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夜宿寸洺驿》是一首纪游怀古词。“寸洺驿”在今河北省永年县,离邯郸市很近,是“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燕赵之地。上阕写登览所见。首二句当是傍晚斜日下远眺太行山的情景一峰峦攒聚。峰如髻,在晴日光照下清晰入目,这是凝视的感觉。当视线扫射呈散点横延时只觉山势起伏蜿蜒,游移如蝌蚪。几句粗笔点画,境界阔大而苍凉。动静相合,以动写静。词一起首就出气势,正好向怀古之情过渡。“稗花”二句是近看,视线下沉。稗花指杂草,望中犹若一层厚霜铺在地面。“盈亩”,意思是一片片有广度感;“一寸”是泛言厚度。田野本应是庄稼物,而今却是“稗花”一片,秋色原应呈绚烂状,可现在灰白迷蒙眼帘映入的是如此单调的色彩。这是写眼前景,但此景呈现的是萧瑟悲凉之感,同时勾出的也是心中情远山雄峙,绵延成势,乃自然之景,山河依然,并不随沧桑剧变而减其势;田亩破败稗花遍地是社会之貌,山河易主,一切都没有从战乱中苏复。
下阕写登寸怀古,只用二句略透心绪。“堪回首”三字,当作反诘语气读,即不堪回首。细味又并非历史岁月的不堪回首而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令人觉得不堪回首。两句表达的是一种失落惆怅的情怀。“悲风吼”三句则紧扣北地霜风,因其风向南故云“黄叶中原走”。这“吼”既是西风怒吼,更是词人心里的悲吼。作者把千头万绪、百折千绕的郁闷、慨叹、愤怨、怅惘、困惑、迷茫等等全都裹进了这一“吼”中。结句“黄叶中原走”所构成的境界更是呈现出大地茫茫、寥阔迷离、一切都在黄叶乱舞随风旋走的色调中。这是景色,也是心态。词人的怀古,似已通感于自然一时“狂飙为我从天落”,令结拍极具神韵。
从全词来看,上阕全着墨于写现实之景,下阕首句写过去之景,结句写现实之景,一古一今。以过去来映衬现实,加强了词的苍凉深沉感,体现了陈维崧词的豪放特色。全词以写景为主,但抒情渗透于写景中,具有十分强烈的抒情性。词中未提到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也没有明言任何具体的历史鉴戒。内容相当含混,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想像的空间。
千古高情,爱王氏堂槐,陶公门柳。说甚补天扶日,祇凭赤手,廿载龙颜左右。
嗟绿鬓、而今白首。喜年华、花甲才周,正是还山时候。
勋名何有。看世间、几个诗人,也堪不朽。留取精神,做太平迂叟。
春酒年年为寿。旋采摘、野肴山蔌。更浩歌、一曲沧浪,长舆溪翁为偶。
斜日朱楼对捲帘。篴中人意柳纤纤。乱丝著地被愁黏。
花影蹋歌红步障,水香试酒白凉衫。一春费泪与江南。
万化衮衮相乘除,循环甲子如数珠。甲子既周理当复,岂有润泽翻焦枯。
丞相补天祗衮职,闵雨忧民见颜色。云龙契合此其时,能费天工几多力。
明当月色圆如秋,书生徙倚生暮愁。欲攀斗柄酌河汉,一滴变化为万流。
忆得去年曾拜月,此日团圆仍皎洁。极知有药自长生,更愿长圆浑不缺。
今年拜月去年同,却欲屏翳驱云蒙。久占月角如张弓,两月少雨惟多风。
昨夜占星忽离毕,定自滂沱翻手疾。今朝四郊已沾濡,丞相明朝是生日。
书生喜极欲起舞,急买香茅葺庭宇。公不见崧岳降神生甫申,山川出云作时雨。
此日相逢,文选楼头,琼花榭边。有累朝丽句,旧传邺架,一枝仙蕊,独种蓝田。
诗正而葩,玉温而栗,幻作髯之绝妙篇。人还羡,读元龙湖海,百尺高搴。
风流绝处能传。看写向乌丝字字妍。见红牙度者,又名玉树,绿腰谱了,不让金荃。
多少才人,百千声调,屈指能争几个先。云郎道,是儿家捧砚,染作云烟。
前山陂陁后山孤,清秋一客穷嬉娱。山前落日看平芜,东海书楼片瓦无。
当时兄弟遭明圣,宾客独夸司寇盛。东南遗逸记鸿文,辇毂人才归藻镜。
相国立朝持谠言,本朝补谥当谁先。洞庭归来纵遗议,平生风雅犹高骞。
编插斯楼万丈光,那知倏忽竟销亡。并无旧话桐阴续,空有遗篇锦箧藏。
君不见横云山庄开史局,两行羽伎森红烛。百年文物数江南,岂意故家尽零落。
看山莫负草堂新,山月亭亭射酒樽。世上坚牢定何物,古来兴废不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