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住在郊野很少与人结交往来,偏僻的里巷少有车马来往。
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耕作之余不时到田里,把草拨开,和农民随意交往。
见面之后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田里的桑麻已经渐渐长高,我垦种的土地面积也日渐增广。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注释
野外:郊野。罕:少。人事:指和俗人结交往来的事。陶渊明诗里的“人事”、“人境”都有贬义,“人事”即“俗事”,“人境”即“尘世”。这句是说住在田野很少和世俗交往。
穷巷:偏僻的里巷。鞅(yāng):马驾车时套在颈上的皮带。轮鞅:指车马。这句是说处于陋巷,车马稀少。
白日:白天。荆扉:柴门。尘想:世俗的观念。这两句是说白天柴门紧闭,在幽静的屋子里屏绝一切尘俗的观念。
时复:有时又。曲:隐僻的地方。墟曲:乡野。披:拨开。
杂言:尘杂之言,指仕宦求禄等言论。但道:只说。
这两句是说桑麻一天天在生长,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广大。
霰(xiàn现):小雪粒。莽:草。

鉴赏

  陶渊明“性本爱丘山”,这不仅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田园之中,炊烟缭绕的村落,幽深的小巷中传来的鸡鸣狗吠,都会唤起他无限亲切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心目中,恬美宁静的乡村是与趋膻逐臭的官场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天地,这里没有暴力、虚假,有的只是淳朴天真、和谐自然。因此,他总是借田园之景寄托胸中之“意”,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本质的美。《归园田居》组诗是诗人在归隐初期的作品,第一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这一首则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

  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诗人“久在樊笼”之后,终于回归田园,他摆脱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的仕官生活,就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官场中人造访的情景,他总算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诗句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片自得之意,那正是摆脱了官场的机巧,清除了尘俗的应酬“复得返自然”之后的深切感受。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在“白日”大好的时光,可以自由地掩起柴门,把自己关在虚空安静的居室里,让那些往昔曾萦绕于心间令人烦恼的尘俗杂念,彻底断绝。那道虚掩的柴门,那间幽静的居室,已经把尘世的一切喧嚣,一切俗念都远远地摒弃了。

  诗人的身心俱静。在这四句中,诗人反复用“野外”、“穷巷”、“柴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清贫,暗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墟曲中:一作墟里人。墟曲,墟里、乡野。曲:乡僻。披:拨开。这两句是说,经常涉足偏僻村落,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这两句是说,相见不谈世俗之事,只说田园桑麻生长。

  虚掩的柴门也有敞开之时,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丛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诗人也并非总是独坐“虚室”之中,他时常和乡邻们共话麻桑,可见他在劳动中同农民也有了共同语言。在诗人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来往,绝不同于官场应酬,不是他所厌恶的“杂言”。与充满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清澄明净的。这是以外在的“动”来写出乡居生活内在的“静”。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土:指被开垦的土地。这两句是说,我田桑麻日渐长高,我垦土地日渐增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霰:小冰粒。草莽:野草。莽:密生的草。这两句是说,经常担心霜雪降临,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当然乡村生活也有他的喜惧。庄稼一天一天生长,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生怕自己的辛勤劳动,遭到自然灾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反映着经过乡居劳动的洗礼,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感情变得纯朴了。这是以心之“动”来进一步展示心之“静”。

  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让读者在其中去领略乡村的幽静以及心境的恬静。全诗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元好问曾说:“此翁岂作诗,直写胸中天。”诗人在这里描绘的正是一个宁静谐美的理想天地。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猜你喜欢
西戍长回首,高城当夏口。
但闻竹枝歌,不见行吟叟。

龟坼沟塍草压堤。三农终日望云霓。一番甘雨报佳时。

闻道醉乡新占断,更开诗社互排巇。此时空恨隔云泥。

家世山东饱耕稼,晚托一舟顺流下。
渔沟寒饼不下箸,推柂转头更五夜。
平明放溜出清口,霜落潮回雾连野。
平淮一梦三十里,有日无风神所借。
似怜忧患满人间,百孔千疮容一罅。
文章末技将自效,语不惊人神可嚇。
子女玉帛君所余,寄声白鸟烦多谢。

老怀不与世情便,才说閒行兴翼然。微湿易乾沙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易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文与年高岂乐天,字随心正亦公权。吟诗作赋晴窗里,问柳寻花野水边。

喜我新巢三径就,劳君旧句一时编。雪舟有兴休回棹,共载期追李郭仙。

欲与东风说,休吹堕絮飞。吾行正无定,魂梦岂忘归。

花暖能醺眼,山浓欲染衣。只嫌春已老,此景也应稀。

翠巘双林合,丹梯一径悬。洞门临地底,石室与天连。

文字开龙藏,金银布梵筵。兹山实灵异,吾欲托栖禅。

解后章江上,知从五马车。
君才犹未用,吾老更焉如。
间阔思眉宇,殷勤得手书。
喜闻衣彩乐,入馔有江鱼。

天上新栽琪树枝,拖云带月下瑶墀。须知正自真仙种,岂是金钿未染时。

风雨黄昏后,帆收采石来。人家临驿住,野庙向江开。

蜡面倾浮蚁,灯花落细煤。谪仙何处问,夜静水声哀。

净扫堂阶不受尘,嘤鸣好鸟送声频。三韩云树思吾友,两晋风标想此人。

但蓄奇书云博雅,莫愁宿债损精神。园亭定有花如锦,作赋吟诗正及辰。

当年不肯读三略,独抱遗经伴闲索。流行坎止不尤人,自甘万里涉穷漠。

富贵荣华能几时,生死都来如梦昨。千年兴废沤浮沈,百岁光阴电飞烁。

常笑梁鸿歌五噫,窃学荣启弹三乐。未能仁义戢干戈,勉将敦厚惩浇薄。

近有人从故隐来,黄花无恙开篱落。问渠林肉与丘糟,奚如饭麦而羹藿。

人闻麋鹿满姑苏,阿瞒不复游铜雀。涂中曳尾希庄龟,江夏沉舟悲祢鹗。

吾山佳处归休乎,鹿逸平林鱼纵壑。

先皇日潜邸,梵宫冠东南。金碧丽绀宇,旌幢覆琼㮀。

六龙驻神驭,百灵护鸾骖。地蟠龙虎覆,殿拥貂蝉簪。

文石露篆古,化城天乐酣。杏梁虹饮渚,壁甃蟾生潭。

复道星辰直,觚棱烟雾含。浮图琅珰语,藻井罘罳函。

曾晖铁凤,清旭眩冰蚕。望覆芒砀远,问道崆峒嵁。

御床尘宛宛,仙仗华毵毵。珠襦锁玉柙,猊座涌宝龛。

遗弓泣父老,执豆奔侯男。衣冠閟原庙,矛戟圜精蓝。

凭几敡末训,铭鼎纪玄谭。圣祚万世启,法筵诸佛参。

贝翻译经六,图绘笑像三。华鬘众呗作,象教一嘿谙。

猿鹤惊此客,林涧洗馀惭。斋厨饭香霭,暝阁钟声韽。

锦蔫渴兽抉,础踞雕虎眈。洒扫愧无补,倡酬知匪堪。

燥吻茗屡沃,苦心策频探。焚膏续迅晷,卷帘纳霏岚。

氍毹月采净,凿落云液甘。风籁摐古柏,秋阴挟高楠。

户牖蜂脾矗,丹青海波涵。社中合陶谢,方外师瞿聃。

息影了虚寂,栖禅屏痴贪。苾刍交析堲,伊蒲不盈甔。

心同略形迹,累遣忘忧惔。锦雉络扇羽,赤螭衔剑镡。

㕙豪走奰屃,麾尾挥䰐鬖。坚垒避屈贾,陋邦敌吴郯。

韵剧魔胆落,句雄神力担。拥鼻极营度,刺手劳钩挦。

椷筒递银鹿,剔叶剔白蟫。幢镫粟蠢蠢,鼎香穗馣馣。

山河入帝网,天人绕优昙。境胜情自旷,理超思弥覃。

云卧委巾舄,雨归借箯篮。报章愧木李,留帖踰黄柑。

话言谅所慕,沾醉讵可媅。捧席白足慧,触屏苍头憨。

偏袒■肩耸,镂匡鐻耳儋。吾我涉诞谩,尔汝志詀諵。

罅发栗穰厚,色滃醪味醰。剪韭差可芼,食鱼更须泔。

青溪涣以浏,蒋陵间其?。兹事付千载,相期结庐庵。

鉴禁疏云数道开,垂风岸柳拂青苔。
银波玉沫空池去,曾历千岩万壑来。
朱雀河车入道梯,緌翁何故也为之。
暮年岂有筌蹄累,付与刚风一阵飞。

招提临古道,窣堵压孤山。十里梅花树,都来一望间。

腊月一,雪冻草枯,水寒冰结。黄河绝流,虚空迸裂。

若将此语定纲宗,敢保老兄犹未彻。

三十年来住此山,郡符何事到林间。
休将琐琐尘寰事,换我一生闲又闲。

春老余寒入被池,阴阴城阙曙钟迟。名心渐逼亲衰后,豪气难销酒熟时。

避客性如羞舞鹤,佣人味似已删诗。此怀祇取奇书遣,遮莫飞花下故枝。

桃源洞口问津来,石磴盘旋异境开。峰入半天摩日月,泉飞绝壑转风雷。

欲招白鹤空中下,乍瞰红云岭上堆。傍晚未遑他胜处,桂花香里掉舟回。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