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月圆之夜,大型宫廷歌舞酒宴。出场前先是画妆。因是晚妆,为了适合舞场与烛光,画眉点唇,都不妨色泽浓艳。宫娥们刚画完妆的一刻,是何等光彩照人呀!妆毕,春殿上美女如云,她们队列整齐,鱼贯而入,虽是层层娇娘的行列,望之也顿生军旅的浩荡之感。
歌罢宴散,月色更明。当即吩咐随从灭尽红烛,纯任得得马蹄,踏着一路月色归去,方见得歌舞虽散,而余兴未尽!
注释
此词调《木兰花》,《全唐诗》注曰:“一名《玉楼春》,一名《春晓曲》,一名《惜春容》。”《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等本中有题作“宫词”。
晚妆:一作“晓妆”。《全唐诗》中作“晓妆”。晓妆初了,晓妆刚结束。初了,刚刚结束。明肌雪:形容肌肤明洁细腻,洁白如雪。
明肌雪:肌肤明洁,白滑似雪。韦庄《菩萨蛮》:”皓腕凝霜雪。”亦是用白雪形容肌肤清亮光洁。
嫔娥:宫中的姬妾与宫女。
鱼贯:游鱼先后接续.比喻一个挨一个地依序排列。
凤箫:凤凰箫。泛指管乐器。
水云:水和云。此指水云相接之处。
重按:一再按奏。
霓裳(nícháng):《霓裳羽衣舞》的简称,唐代著名法曲。
歌遍彻:唱完大曲中的最后一曲。唐宋大曲系按一定顺序连接若干小曲而成,又称大遍。其中各小曲亦有称“遍”的。一说遍、彻都是称曲调中的名目。据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云:“彻者,如破之末一遍也。”
香屑:香粉,香的粉末。一说指花瓣,花的碎片。如许昂胃《词综偶评》:“疑指落花言之。”
阑干:栏杆。用竹、木、砖石或金属等构制而成,设于亭台楼阁或路边、水边等处作遮拦用。
情味:犹情趣。

鉴赏

  此词是李煜于南唐全盛时期所创作的一篇代表作。词的上片主要写春夜宴乐的盛大场面。首句突出描绘“晚妆初了”的嫔娥们的盛妆和美艳,由此写出作者对这些明艳丽人的一片飞扬的意兴,同时从开篇即渲染出夜宴的奢华豪丽。继之两句宴乐开始,歌舞登场,作者极写音乐的悠扬和器物的华美。比如,笙箫二字可以给人一种精美、奢丽的感觉,与词中所描写的奢靡之享乐生活、情调恰相吻合。而“吹”作“吹断”,“按”作“重按”,不但字字可见作者的放任与耽于奢逸,而且十分传神地赋予音乐以强烈的感情色彩。据马令《南唐书》载:“唐之盛时,《霓裳羽衣》最为大典,罹乱,瞽师旷职,其音遂绝。后主独得其谱,乐工曹生亦善琵琶,按谱粗得其声,而未尽善也。(大周)后辄变易讹谬,颇去哇淫,繁手新音,清越可听。”李煜与大周后都精通音律,二人情爱又笃深,更何况《霓裳羽衣》本为唐玄宗时的著名大曲,先失后得,再经过李煜和周后的发现和亲自整理,此时于宫中演奏起来,自然欢愉无比。所以不仅要“重按”,而且要“歌遍彻”,由此也可想见作者之耽享纵逸之情。

  词的下片是描写曲终人散、踏月醉归的情景。“临春”一句明是写香,暗是写风,暗香随风吹散,词人兴致阑珊,由“谁更”二字而出,更显得活泼有致。“醉拍”二字直白而出,写醉态,写尽兴尽欢妥贴至极。到这里,作者有目见的欣赏,有耳听的享受,有闻香的回味,加上醉拍由口饮而生的意态,正是极色、声、香、味之娱于一处,心旷神驰,兴奋不已,因此才“情味切”,耽溺其中无以自拔。结尾二句,写酒阑歌罢却写得意味盎然,余兴未尽,所以向来为人所称誉。《弇州山人词评》中赞其为“致语也”。今人叶嘉莹曾详评此句:“后主真是一个最懂得生活之情趣的人。而且‘踏马蹄’三字写得极为传神,一则,‘踏’字无论在声音或意义上都可以使人联想到马蹄得得的声音;再则,不曰‘马蹄踏’而曰‘踏马蹄’,则可以予读者以双重之感受,是不仅用马蹄去踏,而且踏在马蹄之下的乃是如此清夜的一片月色,且恍闻有得得之声入耳矣。这种纯真任纵的抒写,带给了读者极其真切的感受。”读此二句,既可感作者的痴醉心情,也可视清静朗洁的月夜美景,更可见作者身上充盈着的文人骚客的雅致逸兴。

  全词笔法自然奔放,意兴流畅挥洒,语言明丽直快,情境描绘动人。作者从个人宫廷生活场面出发,虽然带有较为浓郁的富贵脂粉气,未能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但短短一篇就把一次盛大欢宴的情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艺术描绘生动逼真,情景刻画细腻动人,由喻象中见情思,于浅白处见悠远,充分显示了作者高妙的艺术功力,是“写得极为俊逸神飞的一首小词”。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李煜前期帝王生活中夜晚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是作者于南唐全盛时所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本国兵戈后,难官在此时。远分天子命,深要使君知。
但遂生灵愿,当应雨露随。江山胜他郡,闲赋庾楼诗。

笔头开造化,花外越精神。偃蹇蟉龙表,新梢最可人。

纷纷操罟入山林,我自终朝不犹禽。
远物只知肥遁利,穷幽不问浚恒深。
毕逋啼日满荒戍,款段行云供醉吟。
宇宙穷空岁迟暮,平沙独立数寒金。

尽风流,小乞儿,数莲花,唱竹枝,千门打鼓沿街市。

桥边日出犹酣睡,山外斜阳已早沿。残杯冷炙饶滋味,醉倒在、回廊古庙,一凭他、雨打风吹。

清风下沧洲,泠然六月秋。错疑白石走,乃是夜行鸥。

山头围猎日将午,猛士如林尽貔虎。凌云铜角一声落,驰马争前捷飞羽。

草间咆哮谁敢撄,赤手缚之如缚鼠。柙中耽耽目如炬,犹激阴风动平楚。

生擒一虎直百兽,况乃杀获连四五。睿情所重扬威武,奏凯归营叠笳鼓。

山村羔豚散不收,扫除民患民无忧。欢呼仰荷储皇赐,道傍拜舞歌千秋。

山林廊庙本相须,往哲流风今未芜。下榻不妨留孺子,倒衣频见礼潜夫。

言无可择何伤圣,山纵难移亦分愚。昨夜西畴新雨足,一竿安稳钓溪鲈。

往事堪伤,旧游绿遍池塘上。闲愁千丈。暗逐庭芜长。

自古多情,偏惹多惆怅。添悽怆。寒宵淡月,一片凄凉况。

明星出地一丈高,天门沉沉鱼钥动。沙堤露下玉珂寒,直庐鸡唱金莲重。

千门万户晓钟发,明星渐高河渐没。灿烂疑侵翔凤栖,依稀故抱飞龙阙。

凤楼龙阙带曾城,翠辇朱衣夜夜行。黄昏竞奏催花宴,天明犹听打毬声。

兰烟桂火煇如日,明星迢迢照不入。百子池头青草生,长信宫中紫苔集。

草色苔香秋复春,此日乘槎若问津。明星晓落宵还见,白发黄金愁杀人。

坏瓦颓垣夕照昏,偶随蝴蝶过荒园。东风草绿城南路,剪纸难招处士魂。

本自托山谷,年年春暮开。野人不爱惜,折送满城来。

皓雪千枝积,香风十里回。故人坟上路,见尔独兴哀。

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丰姿联璧照江东,都与乔公作佳婿。

乔公虽在流离中,门阑喜色双□□。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波并蒂开芙蓉。

身嫁英雄知大□,日把诗书自怡悦。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

画省归来驿路长,玉荆传道石田荒。一春对酒悲时事,四月乘槎过海洋。

杀贼岂图金作酒,转官行见绣为裳。孤城民瘼思苏息,回首纶音赐宠光。

绿阴庭院夏初长,梅子新肥杏子黄。枝上莫弹秦吉了,游人借此当笙簧。

满园春物正关情,忽到梅边肯倍明。
别有醉余霞脸在,大都风格尽飞琼。

梨云半亩,一榻茶烟,草色低迷庭户。隔墙杨柳,色春绿、倦把花风细数。

流莺谩语,怕转眼、天涯日暮。问韶华如此匆匆,怎不载愁去。

回首旧游何处。裁红缕碧,断肠难□。年来踪迹,凭谁说、付与子规低诉。

东风又紧。尘影暗、花落无主。更小雨、滴碎空阶,助我别情苦。

熠熠流萤度草堂,耿耿银河秋夜长。
萦回拂栋光难定,窈窕穿花焰更藏。
山人书剑黯生尘,憔悴年来白发新。
枉将艳采投虚寂,却似余辉借比邻。
海萤流萤殊可怜,琉璃甲帐水晶帘。
映看宝靥千金笑,照看蛾眉百倍妍。
合德宫,昭阳殿,天人亲扑桃花扇。
几回邀得九重欢,凤辇淹留传夕箭。
今日胡为溪水头,风篁烟柳共新秋。
不归天上琼楼队,却伴山中病客愁。
疏懒而今成自然,醒来不是听鸡年。
霜风一夜寒多少,重理禅衣覆足眠。

平原劳小试,汉吏竞鸿猷。龙阙飞凫去,花城制锦游。

政清推建德,俗美羡雍邱。昼日公庭静,鸣琴意自幽。

帖帖汀荷望眼平,微风疏雨叶香清。令人忽忆西湖曲,碧盖红妆短棹横。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