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渤海王子归本国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译文与注释

注释
渤海:即渤海王国,公元698年(武周圣历元年)大祚荣建立的以粟末靺鞨族为主体的,结合部分高句丽人的一个地方性政权,地域在今黑龙江、吉林部分地区。
中华:指中原地区。

鉴赏

  诗开篇就说,虽然内地与边疆相隔甚远,但唐朝与渤海在文化上属于“一家”。这指出了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既然文化“本一家”,那么,双方就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影响精神上的联系。首联是临别时的劝慰,也表达出双方间的厚谊深情,特别是唐人对东北边疆渤海人的情谊。颔联是对王子文化素养的赞誉。王子勤奋学习,如今博学多才,载誉而归,值得庆贺;王子美妙的文章、诗句都留在中国,为人传诵,这又是值得称道与感谢的。颈、尾联两联诗笔折转,想象王子归途情况及归国后对长安内地的思念。越过赤岭界碑,顺着东流江水,王子扬帆直进,向朝霞曙光出现的东方故国驶去。“曙霞”暗含着对“海东盛国”的赞美。王子到达本国后,追忆在长安时的美好生活,定然会回首遥望,可那时已天遥地远,各在一方了。尾联透露出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见篇首的劝慰,不仅含有王子的眷恋惜别之情,而且更有送行者本身强作笑容的离愁别绪。

  此诗语言清浅朴素,感情色彩浓郁,是一首较好的赠别诗。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亲密交往的历史记载,此诗更有其独特价值。尤其是这首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当时渤海国重视学习、吸取中原文化,以至于中原文化渗透融合进渤海文化的各个方面。

创作背景

  渤海王国作为一个受唐帝国册封的地方政权,曾建都于敖东城(今吉林敦化东南)。渤海先后派使臣朝唐有132次之多,唐朝也十多次派人赴渤海,双方贸易往来十分频繁。最为突出的是,渤海锐意学习中原文化。渤海王子和贵族子弟纷纷至中原学习,有的经过科举考试,留作唐官。在渤海与唐朝的密切交往中,唐人对渤海人的感情不断加深。此诗描写的就是渤海王子学成归国时,作者与之依依惜别之情之景。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猜你喜欢
客子山行不觉风,龙吟虎啸满山松。
纶巾一幅无人识,胜业门前听午钟。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一池春水绿萦回,池上梅花暖自开。
想见温泉初出浴,六宫遥指太真来。
玉妃谪人世,乃在流水村。
天风吹婵娟,飘堕寂莫滨。
芳心怨命薄,玉色凄路尘。
佳人来无期,日暮多碧云。
溪声为咽绝,月亦低微颦。
相逢倦游子,一笑不复珍。
脉脉问不语,亭亭意弥真。
要我冰雪句,招此欲断魂。
苏仙上宾天,妙意终难陈。
璇柄忽倾堕,晓岚愁翠昏。
我来颍川何所见,青青古柏古城傍。
知是荀陈手亲植,令人不觉泪行行。

塞外河流入塞驰,一般曲曲作山溪。不知何事无鱼鳖,一石惟容五斗泥。

身任东西南北居,心安到处即吾庐。
穷途俗眼休相薄,沮洳焉知无大鱼。
古郡依蛮楚,身来作冷宫。
老怜兄弟远,贫喜妇儿女。
分菊乘春雨,移梅待岁寒。
又傅家信至,入夜着灯看。
怅望倚门久,月光清满天。
念家情切切,为客鬓娟娟。
细草荒山径,游云过石田。
安能携尔辈?饱饭老林泉。
一叶浮空无尽头,寒云风切水西流。
蒹葭月里村村杵,蟋蟀霜中处处秋。
客思夜通千里梦,钟声不散五更愁。
孤踪何地堪相托,漠漠荒烟一钓舟。

勋名过眼似烟云,一角荒山罨夕曛。石马半摧翁仲卧,路人遥指叶公坟。

行寻流水从吾好,卧看青山奈尔何。
永夜松风扫星月,经旬衾枕傍天河。
身闲渐与仙人似,地静频闻山鬼过。
短剑秋深思故国,白云回首万峰多。
春梦草茸茸。愁雨愁风。对花须拼酒频中。莫遣枝头银烛暗,辜负嫣红。
推起簿书丛。何苦匆匆。慳吟却讶少陵公。天定为花开一笑,日上篱东。

山鸟鸣时漏阳光,开门微闻草木香。僧厨啜粥趣从者,腰舆坐我犹胡床。

左旋右绕入深绿,日黯微见云飞扬。麦田下睇可万尺,沿山取径遵羊肠。

蓦然舆幔策策动,虽不颠坠仍仓皇。生平未敢据人上,即虞媢嫉生谤伤。

翠微偶尔蹑高顶,取忌风伯施权强。跨危涉险听之去,舆夫剽乃逾风樯。

阑干宛宛出林麓,榱桷一一施丹黄。沿陂杂树乱柯干,抱山飞阁成桥梁。

盛罢得息亦佳事,垂杨作态欹禅房。沧趣老人感前迹,三十年事悲衰凉。

风停茶罢雨亦止,题名涴墨污僧墙。

吴波深波声急。阑干下瞰鱼龙宅。江北与江南。斜阳山外山。
十洲三岛地。梦里身曾至。今日醉危亭。神仙邀我盟。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楼上姝姬笑,门前问客稀。
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骝肥。未奉君王诏,高槐昼掩扉。
绮霞重叠武陵溪,溪岭相逢路不迷。
白石洞天人不到,碧桃花下马频嘶。
深倾玉液琴声细,旋煮胡麻月色低。
犹恨此身閒未得,好同刘阮灌芝畦。

豪华自古说苏州,近郭嵓峦此最幽。何事玉凫嵓故物,当时金虎但荒丘。

千人石在听经杳,双剑池空草色秋。倚遍危栏更回首,晚鸦无数夕枝头。

老来无事掩柴扉,林下闲闲何所为。莫道茅庵无一物,窗前片片白云飞。

独卧绣窗静,月明宿鸟啼。不嫌惊妾梦,羡汝是双栖。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