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这首《好了歌注》是对《好了歌》所表达的思想进一步具体、生动的阐发。它形象地刻画出封建统治崩溃前夕的种种衰败景象:满床的朝笏玉板不见了,只剩下空荡零落的厅堂;歌舞场长满了衰草枯杨;画栋雕梁结满了蜘蛛网;公子变成了乞丐,小姐流落为**;达官贵人扛上了枷锁,酸儒新贵反倒穿上了紫蟒。这个下台那个又登场,真是可笑而又荒唐。这就是所谓“‘了’(断绝俗缘)便是‘好’(得到解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地主阶级的好景已到末日,统治者之间一切争权夺利,钩心斗角,正面临着经济上的崩溃,政治上的没落,道德上的败坏,一代不如一代,后继无人的严峻现实。作者用“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嘲讽这一阶级在垂死前权势利欲争夺的可笑。作者在歌中所揭露的封建统治阶级在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和种种危机,以及他对统治者内部的权力斗争所持的否定态度,都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的局限,他无法找到现实的出路,所以这里所宣扬的“‘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就包含有浓厚的虚无厌世和宗教色彩,我们对它要有正确的认识。这些消极因素曾被新、旧红学家所扩大渲染,用以否定《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这也是应该避免的。
君如琼树方敷荣,又似玉壶冰至清。三岁珊瑚色尽赤,五年孔雀尾全成。
年少周郎古所羡,况复聪明是才彦。不工顾曲但读书,文章已见云霞变。
幽轩列植多名葩,美盎滋兰尽发芽。香煎水熟风微起,琴写泉声月正华。
书多不用徒渔猎,至道从来少枝叶。古圣精微在六经,神明一片宜相接。
倦侣哀时,长谣送日。断愁无力。病里登台,霜林媚红碧。
当唇注酒,持一笑、刚肠从客。霜寂。凉雨雁声,识殊方栖息。
明镫广陌。盈掬狂尘,沧波荡愁藉。湛卢迸泪,去国海西北。
断得故山归思,何地钓游寻历。酹晚英无语,知是谁家秋色。
绿水青山里,禅关锁白云。胡麻流碧涧,瑶草吐奇芬。
古柏枯无用,长沙虚有闻。若非亲目击,何以报慇勤。
紫云峰下石为闾,尚想幽人旧隐居。避俗青春违禁闼,移家白首寄樵渔。
名标吴国先贤传,手校西京太史书。此日绨囊馀谏草,台郎封事满公车。
肩垂绿发事康禅,淡扫蛾眉自可怜。出入内门装饰盛,满宫争迓女神仙。
崇安县古传红梅,清献手植花仍开。滁州老梅尤可敬,醉翁此地曾觞咏。
唐梅种者知何人,俯视宋树皆耳孙。黑龙潭深不可极,前九百载蟠其根。
繁苞怒坼大于盏,艳雪一照无黄昏。沙壹浣絮荒江滨,古木曾现苍龙身。
梅乎夭矫亦龙化,五朝呵护当有神。尚书昔秉中丞节,岁丰民和政无阙。
悬知此树即甘棠,争看穿花飞彩蝶。学士奉使三年还,门墙桃李长追攀。
酒酣为公纵奇笔,万里春风回指间。公谓此画世希有,乞君长句君许否。
要写平生铁石心,须凭拄地撑天手。野人性僻耽冷花,见此肝肺生杈丫。
三千万树香九里,梦踏月明寻钓槎。
古氏贤媛槁砧死。膝下中郎有女。色养孀姑喜。姜鱼孟笋承甘旨。
感悦无端庞吠至。百折难回此志。绣佛门长闭。觥觥大节光闾里。
冲寒去唤隔江䒀,眠食他州胜旧无。射圃将军他缓带,经斋弟子对肥壶。
灵丹或许陶公乞,丽句还从谢客摹。雁荡龙湫疲应接,梦魂何暇到南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