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的诗平易中见深劲,比较讲究炼意,但与一般的西昆体作家相比,风格又比较朴素。这首诗从水阁入题写九日宴会的兴致。
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写景较工,而以疏淡见长,且与第三句“秋容淡”相呼应。与全诗以意胜的特点很一致。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事,虽然池馆倾圮。台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重阳雅集,环境虽然荒僻,人的兴致却很高,这一对比的意思一直贯穿到诗尾。
三、四两句正面写九日赏菊,是韩琦的名句,这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而寄意: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两句含比兴之意,字面上是写菊花犹有晚香,言外之意则是表达自己有岁虽晚而节弥坚的品格。
五、六两句写眼前宴会之事,重九宴会饮酒是诗歌中的传统内容,蟹螫也是展现文士风流雅致情趣的传统意象,但此诗不仅仅是简单借用这两个传统的重九意象,还更多地写到了酒和蟹螯本身,这种写日常生活中文士生活趣味的作法带有自居易的特点。
诗的最后写自己年老虽不能豪饮。但诗兴仍豪,有翻案之意。这样写诗的意思不致衰竭,章法健举。
韩琦这首七律,可谓信手拈来,“咸得于自然”,浑然天成。也就是诗人直抒胸臆而作诗,而不是“出于经史”;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这正是这首诗歌能够被人广为流传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秋天的一次宴请后,当时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在北宋,韩琦与范仲淹齐名,人称韩、范,他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权位极重,也是一代领袖。然而,身居高位,诗人却颇注重晚节之保重,这是很难得的。
手把玉芙蓉,青天骑白龙。出入人间世,飞鸿蹋雪踪。
瑶草粲可拾,群峰森玉立。璧月挂天南,离离星斗湿。
君昔在山时,玉韫山有辉。因同白云出,更与白云归。
白云无定处,岂只山中住。河汉共萦纡,经天复东注。
金华牧羊人,游戏不生嗔。笑拂岩前石,行看海底尘。
手调白羽箭,陋彼磨铜砚。一语不投机,归欤宁再见。
士岂始隗乎?全赵匪相如。项王疑亚父,竟尔龙为鱼。
扰扰何时已?百年聊寄耳。良也报仇归,言从赤松子。
去山今几年,还山大学仙。天台司马宅,云气近相连。
水磨园亭清且幽,碧柳阴浓古木稠。偶然携客避炎暑,腥风忽觉来飕飕。
云作闲坊为养鹰,名材不惜千金收。板屋羁栖拳铁爪,浮云仰视张金眸。
就中海青独称最,传闻出自青海头。锐头猛脑特神俊,自矜耻与群鹯俦。
杉鸡竹兔不足取,气吞乳虎欺氂牛。白山黑水出异产,在昔辽代曾穷搜。
诛求因结女真怨,无端两国兴戈矛。爱鹤爱鹰皆速祸,羽物何事常招尤。
头鹅盛宴付逝水,晾鹰高台成古丘。冰天朔漠馀杀气,江山不改奇毛留。
从来异物聚所好,携笼走马来荒陬。人间养鹰如养士,一时效用三时休。
多畜驯鸽供喂饲,流血渗漉沾衿喉。填肠满嗉意未已,一饱欲傲梁边鹙。
乃知惠养多幸窃,肉食未必皆能谋。虞人悬衡揣斤两,躯骨轻重须相侔。
肥苦钝迟瘦无力,上臂能辨劣与优。空仓饥雀日叫噪,一出往往逢罝罦。
尔曹攫肉偏远患,得食那敢辞笼囚。譬若猛士飨牛酒,投石奋欲偿恩仇。
觜距久闲求自试,常思一举翻高秋。鹰乎鹰乎盍努力,霜天风紧将离韝。
鸟中恶物正不少,早拉训狐擒鸺鹠。功成山薮得清廓,愿汝仍化林间鸠。
勿戕胎卵惊鸾凤,阿阁万一重来游。
夜过江左从鸾旂,从此灵君著汉衣。春到阴山花似雪,望乡台上鹧鸪飞。
野寺钟初起,香台竹半遮。松阴堪系马,径曲不容车。
吠客穿篱犬,窥人隐树鸦。老僧谈妙谛,古佛坐莲花。
何处寻梦蝶,还来问法华。楼高云未散,山静日将斜。
园木生佳果,斋厨煮素茶。徘徊怜景色,归路绕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