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贺集中,这首诗的写法是很独特的。
李贺作诗取法于《楚辞》早已是定论,至于有人说李贺之诗“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褒扬亦甚。可能是李贺太喜欢标新立异的缘故吧,其诗趣实迥异于楚《骚》,走入幽冷鬼怪一路。从而人们往往忽视李贺也曾从南朝乐府民歌中汲取过养料。这首《绿水词》就是明证。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在内容上与南朝乐府多言男欢女爱相一致,更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素来喜用幽冷孤凄的字眼的诗人此番一反常态,诗歌所显现出来的情感是明快的,且多效仿南朝民歌近乎口语化的语言,很多词语还直接取自于乐府民歌,读来清新可爱。素性忧郁的诗人难得有这般轻快的心情。虽然此诗的主题,是良夜思忆所欢,中间渗透着一丝淡淡的苦味,但这在李贺已是很少见的了。
除了李贺在此诗中的“取径”南朝乐府问题外,诗句本身几乎不用加以解释了。“今宵好风月,阿侯在何处?”梁武帝有诗云:“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又有人据别书说阿侯是妓女,此句则指诗人所想念的女子。梁武帝的诗很明显是从民歌中汲取养料的,阿侯也许是当时民间所传的人物。李贺此诗的第三句又从汉李延年的诗中化出。李延年原是伶人,其诗云:“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贺这里反其意而用之。“为有倾人色,翻成足愁苦。”相思不已,又无从寻觅,诗人心中因惦念她而产生许多遐想:也许她正在“东湖采莲叶”,又可能她在“南湖拔蒲根”。她采的莲叶会给哪个人呢?“未持寄小姑”,意谓:不要先送给她的姐妹们。“且持感愁魂”,感愁魂是说诗人苦苦地思念她为她而忧愁。意谓:她该先把莲叶拿来送给诗人。
比较一下南北朝时的《采莲童曲》:“东湖扶菰童,西湖采菱芰。不持歌作乐,为持解愁思。”不难发现,李贺此诗的后半首与这首民歌的措词、含意非常相似。李贺平时作诗冥思苦索、呕心沥血,奇峭的风格往往使人们忘记李贺创作时曾那样苦心孤诣、曾经精心雕琢,但细心的读者还是可以见出他因刻意求工而露出那份雕琢的痕迹来的,而以这样洗炼、明快的语言表达诗人缠绵悱恻的情感,在李贺实为难得。
张家承平四姓侯,门前列戟金成丘。南来清贫家立壁,但有万卷书满楼。
云山极观清空写,下有花竹秀而野。闭门读易已三年,乐天知命忘华颠。
我行湘中识此老,难兄莫年更枯槁。从来戚畹须表劝,会听鸣珂趁朝早。
衡阳小隐虽深幽,去天尺五君无留。貂蝉兜鍪何足道,君必不为猿鹤羞。
区区人事君,抚衷有深愧。箓葹或妄收,冥鸿渺难致。
波流万人海,肝赡君小异。攀鳞愿始酬,伏枥志莫遂。
昂昂千里姿,局促仰徒隶。龙德疑天渊,精魂敛壮士。
积惨摧越石,醇酒死无忌。宿昔同驰驱,居困气弥厉。
岂意沉寒灰,翻坐回羲辔。辛苦卅年心,回注经天泪。
无人庭院,有梦帘栊,昨宵蝉鬓先凉。瑟瑟萧萧,清清冷冷昏黄。
不知是风是雨,是疏萧、还是幽篁。挑灯坐,更月边短笛,吹起邻墙。
闲向栏干悄倚,正玉簪开遍,露静闻香。管领芳阶,花阴添补啼螀。
谁家捣衣归去,锦迥文、织恨空房。眠易警,最高楼、从此夜长。
乱山偪孤霤,急吐吞九八。峰峰雨助瀑,洗石如刀刮。
石皮皴剥骨,流刀犹自刷。万千百丈石,激落声裂?。
上石裂掷甓,下石秃剃鬝。石堆霞径绝,水喷风声杀。
游屐百折到,欲上难戛戛。兴未尽反恨,膝以上厉滑。
悬波信自誓,缘山力失拔。土人陈社子,矫过獾与豽。
负我跃浪泅,度石犯齿齾。颔下鳞三尺,出自龙喔嗗。
试身险婴物,翻石名记札。覆水矼屡扼,浮生穴自窡。
今兹度恶风,神山眼察察。回头云外乘,携手娱婠娺。
潼山高兮潼水清,厥钟秀兮乡之英。之人已去兮逖听风声,我怀孔切谁仪刑。
有美张公兮开明庭,作新宫兮州之黉。著其为人兮加丹青,貌惟肖兮如生。
或桐挺而孤高,或芝荂而九茎。或兰生兮春华,或菊秀兮秋馨。
或凤跃而蛟翔,或凫将而鹤迎。使人咨嗟叹息而追惟兮,至其子孙又呜咽流涕而咿嘤。
恍若接兮謦咳之音,内怀劝惧兮若从使令。亦瞻像兮昭昭,而起福兮冥冥。
百年兮历时虽多,非张公兮谁与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