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公治迹峤之南,增秩颁金出帝佥。蛮獠望风安畛域,城闉兴筑赖韬钤。
恩行稚耋增和乐,令下奸豪尽伏潜。抚俗上宽当宁念,扬风深副远民瞻。
潮阳鳄去因诚祷,合浦珠还表性廉。五岭盛传威德著,九天俄下诏书严。
紫宸入觐输忠谠,青琐归来发滞淹。謇謇去为中国使,皇皇宁许外夷觇。
河冰日度疑铺玉,朔雪时逢类撒盐。持节塞垣先正席,过涂溪馆尽穷阎。
光华不辱熙朝命,诽讪因知黠虏憸。去路冬迎风若箭,还朝春早月如镰。
论勋已出庭臣右,得礼应须史笔添。赐对预陈官政致,称褒亲被德音恬。
天人密语依旒冕,风日微和满扇帘。得请乡州心且适,暂违黼座义无嫌。
都门客况千钟饯,禁掖诗仍二府兼。巨舰解维桃浪紧,高楼夹岸柳丝纤。
经途驻节频开旆,密宴喷香似展奁。会友樽罍醅泼蚁,渡淮诗什砚磨蟾。
居常志气惟中立,虽久淹徊肯附炎。夜泊每窥渔父火,晓行遥认酒家帘。
吴江橘柚津偏美,茂苑鲈莼味正甜。上冢朋从空里巷,过家车马拥门檐。
邻邦饷劳迎旌棨,乐榭歌欢散綵缣。渡越一潮催叠鼓,去杭千骑拥行襜。
抑强抚弱恩先被,宣化承流泽下沾。鉴水渔樵随业乐,秦山草木尽仁渐。
想经岁月须膺召,纵有蓍龟不在占。屡寄诗筒追故事,亲挥墨宝见劳谦。
冰清气谊同初淡,胶固情怀未比粘。何日西归容迓礼,莫辞吟醉夜厌厌。
荆南山前花满溪,山空独有春风知。春风几度吹花落,溪上花飞春亦归。
溪女歌残桃叶渡,相思几绿江南树。思君欲济川无梁,千片桃花溪路长。
春风桃李秋空月,人生易得头如雪。万里才看北雁来,一樽又与东风别。
对酒当歌秋月明,摘花酿酒春杯冽。溪翁不见草堂閒,无限春光付啼鴂。
阮生常避俗,平子正归田。种秫供生事,为楼队列仙。
沙行随鹭迹,湖泛趁渔船。月下闻高咏,应多感兴篇。
秦中幽胜地,乃在终南山。盘石负磊磊,清泉散潺潺。
侃侃古君子,亹亹泉石间。图史纷座隅,衡门昼长关。
种菊飧落英,袭芳佩秋兰。道腴德充符,怡然有馀欢。
鸣鹤时一来,似爱孤云閒。孤云不能飞,鸣鹤遂空还。
濈濈桃李艳,郁郁松柏寒。羲和驶春晖,岁晏霜露繁。
感物有深儆,怀哉邈难攀。
忽报盐河水骤干,改从航海溯沂川。惊涛掀舶愁无地,复岭穿云别有天。
土灶晨炊饥易食,泥床夜宿倦无眠。艰危历尽曾何悔,要与灾黎策万全。
一自椎秦后,同人在海山。
冠裳不可毁,节义敢轻删。
受冻频坚骨,撄霜茂长颜。
南阳高卧稳,罔识世途艰。
行人去去复青山,策马西风了未闲。碧草难寻绵上陇,白云何处雁门关。
三更晓角来霜里,一片秋声在树间。此际萧森愁欲起,不缘客路亦潸潸。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