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前十二句,写诗人闯荡京师、客游梁宋、落拓失意的真实经历。那时他年纪轻轻,自负文才武略,以为取得卿相是指日可待的事。三言两语,写出了诗人聪明、天真、自负的性格特征。但现实遭遇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他理想中的君主,沉醉在“太平盛世”的安乐窝里。“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说国家风教鼎盛,超过了三皇五帝,朝廷礼乐遍及四海之内。这两句,貌似颂扬,实含讽意;下两句“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就是似褒实贬的注脚。干谒“明主”不成,只好离开京师。但不能回家,因为“归来洛阳无负郭”,家中根本没有多少产业。故诗人不得不带全家到河南商丘一带谋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汉代梁孝王曾在商丘一带筑兔苑,开雁池,作为歌舞游冶之所,诗中借古迹代地名,是说自己在这里种田捕鱼,生计艰难。不说“捕鱼”而说“垂钓”,暗用姜太公“渭水垂钓”故事,说明自己苦闷地等待着朝廷的任用。
后十句是写与韦参军的离别,生动地描写了他们之间的深挚友谊和难舍之情。“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这两句,看似寻常,其中暗含了作者的辛酸遭遇和对韦参军的感激之情。“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说他们的友谊经过长期考验,韦参军经常接济自己,从未以“家贫”为辞借口推却过。“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白日晚”见其日夕相处:“杨柳春”见其既游且歌。这样的友情,的确舍不得分开。“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惊心神”三字,写出了与朋友相别时的痛楚之状。但为事业、前程计,又不得不别,因而劝慰朋友:“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这首诗写得肝胆刻露,字字情真。一般写诗要求语忌直出,脉忌外露。但这绝不是否定率直的抒情。“忌直”是为了“深化”感情,率直是为了将实情写得更“真”,二者似迥异而实相通。高适此作直吐深情,写苦不见颓靡之态,惜别仍发豪放之情,快人快语,肝胆相照,表现出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因而能以情动人,具有很大的感染力。此诗基本上采取了长篇独白的方式,“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殷璠《河岳英灵集》)。诗中又多用偶句和对比,讲究音韵,读来音情顿挫,雄浑奔放,具有流美婉转的韵致。
逐妇鸣鸠急定昏,不堪烟霭弄千村。掩关尽日资筇杖,改席何时对瘿樽。
云暗松皮尽节目,雨伤梨颊有瘢痕。溪神若也心无妒,迎出常娥照玉盆。
诏语从天下九围,并严法会保宸闱。山称万岁诚尤切,鉴奉千秋事已非。
已听鸾音勤请祝,故应龙辂庆遄归。孤臣拭血怀君处,小坌峰前泪满衣。
双燕蹴帘飞,趁好春,炉头且贳吾醥。山翠淡濛濛,斜阳外、多少去帆天杪。
画楼倚郭,旧时留醉青蛾小。而今已渺。空尘网当门,断红粘草。
分明倦亸湘鬟,弄细蝶么蝉,送欢迎恼。梦断已三年,阴阴树、还听一声声鸟。
阑干那角,拍弦偏唱相思调。客心冷悄。看絮水苹烟,都成愁料。
老眼青灯字字愁,犹能宅胜复栖幽。要追野叟田夫辈,愿作渔乡橘里侯。
蚤取科名辞举业,来陪散吏入诗流。小孙勤苦童蒙训,未解知名杜若洲。
社结森森径,窗涵面面峰。来倾九日酒,聊寄百年踪。
挥洒流三峡,盘桓抚五松。歌风蕲嗣汉,归去马如龙。
清斋不为学长生,长跪高堂献芋羹。歌罢《采薇》人尚少,肯因龙卧老躬耕。
岚气浮空,潮声带雨,名区自说江湘。赤壁崟崎,洞庭浩渺,天边不断帆樯。
楼阁俯斜阳。正烟云万里,归鸟千行。独鹤飞回,忽传玉笛韵悠扬。
凄凉。鹦鹉堪伤。对萋萋芳草,满目沧桑。夜静月明,涛生天上,看来一片昏黄。
伫立向茫茫。有渔舟杳霭,芦荻青苍。把酒中流,当年顾曲想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