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写梅开之盛。开头三句化用姜夔《暗香》“千树压,西湖寒碧”句意,描绘聚景园梅花盛开之美景。“层绿峨峨”,写绿梅如云;“纤琼皎皎”,写白梅如雪;“波痕清浅”,写水中梅花倒影重重。“过眼”三句写相逢之难,感叹物是人非,美境依旧,而心情却已经迥然不同。“过眼年华”,写光阴的迅速;“动人幽意”,写梅情的高雅;“几番春换”写多次逢春才一见园梅。接下来由此接入对往日快乐时事的的追忆,仍以梅花绾合。“唤酒寻芳”,忆当年游赏之处。“盈盈褪妆晚”情景兼到,是生花妙笔。既有对梅花钟爱之情,亦含有对往事眷恋之意。
下阕转而写今昔沧桑之感,“已消黯”写词人的伤神,点出国家沦亡的惨痛事实,“况凄凉近来离思”,写朋友之间彼此悬隔,无由再见。接下来的一句更为沉重,作者面对聚景亭中的梅花,发出“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的哀叹。聚景亭建于宋孝宗时,本为供已经退位的高宗游赏。高宗崩逝后,孝宗、光宗、宁宗等朝,此园遂成为皇家御苑,天子多有游幸。如今国家已属他人,往昔的盛事当然应该“忘却”,可是想忘却的东西恰恰是最不易忘却的,想回避的东西恰恰是最不易回避的。这句满含辛酸眼泪的话语,正带出作者不可遏制的亡国之恨。再二句写漂泊之悲。“纵有残花”,写词人惜梅之意;“征衣、铅泪”,叹江南流浪无期。词的末尾用“一枝梅”的典故,感叹友人相隔之远。既然连“聊赠一枝春”都难以做到,也只有折梅自赏了。
本词副标题是咏梅,所以全篇贯穿着梅花的标格和神韵,盛也梅花,衰也梅花。作者的兴废之感都通过这浅淡幽香的生命表达出来,可谓语意传神。
匣中青铜小圆月,比月长明又不缺。朝朝照我六十年,初自丱时今白发。
一朝见面一朝亲,老少妍媸认得真。病来半月不开匣,开匣顿然成别人。
脂胶两眼匡失肉,颐褶垂垂颧骨簇。傍人虽道言笑是,个里故吾何可赎。
镜神谓我瘦勿惊,尔形尚在天有情。休文减带固本相,抚镜始觉吾心平。
太白没已久,太白楼尚传。登楼豁达开江天,云帆雪浪飞槛前。
我生不见高歌痛饮之狂态,但见锦袍乌帽奕奕真神仙。
矶头明月常依然,骑鲸一去何时还。山鬼来窥猿狖啸,冯夷不怒蛟龙眠。
青山小谢宅安在,镜湖贺监归何年。谁来共此玩风景,江边酒瓮空满船。
余既不能酌一斗,亦不能吟百篇,独有烟霞痼疾可以相周旋。
君不见萧尺木,四壁图名山,朝暮供养惟云烟。峨嵋雪,匡庐泉,鸡鸣日观泰岱颠。
明星玉女华顶连,苍茫元气窥无端,恍然置身万里间。
当年太白爱游涉,指点虚无应遍识。焉能鞭白日兮御清风,拍肩挹袂群仙中。
逍遥八极任来往,直与此楼今古同。
太原有男子,壮烈世所无。身长九尺馀,白晰好眉须。
自负良家子,募作材官徒。腰中辘轳好,横击当路衢。
并州恶少年,见之伏且趋。一朝览青镜,侘傺空堂隅。
三日不出户,忽然见彼姝。绰绰夫容颜,盈盈玉雪肤。
蛾眉娟且长,高髻堕马梳。脱我金锁甲,系我绣罗襦。
挂我白貂帽,珥我明月珠。委心怀嬿婉,不惜健儿躯。
昔为云中鹄,今为水上凫。昔者一何厉,常关十石弧。
今者何柔曼,巧笑倾城都。仰视浮云驰,变化不须臾。
茫茫窥元运,玄黄无乃渝。世人但云好,不必称丈夫。
三月江南湖水平,周郎理棹旧知津。古来多附青云士,秋浦今看白玉人。
燕子拂波江驿晓,杨花扑面柂楼春。老亲不管离忧苦,准拟秋风荐鹗新。
扃要政攸敦,防非道久尊。抡材矩已中,善闭契□存。
只慎枢机动,宁矜开阖恩。自非蒙一拔,何得入龙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