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间茅屋盖在山脚,与松竹梅兰为伴真好。穿越山林寻找干柴,没人干拢,卖了柴草,卖钱多少不计较。
拿钱买酒无烦恼,瓶中有酒乐逍遥,醉了卧在松阴下,没有打搅,没有争吵,不管他兴衰胜败什么世道。
数椽:数间。
世界:世间,引申为世人、人们。
酕醄:大醉貌。
《西游记》第九回,书中写道长安城外泾河岸边有两个贤人,一位是渔翁张稍,一位是樵夫李定。一日,他们在长安城里卖了鱼和柴,便进入酒馆之中吃了个半醉,徐步而归。二人以对诗的形式,夸赞渔樵生涯。这首词,是他们对诗的第六首,是樵夫李定所唱。
渔翁张稍和樵夫李定,是两位隐于渔樵的幽人雅士,因为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败,他们宁可去捕鱼打柴,也不肯去同流合污。他们在诗词中反复赞美渔樵生涯,以此与名利场中做对比,来反衬现实的黑暗。这首词,在迫求”随心快”、“殊自在”、“无挂碍”、“无利害”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在对渔樵隐逸生活歌颂、赞美,甚至是美化的同时,还对历史的兴亡、朝代的更替表明了他们的态度,“不管人间兴与败”,在这历史虚无感的后面,是对现实社会的彻底否定。
自折河桥柳,何人慰寂寥。一书宁用靳,两舍未为遥。
瓜戍装应趣,荆扉兴自饶。回头五云处,犹肯访渔樵。
薏珠不免局中疑,棠树长留去后思。公论在人君信否,请看三楚有丰碑。
大火变朱夏,微凉递秋阴。俯睇红芳丛,仰观松柏林。
感此时节改,安得不沉吟。自强贵及时,流光互侵寻。
众星拱北极,孤鹤遗南音。所欣宇宙内,万里同此心。
君家父子俱能诗,天遣俶鸟鸣春时。文穷抵掌定不免,齐竽不学君何疑。
平生说诗喙三尺,只今蹇吃成期期。愿君高处古无上,抑以自惊无邪思。
百年竹木青春在,一院香花白昼閒。屋头月上元无夜,树杪风来若有期。
花香静昼微风里,草色深春一树馀。金镜南飞光欲半,银潢西去寂无声。
定非战国谈天衍,疑是仙家缩地房。秋陇故园迷蝶梦,晓窗客枕厌鸡声。
识面知非偶,其如又各天。晚花含别泪,细雨湿离筵。
日落寒山外,钟鸣古寺边。临岐重相约,修禊复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