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五鹤西北来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五只仙鹤从西北的天边,盘旋翱翔而来。
绿色云彩上骑鹤的仙人自报家名:吾乃安期生。
四个白玉般靓丽的小童,双双吹着紫色的鸾笙。
突然间仙人消失,只有回旋的风留下了丝丝天籁之声。
我待追问几句,他们已如流星,无影无踪。
我真想得到仙草灵药,人与天共老。
注释
凌太清:经过天空。凌,历经。太清,即天空。
安期:即安期生,仙人名。《史记·封禅书》中说,方士李少君自言于海上见过安期生,给他吃过大枣,其大如瓜,居海上蓬莱仙山。
“回风”句:回风,回旋之风。天声,巨响。
倾:本意超越,这里指相匹。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孤城抱大江,节使往朝宗。果是台中旧,依然水上逢。
京华遥比日,疲老飒如冬。窃羡能言鸟,衔恩向九重。

云軿不许折铛追,太白遗诗人亦疑。千载何人为湔拂,谢家春草又生池。

莞城香角,血格油沉,收藏奁内女儿心。买来薰被,费尽麸金。

双烟缭绕,又到春深。

几夜风雪,飘洒梅林。偏愁冻杀绿衣禽。一般双宿,忍使寒暗。

氤氲两翅,覆尔兰衾。

属国归来重列卿,杨家金穴旧知名。似传重订冰山录,那得长谣颍水清。

仙仗入,箧书倾,空令请剑壮朱生。好奇事尽归方朔,殿角微闻叩首声。

一卧山林道自尊,舍人今似浦长源。天年何但樗堪比,手种槐阴已满门。

当户海榴树,纷纷落绛英。竹林新笋出,石砌绿苔生。

小屋知心静,繁花觉眼明。少陵今远矣,谁与论诗情。

壮士狭四海,万古一大梦。俗夫醯鸡耳,生死不出瓮。

灭没等蒿草,劳劳竟焉用。君求勾漏学稚川,往来栖息罗浮烟。

自从异人授丹诀,行也乃作飞龙仙。左携浮丘右洪厓,樗里景纯执我鞭。

昆崙巑岏倚天外,黄河九曲如衣带。南支江湖楚蜀汇,北支崄塞华夷界。

少时振衣登贺兰,开眼巳无西北山。中年谒帝听广乐,曳裾赤于摇天关。

朝揽金台云,夕披玉峰雾。翔鸾锵锵导前路,左蹲文豹右伏虎。

旌幢旖旎杂翠葆,龙兮龙兮汝虽变化回测慎无使头角露。

祥麟威凤世见希,泄秘尽巧鬼神怒。深山大泽多戢鳞,龙也穆沕幸自珍。

缑城玉笙两鹤舞,太室珠树三花春。从兹谢人放浪去,笑跨白鹿乘飙轮。

神久尘缘久未忘,飘然随月到高唐。欢情未接还惊觉,云雨阳台空断肠。

一雨起前浦,霏微向暮秋。
谁方眠钓艇,我独在江楼。
山晦峰峦隐,烟凝岛屿幽。
何当见晴旭,一得泛回舟。
庭下幽篁十数枝,令人偏记柳州诗。
襄阳耆旧消除尽,清水驿傍应断碑。

聊城欲下乐生去,宣室釐成贾傅归。来往炎荒六千里,归来却得及春菲。

微霜下木末,丹黄变庭绿。翻风飒高寒,清籁散岩壑。

中有幽居人,旷焉绝尘俗。把卷坐林根,忘形静耽读。

兀兀千古心,烂烂双电目。道妙一以探,神理早涵蓄。

茂先三十车,金楼八万轴。秘之生蠹鱼,曷若贮诸腹。

用舍得自然,纵横洵是乐。先生黄门裔,书仓有旧筑。

车箭与南金,世誉仍相属。稽古继前荣,好学真为福。

雪学嵯峨山,山似霮䨴云。云山何以辨,云白山色青。

乾坤身世一蘧庐,南北东西总可居。此去三年韩博士,向来四壁马相如。

移文早遣仆徵米,攲枕夜听儿读书。驾驷乘骢非我事,不如醉兀小肩舆。

梅传春信菊延秋,万壑千岩引胜游。
明月半船招贺监,清风满袖挹浮丘。
意间自得琴书乐,身隐犹怀畎亩忧。
但得八荒皆寿域,饭疏饮水亦何求。
夜来花欲尽,始惜两三枝。早起寻稀处,闲眠记落时。
蕊焦蜂自散,蒂折蝶还移。攀著殷勤别,明年更有期。

竟日常如醉,流年不暂停。埋著蓬蒿下,晓月何冥冥。

骨肉消散尽,魂魄几凋零。遮莫咬铁口,无因读老经。

负贩不得意,白头为蒙师。茅堂偻背入,窗纸明朝曦。

童子六七人,课余相为炊。瓦盆烧枯桑,一屋春熙熙。

珠盘粟米习,杂字券莂宜。扪虱诲不倦,安用风云词。

云安古汤谿,□□□□滨。
无室不盐烟,无民不樵薪。
士子独希少,锥刀事艰辛。
我因沿檄来,暇日聊咨询。
谿山秀且清,湛碧高嶙峋。
衣冠杳不报,敢问夫何因。
盛言汉廷尉,有语诒乡邻。
三牛对马岭,有井无贵人。
斯言既笃信,诗礼不复闻。
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儒风一旦扫,有甚遭烧焚。
因言廷尉者,其生岂不神。
既禀神灵姿,宁非贤圣伦。
安得鄙俚语,千载愚斯民。
斯民有幸氏,贵岂无足尊。
唐皇上柱国,伪蜀掌丝纶。
遗诰尚可考,苗裔亦诜诜。
后生宜可畏,况逢尧舜辰。
如何三百年,自弃甘煨尘。
前贤不知慕,俚语常书绅。
不知非格言,野老相因循。
为言听我语,蜀氏初顽嚣。
文翁为益州,化蜀与维新。
英才出王马,继世扬子云。
词章霭当世,至今耀清芬。
自尔吾蜀士,文学多彬彬。
乃知汤谿上,未必无国珍。
琢磨始成器,匪即为荆榛。
我虽非文翁,志使风俗淳。
亦非好辩者,示劝聊谆谆。
公侯宁有种,自致唯斯文。
蜀学乃孤陋,师友须隆亲。
又当听我言,既学须能勤。
不勤如不学,勤学始成身。
窜兮世巨儒,达兮国名臣。
唯恐学不至,学必无沈沦。
如不学为名,不如复煎熏。
十室有忠信,见者希能遵。
会观集岁后,俊造来誾誾。
一成诗礼乡,举充观国宾。
通身一穿金锁骨,正眼观来犹剩物。
纵使当机觌面提,敢保敢士犹未彻。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