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李白写过许多反映妇女生活的作品,《长干行》就是其中杰出的诗篇。
长干是地名,在今江苏南京。乐府旧题有《长干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二载有古辞一首,五言四句,写一位少女驾舟采菱、途中遇潮的情景。与李白同时的崔颢有《长干曲》,崔国辅有《小长干曲》,也都是五言四旬的小乐府体,所描绘的都是长江中下游一带男女青年的生活场景。这些诗歌内容都较简单。李白《长干行》的篇幅加长了,内容也比较丰富。它以一位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自述的口气,叙述了她的爱情生活,倾吐了对于远方丈夫的殷切思念。它塑造了一个具有丰富深挚的情感的少妇形象,具有动人的艺术力量。
这首诗对商妇的各个生活阶段,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侧面的描绘,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运用形象,进行典型的概括,开头的六句,婉若一组民间孩童嬉戏的风情画卷。“十四为君妇”以下八句,又通过心理描写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小新娘出嫁后的新婚生活。在接下来的诗句中,更以浓重的笔墨描写闺中少妇的离别愁绪,诗情到此形成了鲜明转折。“门前迟行迹”以下八句,通过节气变化和不同景物的描写,将一个思念远行丈夫的少妇形象,鲜明地跃然于纸上。最后两句则透露了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这阕诗的不少细节描写是很突出而富于艺术效果的。如“妾发初覆额”以下几句,写男女儿童天真无邪的游戏动作,活泼可爱。“青梅竹马”成为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又如“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写女子初结婚时的羞怯,非常细腻真切。诗人注意到表现女子不同阶段心理状态的变化,而没有作简单化的处理。再如“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八月胡蝶黄,双飞西园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思妇内心世界深邃的感情活动,深刻动人。
此诗为李白初游金陵时所作,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秋末之后不久。
宣城讯后忽年馀,闽水风来又岁除。人品只今推正始,诗声何止过黄初。
岂无天上同朝友,不寄山中半纸书。珍重故人多问我,鬓毛半脱齿全疏。
绣衣都下宅,丛菊好花枝。延客尊罍罢,良宵风露垂。
娉婷岂自媚,迟暮宛相宜。故国鳌峰上,繁英今满篱。
昭代千龄运,斯文一柱功。初当延祐日,晚识广陵公。
朝士因推毂,先生猥击蒙。暌乖遗廿载,寤寐接孤风。
太史山川彦,仙儒馆阁崇。置身清切上,用志杳冥中。
句法黄初过,才名冀北空。朔南驰使节,江汉借归篷。
酒问馀杭姥,泉寻六一翁。境非秋水观,寺即紫微宫。
侍坐要王远,移家近葛洪。于焉承咳唾,足以振罢癃。
卓尔身为贵,胡然老见攻。战肥终道胜,德重岂途穷。
玉趾閒迂步,麻衣病鞠躬。茶烟窗冉惹,墨沼树玲珑。
饥甚无瑶草,招来有桂丛。输心何落落,把袂辄匆匆。
易进乘轩鹤,难追戏海鸿。明朝去吴会,长笑为谁雄。
冬至阳来复,草木潜滋萌。君子重其然,吾道自此亨。
父母坐堂上,子孙列前荣。再拜称上寿,所愿百福并。
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民无札瘥者,厚泽敷群情。
衣食苟给足,礼义自此生。愿言兴学校,庶几教化成。
饯行临上节,开筵命羽觞。回池泻飞栋,浓云垂画堂。
疏槐未合影,仄日暂流光。园梅敛新藻,阶惠结初芳。
泮宫有丹桂,千载留芬芳。长沐圣人泽,玉阶秋露凉。
客从广寒来,满袖携天香。中庭坐明月,折华荐瑶觞。
嫦娥顾之笑,赠以紫锦裳。飘飘凌丹阙,鸾鹤相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