,少年时有一天经上流虹桥。有少女在楼上,一见钟情,日夜思慕,竟至悒郁成疾,绝望而死。气方绝,适叶元礼复上其门女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大哭,女目始瞑。作者有感而写下了这首词。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猜你喜欢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我家碧云畔,中有最高亭。
阅世已头白,看山犹眼青。
谁能环北辙,那更徙南溟。
归计天须许,烦占处士星。
渭清非胜泾,兰芳本无慕。
我生季叶中,乃与古人遇。
职当供洒扫,匏系愧迟暮。
来章感存没,三读泪如注。

北阙公卿如堵墙,谁持一语判兴亡。若知京兆人无及,正用春秋侍帝旁。

浓欢将到转忧危,响屧笼灯总未宜。花径有心曾识记,月扉无胆便敲推。

狂痴爱我真无谓,放诞缘君勿浪猜。恩分已深羞未减,恼他擎烛觑人时。

灵芽雨后发幽丛,剩馥先令鼻观通。战退睡魔三百万,枪旗果解立奇功。

稽首丛林无诤师,我因有诤落便宜。
问师无诤中三昧,笑指岩前没字碑。

蓬中朗爽似虚亭,高眄平望极杳冥。远水并分双涧白,遥山特插一峰青。

堤前林树号秋籁,雨后溪流带晚腥。我亦志和怀浩落,烟波尽日汎孤舲。

西风来几日,荷柳早衰容。
百感闻秋笛,孤吟答晚锺。
事能如意少,酒不教愁浓。
忆著莼鲈美,家山隔几重。

劳佚人生各有宜,扶桑汲汲有崦嵫。毕公今日还山喜,似我当初得举时。

超却尘寰出大千,方乔无复遇乔仙。泉台渺渺难穷照,镜得纯阳也枉然。

宝云寺里旧祠堂,自汲清泉酬野王。白马有神嘶古道,青衣无梦到禅床。

尘销坏壁书千卷,土蚀残碑字几行。欲借《玉篇》遗稿看,山僧无语立斜阳。

劈破云鬟金凤凰,梦回馀念属潇湘。徒劳掩袂伤铅粉,但惜流尘暗洞房。

两脸酒曛红杏妒,一丛高髻绿云光。妆成只是熏香坐,欲卷珠帘春恨长。

四海嗷嗷万姓荒,只供一炬爇阿房。贾生从此传三论,秦帝空矜毕六王。

西去天连蜀栈迥,东来地接雒川长。但教莽莽看形胜,据此金汤那得亡。

殿外轻寒一凭栏,春衫初试觉微宽。
钗头故插宜男草,图得君王带笑看。
耕民昧帝力,焉用典与谟。
奈何降衷后,气禀分贤愚。
天锡孔孟氏,一整绰有余。
廓哉邹鲁地,良足容轩车。
皇皇七十国,辙迹何区区。
谁知百世下,流作章句儒。
掌股弄神器,敝屣直弃如。
遂令桐梓地,尽化荆棘涂。
昏林畏馋啖,秉烛来趋隅。
巫咸倘可问,为我还其初。
干结青铜,根走石、参天古柏。最好是、苍阴不怕,火云如血。雪里直疑神物护,雨余任待霜皮湿。但只愁、涧底老风烟,无人识。
栋梁用。知难缺。轮囷辈,俱非匹。望长松万丈,徂徕山北,一种刚姿雕样劲,共扶大厦翚斯翼。便作舟、归去也何愁,蓬莱隔。

关山切上层,萧瑟对金灯。鹤冷凭空阁,云閒入定僧。

韶弦松响细,溅石涧声增。一枕芭蕉雨,南华午梦腾。

妾有一匹锦,欲作春风衣。珍重不肯着,十载藏光辉。

时时自拂拭,彩色生罗帏。不绣閒花草,只作双鸳飞。

天寒针线冷,谁念妾心违。

道史词华丽,兰台地望高。
鸳行方接翼,牛刃极吹毛。
同料飞梭语,长令空谷逃。
栖迟俄委化,惊惋首重搔。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