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译文二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榆钱已经落尽,槿花也变得稀疏。

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牧童骑卧,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注释

陂田:山田。

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称榆钱。

两两:成双成对。

鉴赏

  《村居》是张舜民代表作之一。

  “水绕陂田竹绕篱”,选材如同电影镜头的转换,由远景转到近景。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榆钱落尽槿花稀”,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槿花稀疏,表明时已清秋,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所以院落内尽管绿阴宜人,可惜盛时已过,残存的几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迟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牛蹄声打破了沉寂,诗人把镜头又转换到小院外。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这景象早在《诗经》中就被咏唱过:“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王风·君子役》)然而诗人并不去重复前人诗意,而是捕捉到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寒鸦易惊善飞,却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悠闲自在,站立牛背,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涵容了寒鸦之静,大小相映,动静相衬,构成新颖的画面。宋人诗力求生新,于此可见一斑。“无人卧”三字是不是赘笔呢?为什么不直说:“夕阳牛背寒鸦立?”这正是此诗韵味的所在。“无人卧”是顿笔,引起读者提出问题:那么到底有什么东西在牛背上呢?于是引出“带得寒鸦两两归”,形象宛然在一是融进了自己的感情色彩。

赏析二

  这首诗写的是农村秋日黄昏的小景,前两句是具体描写村居,后两句是从村居以外来描写村居,意象非常丰富。农家的情况,见诸于诗的已经不计其数,很难写出新意来。这首诗采用远近交替的写法,重在对场景气象的渲染烘托,以大特写的手法,提供带有暗示性的画面,所以后来者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诗前两句采用当句对,以便于把很广泛的题材浓缩成集中的平面。诗说水田环绕的人家,篱笆外种满了竹子,院落里的榆树钱已经落尽,槿花也都稀疏了。写出晚秋季节里斜阳照耀着的农舍,水竹清华,落木萧萧的景色,充满了和平静穆的气氛。诗仅写了村居外围,而村居本身即可由此想象,成功地避开了熟见的茅檐、白门、蓬窗、桑圃等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同样,诗没有写人,而通过环境,也可表现住在村居里的人的品藻趣味。

  三、四句是传颂的名句。诗将薄暮景色作了高度浓缩。夕阳西下,照着原野,也照着上面所说的村居、水田,诗在这儿仅以“夕阳”二字,回照上文,增加前两句的形象。而在整个村野中,诗只捕捉住回村的老牛这一中心写,说牛背上没有牧童,牛儿在夕阳中不慌不忙地自己沿着归路,往村里走来;在牛背上,双双乌鸦伫立着,悠闲自在,仿佛是老牛正把它们带回村庄。整个画面没有一个人,虽然是写动,但节奏很缓慢,表现出大自然宁静和平的气氛,给人以恬淡温馨的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读着这诗,很自然地令人想到《诗经》所写的“日既夕矣,羊牛下来”那幅原始的自然美的风光来。

  全诗虽然写的是一组小景,由于诗人本身是个画家,所以很具有画意。诗所选的景物,都有典型性,描绘了村居的特征及季节的特点,用的都是深色调,与夕阳暮霭相统一。在写作手法上,前两句直接写静,后两句是动中显静,在同一画面上配合得很和谐。牛背上站着乌鸦的情况,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同时人诗中也有,如苏迈诗“叶随流水归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贺铸诗“水牯负鸲鹆”。由于张舜民把这一景象与整诗所表现的境界融成一片,所以更为成功。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猜你喜欢
楚岸青枫树,长随送远心。九江春水阔,三峡暮云深。
气调桓伊笛,才华蔡琰琴。迢迢嫁湘汉,谁不重黄金。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青陆斗杓回,河内动新灰。
冰际绡纹绽,云边鹤影来。
汉宫行庆罢,花树剪刀催。
六出先春兆物华,故撩高韵发车斜。
散榆天上齐飞筴,布玉畦中尽吐芽。
梁苑俊游风不极,剡溪清泛月无涯。
雄豪乐事幽人咏,都属江南太守家。
津津河北流,嶭嶭两城峙。
春秋诸侯会,澶渊乃其地。
书留後世法,岂独讥当世。
野老岂知此,为予谈近事。
边关一失守,北望皆胡骑。
黄屋亲乘城,穹庐矢如蝟。
纷纭擅将相,谁为开长利,焦头收末功,尚足夸一是。
欢盟从此数,日月行人至。
驰迎传马单,走送牛车疲。
征求事供给,厮养犹珍丽。
戈甲久已销,澶人益憔悴。
能将大事小,自合文王意。
语翁无叹嗟,小雅今不废。
欲求缥缈反幽深,悔杀前翻拂袖心。
难学冥鸿不回首,长天飞过又遗音。

旧是唐朝士,身更五代馀。每怀淳古意,聊卜华山居。

月落岩阿寂,云来洞口虚。果哉非荷蒉,独识太平初。

君子美百行,维日服厥衷。车奔不易度,火灭不改容。

垢言一生口,盥漱难为工。金多徒自秽,重名挠直躬。

幸勿少须臾,无替功乃崇。九渊可浮游,所患溺愚蒙。

幻??铣滴*朱麝掌中香。可怜儿、初浴兰汤。灵椿未老丹枝秀,东邻西舍,排家助兰,沽酒牵羊。天与读书郎。便安排、富贵文章。高门自有容车日,明年且看,青衫竹马,雁雁成行。

多少游丝飘绣阁。画旗闲却秋千索。翡翠帘垂深院落。

春梦恶。金炉篆袅无人觉。

可奈风光今又昨。伤心独对葡萄幄。嫩柳三眠丝正弱。

风如削。惜花几度探红药。

志士怀悾愡,容发苦见侵。
敝裘日芜秽,抱剑中夜吟。
古剑无文章,精气惟寒阴。
慷慨揽长辔,结托将远寻。
张仪犹有舌,范雎岂无心。
君家橐中装,尝卖千黄金。
得势在仓卒,昔贱今所钦。
王公命代豪,长策制妖祲。
亲承圣主顾,幕下无陆沉。
珠玉诚所希,何惧山泽深。
谅蒙知音赏,开此平生襟。

注想尊元老,云亡叹哲人。恤章隆上衮,哀挽出中宸。

史入经纶迹,文藏造化神。茄箫阳翟路,行者亦沾巾。

橘子花香满四邻,绿阴如染净无尘。幽斋独坐鸟声乐,万虑不干心地春。

九朝冠佩泰阶平,国有儒仙作上卿。碧海宵晴迎日出,黄庭春暖看云生。

竹间自洗金鹅晴,花外长留翠凤旌。莫学华阳贞白老,乞身神武听吹笙。

偶我年龄虽第一,在公勋德自无双。
不推行业终难敌。富贵康宁亦可降。

魍魅随身亦等闲,肩挑龙虎总徒然。只他一副超凡骨,不鍊金丹也是仙。

万里区区学宦游,江南江北几时休。朝来作别殷勤语,为谢多情黄栗留。

百年九十多,百里九十半。
我持千岁樽,祝公椿松算。
忆昔钓璜叟,桓桓鹰扬旦。
是时年未百,一出戡祸乱。
丹书佐太平,树立更明焕。
又思淇澳翁,盛德为世冠。
懿戒亦何年,耄境若童草。
前公十年期,丹扆隆简眷。
太公出为将,远业俟时奋。
后公更五年,进德当不倦。
武公入为相,苍生副深愿。
昭代儒老成,硕望孚众观。
百年未为多,名节千载看。
后皇启昌运,万一效裨赞。

禁掖东西曾并直,銮坡先后亦联名。那知白发归田舍,却见朱轓莅海城。

往事回头真是梦,流年屈指只堪惊。一杯相属公应悉,冷煖难移故旧情。

水落秋菰老,夕寒烟树微。
绝为双白鹭,飞去似知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