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在泗州雍熙塔下的浴池洗浴,因有些感想,之后就开玩笑似地写下了这《如梦令》词。这个词牌是唐庄宗创制的,原名《忆仙姿》,因为嫌名字不雅,所以改为《如梦令》。大概是唐庄宗创作的词最后的句子是“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于是拿过来把它作为词牌名。水和污垢什么时候在一起共存过?仔细看这两个东西在我身上都没有。我告诉擦背的人,劳您整天挥手动肘了。只希望能轻点再轻点,我的身上本来也没有什么污垢。
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雍熙塔:塔名,在泗州(今江苏省盱眙县境内)。清康熙初(1680),泗州沉陷于洪泽湖中,塔也随之不复存在。
阕:词曲的一段或一首,这里指词。
唐庄宗:五代时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曾作《忆仙姿》词,原文是:“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寄语:通常作转告讲,这里是告诉之意。“语”作为记事当是浴时所说,但写词肯定是浴后之事,故用“寄语”。
揩背:揩擦背部。
尽日:犹终日,整天。
居士:一指信仰佛教而不出家为僧的人,二是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这里指苏轼自己,苏轼在贬地黄州东坡居住,故称东坡居士。

赏析

  此词表面上是写作者因没有水垢而受到擦背人的重揩而不满,实质是比喻自己秉性高洁,受贬是蒙冤的。全词关键是佛家术语“无垢”,比喻一切本来清净,虽意出禅偈,形象不甚优美,却自有其思想价值和意义。

  此词小序有两层意思:一是写这首词的起因,二是对于词牌“如梦令”来历的介绍。词的正文反映的是:申辩、不满和请求。

  此词字面上可以概括出如下几个方面:一,作者强调自身是洁净的,没有污垢;二,自身洁净的人还是被人动手除垢;三,擦背去垢的人,出手太重;四,表达不满和请求:对身体洁净的人不该出此重手。

  事实上,苏轼是一个爱干净的人,喜欢经常洗浴,而这经常洗浴就不只是为了除垢了,而是为了健康身体和愉悦心情,这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这次在泗州的公共浴池里遇到了一个擦背特别用力的人,把他的身体弄痛了,他就戏言地表达了不满,而且还讲了理由。这样的生活趣事,作者随后开玩笑似地写成了词。在深层表达上,这样写的结果,超出了这件事情的本来意思,丰富了内涵,隐含了自己受到了严重的不公平待遇。对于一个蒙冤受贬、被当事者欲置之死地,而皇帝让调离这个贬地的文人来说,一个“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的人,一个正在被皇帝起用的过渡期的人,显然不仅仅是写这次洗浴。此词明显有这样的意思:不该对身体洁净的人重手去垢,是没有必要的、可笑的。这自然引人联想到苏轼蒙冤贬往黄州的情景、联想到古今社会上的人生。这些都不只是一次洗浴、一次简单的戏作所能解释得了的。而这些,也是词人“戏作”的丰富内涵中的重要一面。

  此词关键在于“无垢”二字,是佛家常用术语,比喻一切本来清净。一般以词说法,了无余蕴。而此词虽意出禅偈,形象不优美,亦无甚诗意,却自有其思想价值和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公元1084年(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苏轼调任汝州的途中,时苏轼在泗州(今江苏省盱眙县境内)。苏轼当年49岁,这一年是他的人生走向高峰的转折年。作者在调任途中,当时应该是已意识到自己将被神宗皇帝重新起用了。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上,而图西湖景于楼壁。
翠鸳双穗冷。莺声唤转,春风芳景。花涌□香,此度徐妆偏称。水月仙人院宇,到处有、西湖如镜。烟岫暝。纤葱误指,莲峰篁岭。
料想小阁初逢,正浪拍红猊,袖飞金饼。楼倚斜晖,暗把佳期重省。万种惺忪笑语,□一点、温柔情性。钗倦整。盈盈背灯娇影。
麞头安得比麋茸,纹点胎斑更异同。
尔雅昔尝窥郭璞,方言今试问杨雄。
平生耻为一身谋,枘凿方员两不投。
虮虱但知贪肉食,醯鸡何足语天游。
雪余自闭但安户,月皎时登王粲楼。
更得吾人诗句好,当知此乐与天侔。

暮雨复朝烟,送君江水边。故人如问讯,道我忆临川。

君家小阿韫,择婿须才贤。
我家小於菟,披雾欲窥天。
鹊语灯著花,妙契默有传。
何当珠帘外,彩丝自相联。

子夜清歌,隔帘疑在青天外。琼箫玉管。莫把莺喉碍。

纱帽笼头,卸却残妆戴。娇羞坏。广场无奈。初学男儿拜。

地僻便知城市隔,心清自爱水云閒。障尘不用西风扇,香篆溟濛正下关。

不辞千里问庭闱,綵服如何又远违。新雁近随秋共至,故园遥喜客初归。

空林向晚鸦争集,衰柳惊风叶乱飞。应愧殊方飘泊久,看云送别总沾衣。

开春七日得喜报,便似沉疴一日痊。
太子抚军衣有纩,相臣忧国食无膻。
玺书褒重抚千石,斗米价平三百钱。
戴白老人称万寿,吾皇今是中兴年。

苦苦苦,频年苦,频年未有今年苦。兵燹纷纷百事乖,道途梗塞财源杜。

公私逼窘年已残,借贷何从觅阿堵。食指计千空两拳,巧妇难为无米釜。

扬威时有暴富儿,索债声高狂似虏。嗟予历过而立年,那曾遭遇此凌侮。

点金无术避无台,良策惟有装聋瞽。漫拟子云作解嘲,苦况笔笔从头数。

记自夏初遭阽危,玄冥为祟日淋漓。霪霖无霁日,沮洳无乾时。

桑田变沧海,芦灰力莫支。昆阳未战屋先毁,人畜漂没极遐迩。

死者无辜生无聊,谷价虽贱无人市。如逢富弼能赈民,祸乱未形自可止。

复因台、凤贼猖狂,销患焉能先及此。岂料凶徒藉此诱穷民,因饥夺食成群起。

一朝啸聚盈绿林,王道平平忽尔尔。出没无常肆剽掠,如虎负嵎险足恃。

可怜玩敌难成功,未发先泄事危矣。健卒群誇曳落河,登坛自诩将门子。

探穴思裹邓艾毡,渡河旋陷张方垒。满胸锐气陡然平,风声鹤唳尽疑兵。

袅獍从兹益无忌,百里溪山日纵横。亦知恶极难逃咎,思将分类避贼名。

讹言四起民摇动,漳、泉疆划斗祸成。两造焚攻焰烛天,八人到处氓无廛。

我为池鱼祸并及,凡百如扫成云烟。此时生命轻于纸,杀人食肉类屠豕。

控肝夸□肆强凶,馀骸枕藉烧无已。烧无已,痛如何。

乃父空局蹐,乃祖徒媕娿。掉头浑不顾,同室任操戈。

更有惨祸绝今古,伐幽毁骨伤天和。鲜血既流荡阴里,枯骨空抛无定河。

岂忘拨乱缘饷匮,不药之病病难瘥。小道皆荆棘,大道遍妖魔。

自夏徂秋行不得,「行不得也哥哥」。向使有病须针砭,亦宜调剂加抚摩。

虽云养痈恐贻患,庸医躁进罪更苛。加之喜功图利己,微风海上复生波。

只知高官厚禄雄豪快,其如万户千家咒詈多。鄙夫畏贼如畏虎,血仅禦贼短资斧。

遂使滋蔓久难除,聚?成雷应跋扈。即今财货齐匮艰,闾阎寂寂停商贾。

矧复天寒岁暮时,巨户财竭细民苦。苦苦苦,频年苦,频年未有今年苦。

十年西北保疆垂,只恐非才误委毗。报国心诚虽慷慨,背时踪迹极孤危。

欲求褒贬明千古,直把穷通托二仪。多谢高篇远相劳,召南风格本王基。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放石试浅深,m壁蛇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
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忽然见朱楼,象牌题玉京。
沈沈五云影,香风散萦萦。清斋上玉堂,窗户悬水精。
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膻腥遥问谁,稽首称姓名。
若容在溪口,愿乞残雪英。

引领韶芳君最先,冰翰瓣瓣坠楼前。儿家惜玉情偏重,收拾馀香作枕眠。

江干寄食自悽清,旧雨新交各有情。虚馆昼长同隐几,华筵日晚罢吹笙。

衰年可恋惟乡土,好事难忘是友生。此后萍踪何处合,梦游常到武昌城。

形胜中原弃不收,年年家祭拜松楸。荆襄未及留雄镇,关洛谁能扼上游。

天水至今无片土,临安终古有高楼。衰年勿为南园诮,北伐原来为复仇。

归心无远近,一夜度重关。蛩语月孤枕,马蹄秋万山。

长安旧砧杵,乐府大刀镮。不是边儿曲,金闺应破颜。

芹芽相浅江渌深,江南画船载楚心。
因君余梦瓜州渡,期君水宿梦相遇。
梁间敝笋江底鱼,三年意密见面疏。
写与苦歌伴千里,峡夜啼猿疑在纸。

海水翻空滚底流,鱼龙虾蟹信沉浮。可怜金色头陀子,直至如今笑未休。

烟霞何处认轻痕,郭外青山斜抱村。幽谷风清醒蝶梦,乔松麟动引龙魂。

翠凝秀竹凌霄汉,云拥丛林锁寺门。诗酒清狂天亦小,何妨五岳视如墩。

间气凝清洛,荣光萃碧嵩。地灵腾凤羽,泽远胜兰丛。

元恺千年会,夔龙一代雄。棘槐成世业,簪履擅名宗。

雅望归时哲,清朝宅上公。庙廊资柱石,寰宇荷帡幪。

遐想开先德,深惟裕后功。溯源寻故址,肯构饰新工。

肇迹仪刑远,承家奕业同。浚祥今再始,长发正无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