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南方温暖,对大雁来说,是一温馨的家,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作者归家的情景。长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但雁儿急于回家,一个劲往南飞,故不肯啼。此一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作者既然归家但是描写的却都是惨淡景象,“打头风浪恶禁持”,作者巧妙的写出了实情,大风阻挡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对于思家心切的作者忧愁更深一步。
“春浦渐生迎棹绿”,过片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浦者水滨,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虽云渐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觉已是春波骀荡,春意盎然。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从狂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几于回天。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诗)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笔峰骤转,却不显得生硬,两相对照,只觉笔意轻灵,意境超逸。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下句更翻出想象。离家已久之词人,揣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颇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儿女之生长。经年飘泊在外之人,每一还家,乍见儿女又长高如许,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应长亚门枝,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之一呈现。“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一笔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词情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热闹景象突出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
行年五十近,衰鬓二毛新。稍异无闻者,难同久视人。
生将忧作对,老与病为邻。浪觅藏舟壑,徒成汲井轮。
此身非汝有,外物更谁亲。白首终何益,降心习净因。
学省初兼禁直稀,故人同署却相违。食馀苜蓿承朝日,坐候棠梨过夕晖。
预喜奉祠秋寺烛,定知催襆早朝衣。今晨瘦马经门巷,想拥青绫尚掩扉。
爪上流汗珠,发梢生炎风。歊气摄人髓,有声来烘烘。
瘦蛟叫沉潭,波心吟老龙。江鬼走阴壁,哭死西日红。
龙女四五人,偏肩采芙蓉。眷言携我手,擘浪还珠宫。
坐之水晶床,映以珊瑚栊。回忆人间世,清凉迥不同。
刺史门高颇似于,彬彬诗礼满庭趋。共夸楚泽无双士,忽夺徐卿第二雏。
要识往来元梦境,更闻庆吊是同途。不须枉却西河泪,老眼䌷书恐易枯。
凤历更端,才信宿、年华方好。深院宇、祥风飘荡,瑞烟缭绕。
闻道君侯当诞日,欢声解压春寒峭。更九衢、烟火近元宵,闻嬉笑。
人正在,蓬莱岛。烧绛蜡,斟清醥。听清歌艳曲,一声云杪。
奠枕江淮无一事,留都宫殿千门晓。看赐环、千岁侍君王,人难老。
风流缱绻,问粉褪香消,为谁凄惋?斜阳舞倦,但西园草遍,玉阶苔暗。
无限芳菲,都被金风暗换。付谁管,有瘦绝黄花,相对依黯。
风雨禁未惯,记趁暖随香,惹人团扇。愁长梦短,影翩翩、怕向画栏重见。
露叶霜条,恨满芜台废院。漫销减,约良时共寻芳伴。
长堤一望,落日破山红。垂柳细,横塘窄,鉴楼空。旧游踪。
往事全休记,伤人甚,临此地,皆酸鼻,忧心者,更忡忡。
一梦江都,七二珠楼下,别有隋宫。便乾坤从此,得失有无中。
逐鹿屠龙。走西东。
想长施戟,短挥斧,旁抡剑,远推弓。消魂事,时而始,思无穷。
恨千重。今日平沙外,桥廿四,月朦胧。黄瓦尽,铜驼没,玉勾壅。
自古吟诗狂客,来悲悼、有动乎衷。问沧桑人世,何处脱飘蓬。
说甚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