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词仅用一句将过去淡淡揭过,而以大量的篇幅写现在。说过去的事如烟云一样地过去了,说得多么的轻松,其实内涵是极其丰富的。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他出生时,他的家乡已沦陷于金人十二年。他十五岁时即接受祖父辛赞的委托,到当时金首都去刺探军事情报,以作恢复的准备。二十一岁就聚有义士二千余人,后投入义军耿京的部队,为耿京掌书记。就在他二十二岁时,代表耿京奉表南归。在他回山东复命时,途中得知叛徒张安国杀耿京以降金,义军云散了。辛弃疾立即驰赴海州,仅以数十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献俘行在,一时名震朝野。四十岁即已任至湖南安抚使。他一生为了恢复祖国的统一,屡建奇功。但也因为他毕生坚持抗战,所以也为主和派所不容。风风雨雨四十年,历尽诬罔屈辱之艰辛,然而他只用“云烟”二字,写得十分轻淡。其实这淡,正是未能忘情的压抑之浓。真的淡了,那就连这“云烟”二字都不用提了。“蒲柳”是谦词,说自己经不起衰老,但同样也是不满之辞。抗战的英雄为“蒲柳”,得意的投降派倒是什么长青之松柏了。可见其慨深厚。既不得用,那么还能干点什么——最好是醉、是游、是睡。这虽不无愤慨,但对老人倒也不失是一帖安心养性的良方。
下阕,他要儿子们在农事了了之后,及时完粮纳税。他虽以方帅而退居林下,丝毫不弄特权,教育子辈不忘国家,故嘱咐纳粮宜早。剩下的要量入为出,勤俭持家。题作“以家事付之”,这种嘱咐,足见稼轩之为人。嘱咐过了,事情有了交待,但作为“乃翁”还是要管点事的。那就管管花木,管管山水。
这阕词外表写得悠闲自得,然而读者却不能不感到它骨子里正激荡着未能为国家统一大业出力的压抑不平之气。对于一下子从火热的事业中退下来的这位老人来说,宜醉、宜游、宜睡的生活态度和管竹、管山、管水的生活情趣固然是可取的,然而,他那一颗激荡的心,却不能如此安顿。所以这种悠闲所掩饰的那一番几乎使他隐了一辈子的痛苦,更令人感动。
这是一个战士休闲时的心态,是以休闲而唱出不甘休闲的变调。身闲而志不闲,这才是处于静态的战士的本色。
瑶岩嵯峨兮龙翔凤飞,玄庐肃启兮松楸露晞。东望宰陇兮券台依依,灵辰不留兮夷床晓移。
紫萸黄菊兮奠祖一卮,熏炉经卷兮俨如生时。灵幄香销兮犹有嫔衣,音容寂寂兮万古永归。
龙㡛黼翣兮骖神魌,一声万里兮风号谷悲。
我观天下山,一一坯造化。峥嵘各擅名,而谁肯相下。
巍巍五岳中,崇高维泰华。一掌入云霄,日月真可借。
冲天几万寻,恍惚来灵驾。冰雪四时寒,三庚讵知夏。
嗟予夙好奇,藩维况多暇。扪参试一登,玉姜莫深讶。
朝披碧瑶簪,夕登紫极房。绮云纷郁郁,龙汉郁苍苍。
游神九霄外,恍忽觐虚皇。相从赤松子,乃有韩张良。
安知千载后,跨鹤重来翔。
移根近轩墀,不使众草没。会见黄金英,泛我杯中物。
持节风清识玉堂,惊涛直下海天苍。
望公如岁深饥渴,训士通经化莠良。
碑口昔曾传汉水,棠阴今更遍蛮疆。
私心盻切随车雨,好种襄堤百本桑。
老洞山玷辱宗风,泰首座埋没自己。双双绣出鸳鸯,千古扶持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