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田家即事》是一首田园诗。作者以老农一日耕事为中心,分别写三个层次。
首六句为第一层,写不违农时,勤于躬耕。“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借眼前景物写季节紧逼,句式类似《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老农要看此”,造句古拗,不避俚俗,表现耕者的急切心情,与“天时”相应。“饭牛”“ 双驾”都是田家用语,“双”者,我与牛也。第二层四句写耕时所见一幅田乌觅食的特写画面。田乌群合乱噪,嗷嗷待哺,一“啄”一“饥”,极尽饿态形相。春耕刚开始群乌就如此,前一年的灾荒可知。诗人通过“群乌觅食图”形象地展示了一个特殊的背景,深刻地表现了一页悲惨的历史,即使在“小邑犹藏万家室”的盛唐,穷年凶岁,饥及禽鸟,何况是人。这一惊心动魄之笔,包含比具体画面丰富的意蕴;第三层六句写“我”(老农)的恻隐,“两伤悲”者,伤己悲乌也。“拨食与田乌”,其所拨者不仅是口中食,甚至可能有筐里谷种。空筐暮归,亲戚相诮,足以说明悖于常情常理。而结句“我心终不移”则大有释迦牟尼“割肉啖虎”甘为众生承担苦难的胸怀。中国古代的人道主义大概就在于此。
储光羲这首诗的风神骨貌,在于其写实内容与古拙形式,简练的叙事方式,承继汉乐府,虽入唐调,但已洗去六朝体的浮华、铺阵,在近体诗风行之时,五言古风一体,独树一帜。对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来说,它不鹜声律文采,在一片“田家乐”“风光美”新潮中,以沉浑的传统唱法倾诉农家真实况味,至少也应该说是为多样化存一范本,给盛唐诗多一种样品。
尽交游满眼,岁寒者,果谁欤。羡锦绣为心,冰霜作操,仁义蘧庐。
门前扫清俗轨,自熙然、瓮牖与绳枢。记我蓬弧时候,寓情翰墨欢娱。
驱车。特地致函书。高义渺江湖。悄梦断鹓鸾,盟深鸥鹭,闲适从渠。
槐阴渐成翠幄,看庭前、莺过引新雏。岁岁期君一醉,相忘非我非鱼。
少慕谪仙人,好为谪仙语。扼揽安期生,杨眉阆风圃。
自从伛偻朝群真,使我结舌安敢论。读罢琅函无一字,几曾丹灶有长春。
屠君自是神明宰,滚滚词源注东海。夙世冰壶寸心旧,肯逐红尘万缘改。
讼庭无事薰风吹,劝耕课织春迟迟。每逢藜饭欣然饱,便是蒲鞭肯浪施。
迩者阳侯肆其毒,走决天潢翻地轴。祇输青浦不为灾,但睹苍生堪痛哭。
沙头祖席花斓斑,君今此去瞻龙颜。我不道王乔飞舄叶县事,君莫及许由弃瓢颍水间。
但可亹亹民生艰,它时阴德称帝意,然后相从草大还。
黄神谷口开精舍,萧萧树石流泉泻。主人觞我竹林前,与客七人成七贤。
旷达谁能拘礼数,豪雄不屑居神仙。娇歌急管且流连,蛾眉相妒不相怜。
蹩者欲斩平原妓,蔡经难受麻姑鞭。醉来飞马直上天,蹴踏华峰十丈连。
人间万事如尘烟,我乃酒狂合自然,请君无为醒者传。
留衣废亭石云舞,卓锡古泉冷飞雨。持赠山僧有才语,畀与大颠共千古。
渡海来为南粤人,五年伤别兼伤春。生似昌黎厄磨蝎,终日坎壈缠其身。
名山幸与名贤遇,留镇山门藉诗句。千年重出起衰手,睒睒中天北斗气。
水墨有远态,醉来常讶真。烛前瞥见三湘意,便欲牵裳行采蘋。
满堂飞翠疑可掬,眼花忽堕愚公谷。主人捧觞我不闻,但觉啼猿与秋瀑。
林间巾舄如有情,谁向沧浪唱濯缨。飒然片雨归彭蠡,恍惚孤云还赤城。
醒来始误双毫妙,我与龙门昔同调。世人观画不观神,老夫兴在丹青表。
倚槛依稀短棹横,世间随处得方瀛。伊人洄溯终何极,学海波澜只自清。
一曲水仙琴里奏,片帆春雨梦中行。五湖东望家山近,范蠡扁舟异日轻。
瞻彼终南山,松萝幽且邃。中有一真人,超然远朝市。
手握神龙珠,照夜光自秘。石苔积古色,斗室廓天地。
涧泉为谁清,蕙花为谁媚。西望徒遐思,书札何由寄。
嗟哉处流俗,冥心可无醉。鸱鸮为家祥,凤鸾非世瑞。
奈何君子交,中道两弃置。不见针与石,相合似同类。
文字生瑕疵,邓林叶纷坠。有家早归欤,独歌以卒岁。
岁寒元气塞,偃仰待春事。
古道远难复,浇风俗易便。庸人但碌碌,志士独不然。
荆楚尚事武,宁论儒为妍。企彼良伯仲,委心惟简编。
行义弗少亏,埙篪日相宣。仕途并荣践,艺圃从周旋。
光华灼邦?,裔嗣承家贤。斯人竟缅邈,仪容隔重泉。
芳兰閟永夜,宰木俱遗阡。孰云天无知,福善兹可镌。
山转疑无地,人家近隔村。野田秋穫闹,冈路晚行喧。
川净云生石,溪平水到门。偶寻高士隐,相见遂忘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