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咏物之作,但又有自寓自喻的况味。诗人赞美小白鹭具有纯洁自守、与众不同的高格调,祝愿着它有远大美好的前程。
“白鹭儿,最高格。”开头两句,就带有人类的道德评价色彩,作者套用到他所描写的动物身上去了,这就决定了这首诗所歌咏的实际对象,决不是现实世界中的无知的鸟,而是意象世界中的具有高尚情操的入。“毛衣新成雪不敌”,小白鹭的品格体现在羽毛的纯洁胜雪,而且不似众禽的喧呼叫噪,好于张扬自炫,而是宁静自守,修身养性,洁身自好。“孤眠芋芊草,久立潺潺石”两句,形象而具体地刻画出白鹭儿的居处环境和神态。它所居之处绿草丰美,芳馨清丽;所立之石乃在潺潺溪水之中,真可谓“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孤眠”、“久立”两句不仅写出白鹭儿的身姿神态,而且象征着不随声附和、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独立不移的品格。“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在“孤眠”、“久立”之后,前方没有阻挡,白鹭振翅飞向遥空,“云”在这里已经不是单纯的云彩了,在作者眼里“云”象征着革新的阻力,而“无云”两字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希望在贬谪之后,前方能云雾消散,一片清明,给自己一片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空间。“正无云”而“飞去”更象征着高远的理想,果敢的行动。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透过白鹭儿的外表清晰地呈现在人们前,诗人所描写的白鹭儿的形象与品格,也正是自己的人格操守的形象体现。从这一角度而言,此诗也具有拟人的表现手法。
白鹭儿的纯白无瑕,象征高尚品格,作者用它来比拟革新志士,比较准确、贴切。雪白的羽毛,象征他们的清白无垢;在众禽的喧哗中保持岑寂,象征他们在宦官嚣张跋扈时不随声附和;孤眠在草泽之间,久立在泉石之上,象征他们虽然被贬谪在荒僻远郡,但坚贞不屈,特然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最后振翼高飞,直入碧霄,更象征他们远大的理想,希望能继续进行革新事业的雄心壮志。对自鹭形象的描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从这只纯白的珍禽身上,看到了革新志士的最高尚的情操。
这首诗在《刘梦得文集》中入“乐府”类,是作者学习民歌结出的硕果之一。语言明白如话而流走生动,三、七、五字句相递出现,使句法显得富于变化而不呆板。全诗用入声韵,音长短促,产生直截明快的效果,与内容十分协调。
古邑吾乡闬,闲居况可嘉。膏腴环百里,市井簇千家。
南郭连山色,东郊接水涯。秋风故军路,纵目赏荷花。
杨生青云器,文彩辉白璧。腰间龙泉剑,别来将远适。
吾闻禹徂征,舞干致苗格。所以宣尼训,服远修文德。
好谋而有成,明明垂警饬。如何材智士,宏议博古昔。
含忿忽远图,急功幸苟得。宁论万里行,糗粮豫峙积。
汉廷所遣帅,孰是赵充国。子行职赞襄,黾勉摅良画。
虽有斗酒饯,不能写胸臆。临岐念素交,聊赠绕朝策。
不有浮觞乐,谁知爱客深。投醪当席意,修禊昔贤心。
自至疑仙术,虚来协道襟。去留虽任物,斟酌孰窥阴。
阻挹斋中酒,空劳塞上吟。清潭时一望,搔首莫能簪。
啜罢江南一椀茶,枯肠历历走雷车。黄金小碾飞琼屑,碧玉深瓯点雪芽。
笔阵陈兵诗思勇,睡魔卷甲梦魂赊。精神爽逸无馀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仰拜宣黄萃一门,更烦使者枉南辕。宠荣已过愚民分,存殁俱蒙圣主恩。
列爵称男分五等,封君有县亦通尊。区区戎马驱驰后,日月馀光照覆盆。
纵谈晨夕慰如何,柱史忧时感慨多。谁靖烽烟蟠地轴,拟攀星汉洗天河。
空闻甲胄盈边垒,可有熊罴入网罗。但愿四方销战伐,无劳圣主《大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