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坠。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专征,为仲尼所称。
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道。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赐与庙胙,命无下拜。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
晋文亦霸,躬奉天王。受赐圭瓒,秬鬯彤弓。
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姬昌受封为西伯,具有神智和美德。殷朝土地为三份,他有其中的两份。
整治贡品来进奉,不失臣子的职责。只因为崇侯进谗言,而蒙冤受拘禁。
后因为送礼而赦免,受赐斧钺征伐的权力。他被孔丘称赞,品德高尚地位显。
始终臣服殷朝帝王,美名后世流传遍。齐桓公拥周建立功业,存亡继绝为霸首。
聚合诸侯捍卫中原,匡正天下功业千秋。号令诸侯以匡周室,依靠的主要不是武力。
行为磊落不欺诈,美德流传于身后。孔子赞美齐桓公,也称赞管仲,百姓深受恩惠。
天子赐肉与桓公,命其无拜来接受。桓公称小白不敢,天子威严就在咫尺前。
晋文公继承来称霸,亲身尊奉周天王。周天子赏赐丰厚,仪式也非常隆重。
接受玉器和美酒,弓矢武士三百名。晋文公声望镇诸侯,从其风者受尊重。
威名八方传遍,名声仅次于齐桓公。佯称周王巡狩,招天子到河阳,因此大众议论纷纷。
注释
贡献:谓进奉,进贡。节:礼仪、规矩、纪律。坠,失去。一作“隆”。
见:被。赦原:赦免原谅其过。
斧钺(yuè),古代兵器。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专征,古代帝王授予诸侯,将帅掌握军旅的特权,不待天子之命,得自专征伐。
仲尼,孔子字。
殷:朝代名,即商。
不以兵车:指齐桓公称诸侯以匡周室,主要靠的不是武力,主要靠的完全落实了取信于诸侯和周室的如前所述的八条得力措施。
谲(jué):诡诈。
夷吾:即管仲,春秋时期政治家。
庙胙(zuò):祭祀用的肉。胙,古代祭祀时供的肉。
小白:齐桓公名。尔:这样。
天威:天子的威严。在颜:即不违颜意,即特别亲切地感受到了天子的威严。咫(zhǐ)尺:指距离很近。
圭瓒(zàn):古代的一种玉制酒器。鬯(chàng),古代祭祀用的酒。彤弓,朱红色的弓。古代诸侯有大功时,天子赏赐弓矢,使“专征伐”。
庐弓:形似戟的一种弓。矢千:一千支箭。矢,即箭。
虎贲(bēn):勇士,武士。
亚:次于。
河阳:古县名,春秋晋邑(今河南孟县西)。
是:一作“是以”。纷葩(pā):亦作“芬葩”。多貌,盛貌。葩,花。

赏析

  《周西伯昌》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意在借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的史事向内外臣僚及天下表明心迹。通篇以时间先后为序,结构层次分明:开头“周西伯昌”十五句写周文王;中间“齐桓之功”十五句写齐桓公;最后“晋文亦霸”十三句写晋文公。曹操写他们,强调了他们的功业和德行。此外还特别突出了他们虽然有盖世的功业,但始终尊奉天子的事迹。

  在诗中,曹操赞颂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成就伟业的历史人物,实际上是借他们来抒发自己的雄伟志向。周文王姬昌在殷朝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大好形势下,犹能奉事殷纣,故孔子盛称“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但纣王亲信崇侯虎仍不免在纣王前还要谗毁文王,并拘系于羑里。曹操举此史实,意在表明自己正在克心效法先圣西伯姬昌,并肯定他的所作所为,谨慎惕惧,向来无愧于献帝之所赏;并大谈西伯姬昌、齐桓公、晋文公皆曾受命“专使征伐”,意在表明当时天下形势与当年西伯、齐桓、晋文之际颇相类似,天子命他“专使征伐”以讨不臣,乃英明之举。他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要效法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终守臣节的事迹。

  观汉献帝下诏《册魏公九锡文》全篇,尽叙曹操之功,以为其功高于伊、周,而其奖却低于齐、晋,故赐爵赐土,又加九锡,奖励空前。但曹操被奖愈高,心内愈忧。故曹操在曾早在五十六岁写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谓“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曹操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能发挥。鉴于齐桓、晋文当初虽能率诸侯以尊周,但终未能如西伯姬昌终其身而不代商纣,只是为儿子武王姬发创造条件,一旦天地人三才俱备,那就瓜熟蒂落了,不必操之过急而速招恶名。曹操暗欣自己深得文王精义,故亦终其身奉事汉帝而不称孤道寡,故对孙权伺机上表称臣之用心,便洞若观火,使其毒计无所逞其能矣。曹操此诗,是对如孙权辈等外内政敌企图把曹操推向高处不胜寒极端阴谋的粉碎措施。当自己的臣下如陈群、桓阶、夏侯惇等亦诚意敦请曹操称帝时,曹操亦坚定地回答:“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可见曹操谋略之高超,实非常人所能及。遵循既定方针,实为曹操施政运筹之要略。

  这首《周西伯昌》是诗人从《史记·殷本纪》中采辑西伯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尊奉殷室“臣节不坠”的美德,从《左传》中掬取齐桓公“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晋文公“躬奉天王”“威服诸侯”的史迹,加以裁剪,成为诗章,既是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具体阐释,又是对敌手“妄相忖度”疑其有篡汉自立之心的有力回击。

  曹操的四言诗,在《诗经》之后独树一帜。他的四言诗,句式整齐,有明显的节奏感。而这第二首《短歌行》不同,诗中主要主要用四言句式,但又有变化,如有少量的五言、六言句式,还有不少散文句式。这说明曹操在诗歌形式上,并不拘泥,而能灵活地根据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随时变化。

  曹操的《短歌行二首》,《对酒当歌》是咏怀,在对酒当歌的燕礼现场,就事兴感,即景抒情,心苞天下,思接千载,在沉郁悠长的忧思中,激荡着抗志任事的慷慨之气,抒发了为重建大汉王业而求贤若渴的情怀;《周西伯昌》是咏史,文笔质直,借礼赞周文王、齐桓公、晋文公坚守臣节、以大事小而造福天下的大德,申明自己只有殚精竭虑扶佐汉室之志,而决无代汉自立之心。两诗珠联璧合,全面展现了曹操的人格、学养、抱负和理想,雄深雅健为其诗品。

创作背景

  《周西伯昌》,学术界也难以确定其具体创作时间,只能大致推断为建安十七年(212)至二十二年(217)之间。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猜你喜欢
口厌常珍鹿曤。
愿□百品异方。

幽人日晏方索米,朱门醉头扶未起。人微何敢望一囷,鲋死知谁濡斗水。

粪火拨灰聊效颦,玉糁誇羹未须尔。紫团包玉不洗泥,火候初匀香透纸。

从来真味贵天全,大羹不致名太始。馋涎为止翁欲颠,饥肠不鸣儿更喜。

口腹为灾莫漫誇,五亩应须急料理。但托长镵仍短镵,谁能畏首复畏尾。

未知春雨荷锄归,空羡吾家烧芋美。

海内厌兵革,骚骚十二年。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
谁能家此地,终老可自全。草堂背岩洞,几峰轩户前。
清渠匝庭堂,出门仍灌田。半崖盘石径,高亭临极巅。
引望见何处,迤逶陇北川。杉松几万株,苍苍满前山。
岩高暧华阳,飞溜何潺潺。洞深迷远近,但觉多洄渊。
昼游兴未尽,日暮不欲眠。探烛饮洞中,醉昏漱寒泉。
始知天下心,耽爱各有偏。陶家世高逸,公忍不独然。
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巴蜀何多事,贤能见一时。
才为花县宰,早受菊坡知。
关外科民急,兴元易帅迟。
预曾陈利病,人不信著龟。

京路马骎骎,尘劳日向深。蒙泉聊息驾,可以洗君心。

罗绮围中,笙歌丛里,眼狂初认轻盈。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云际初生。

算不虚得,郎占与、第一佳名。轻归去,那知有人,别后牵情。

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更难凭。谁教慕宋,要题诗、曾倚宝柱低声。

似瑶台晓,空暗想、众里飞琼。馀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

羌与公别兮几二十年,思渺渺兮路曼曼。
棹剡溪兮乘兴,访故迹兮怆然。
下晋齐之拜兮如梦,挑灯道旧兮犹平生欢。
我少公兮六岁,悼彼此兮华颠。
解予佩兮授予馆,言未终兮岁已阑。
会公疾兮孔炽,怛翳穷兮技殚。
闻易箦兮数语,意穆穆兮词严。
湛神爽兮不变,验学力兮深坚。
自磐川与玉局兮,交一世之名贤。
宜公之好修兮,羞芳蕙而糗荃兰。
退静处而莫我知兮,老冉冉其流连。
厌尘世之轇轕兮,倏昭明而遂仙。
幸与公兮永诀,抚往事兮自怜。
言告言归兮迈迈,有怀渭水兮渊渊。
栖迟故隐兮,全纯愚而孤处。
当岁莫之急景兮,闻公窀穸之有端。
皎皎兮懿行,卓卓兮瑶镌。
函泳以适意兮,凤冈樵隐之遗稿。
纂记以广业兮,春秋言辞系之巨编。
岂待是而不朽,掩既往之孤搴。
兰风之臯兮望不极,歌薤露兮有泪悬泉。

除却壶中日月长,不知何处是真常。等閒铅汞自生死,从古薰莸更臭香。

粪扫袍边觅钟吕,步虚曲里换伊凉。何当月朗风清夜,唤出胎仙舞一场。

仙家堕下两麒麟,寄食庭除未易驯。
正为白头违世路,要须丹顶伴閒身。
高飞横绝心虽在,短舞婆娑意亦真。
同返故山依宪帐,莫思三岛十洲春。

市远人稀,林深犬吠,山连水村幽寂。田里安閒,东邻西舍,准拟醉时欢适。

社祈雩祷。有箫鼓、喧天吹击。宿雨新晴垄头,閒看露桑风麦。

无端晴亭莫驿。恨连年、此时行役。何似临流萧散,缓衣轻帻。

炊黍烹鸡自劳,有脆绿、甘红荐芳液。梦里春泉,糟床夜滴。

归向龙岩岩下房,又添移竹种松忙。
江湖万事孤灯夜,风月千篇满镜霜。
日暮乌栖梧叶落,天晴雁过菊花香。
诚知道义相忘处,岂恨云山隔渺茫。

舟行如叶泛长川,解水吴儿力可全。风急辄先千浪破,岸攲能把一䉡牵。

湖沈日影山头画,云漏天光雨足悬。试向中流东北望,城南宝塔在门前。

仙观突兀城之隈,彤云丽日相招回。门前马跃箫鼓动,塞下花明天地开。

交游尘世吾无几,浩荡春风君送来。凭高宴语夕埃净,星斗满天银汉回。

项似蜻蜓样,毛丁又起班。
更兼形色正,打遍世无双。

云际长江江上楼,乾坤日夕撼中流。杯倾浊酒供怀古,笔蘸惊涛倩写愁。

烽火南州闻转战,茧丝东国动咿嚘。凤皇黄鹤空回首,崔杜吟诗满地秋。

名驹曾向碧鸡游,定省晨昏遂所求。持篆还期明孝志,衔纶捧檄慰亲愁。

月明天柱桃花艳,雨洒芝田□水流。最喜承家多令子,隆名显德已能酬。

形势金陵据上游,梓桑时抱杞人忧。空闻积甲屯瓜步,未见降幡出石头。

谶应阿童楼艓下,功成杨仆槛车收。东南屡岁烦民力,杼柚应归善后筹。

长日此静坐,终日无一言。问君何所为,无事心自閒。

细雨渔舟归,儿童喧树閒。北风忽南来,落日在远山。

顾此有好怀,酌酒遂陶然。池中鸥飞去,两两复来还。

故国苍凉天地秋,谁将肝胆托清流?狂澜已向东南倒,正气偏于草莽留。

愤似安民悲刻石,厚同齐相赎孤囚。画工只貌须眉古,一片丹心未易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