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鲁门泛舟二首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夕阳落了,白沙更亮,天空倒映水中;水波摇,石影动,流水回旋萦绕。

驾起小舟,乘着月光,沿着溪水转,恍如王子猷山阴雪后寻访戴安道。


水似青龙盘绕着石堤,鲁门西桃花夹岸。

假如在这晶莹月色中泛舟,王子猷雪夜访友的潇洒又岂能比拟!

注释

东鲁门:据《一统志》记载:东鲁门在兖州(今山东曲阜、兖州一带)城东。

沙:水旁之地。天倒开: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萦回:萦绕回旋。

泛月:月下泛舟。寻:这里是沿、随的意思。

山阴:今浙江绍兴。山阴:一作“隐”。

盘:环绕。两句意为:河水像青龙一样环绕着石堤,流向桃花夹岸的东鲁门西边。

何啻(chì):何异。风流:这里指高雅的行为。剡溪(shàn):又名戴溪,在今浙江嵊州曹娥江口。

赏析

  这组诗记录着诗人寓居东鲁时的一段生活。东鲁是唐时的兖州(今山东曲阜),“东鲁门”在府城东。诗中写的是月下泛舟的情景。

  这组诗的第一首流传较广。此诗首句“日落沙明天倒开”,写景奇妙。常言“天开”往往与日出相关,把天开与日落联在一起,则闻所未闻。但它确乎写出一种实感:“日落”时回光反照的现象,使水中沙洲与天空的倒影分外眼明,给人以“天开”之感。这光景通过水中倒影来写,更是奇中有奇。此句从写景中已间接展示“泛舟”之事,又是很好的发端。

  次句“波摇石动水萦回”。按常理应该波摇石不动。而“波摇石动”,同样来自弄水的实感。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时,往往会产生各种错觉。波浪的轻摇,水流的萦回,都可能造成“石动”的感觉。至于石的倒影更是摇荡不宁的。这样通过主观感受来写,一下子就抓住使人感到妙不可言的景象特征,与前句有共同的妙处。

  夜里水上的景色,因“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而特别美妙。月光映射水面,铺上一层粼粼的银光,船儿好像泛着月光而行。这使舟中人陶然心醉,忘怀一切,几乎没有目的地沿溪寻路,信流而行。“轻舟泛月寻溪转”,这不仅是写景记事,也刻画了人物精神状态。一个“轻”字,很好地表现了那种飘飘然的感觉。

  到此三句均写景叙事,末句才归结到抒情。这里,诗人并未把感情和盘托出,却信手拈来一个著名典故,即《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后访戴”的故事,予以形容。“乘兴而行”,正是李白泛舟时的心情。苏轼《赤壁赋》写月下泛舟有一段精彩的抒写:“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正好用来说明李白泛月时那物我两忘的情态。那时,他原未必有王子猷那走朋访友的打算,用访戴故事未必确切;然而,他那忘乎其形豪兴,却与雪夜访戴的王子猷颇为神似,而那月夜与雪夜的境界也很神似。无怪乎诗人不禁胡涂起来:我是李太白呢,是王子猷呢,一时自己也不甚了然了。一个“疑”字运用得极为传神。

  第二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在写法上与第一首有相似之处。“水作青龙盘石堤”,用青龙比喻流水,既形象地写出了水流的曲折宛转,又赋予无生命物象以生气,使诗中景物充满生机。“桃花夹岸鲁门西”,不仅点明了泛舟的季节和地点,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两岸桃花掩映的美丽景象。“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两句也是运用了“王子猷雪后访戴”的典故,这里不涉及怀人访友,仅取山阴夜晚的景致和乘舟剡溪的兴致,表明泛舟东鲁门的景物环境与情致意趣。

  这组诗的用典之妙,在于自如,在于信手拈来,因而用之,借其一端,发挥出无尽的诗意。典故的活用,原是李白七绝的特长之一。此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与此是分不开的,不特因为写景入妙。

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这组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后数年李白寓居东鲁期间。李白寓居东鲁时,常与鲁中名士孔巢父等往还,饮酒酣歌,时人称他们为“竹溪六逸”。在春天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晚,李白泛舟于东鲁门,作此诗记游。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华容芦荻里,一炬可无遗。
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

少年邀月伴清樽,老去空馀满袖尘。多谢蟾光深有意,尚来同我作三人。

剪剪轻风漠漠寒,玉肌萧瑟粉香残。一枝带雨墙头出,不用行人著眼看。

达磨当时一苇杭,栖栖暗度白沙江。不知双履归何处,吸尽西江属老庞。

心传忠恕,一以贯以。
爰述太学,万世训彝。
惠我光明,尊闻行知。
继圣迪后,是享是宜。
七闽家举子,百粤海还珠。
往日推忠厚,穷年领转输。
一床遗杖屦,万事委锱铢。
岂有苍茫恨,归巢未拮据。
四郊云影合,千里雨声来。尽洗红埃去,并将清气回。
潺湲浮楚甸,萧散露荆台。欲赋随车瑞,濡毫渴謏才。

幽山之内,尔声最宜。响流千谷,心同一枝。居高闻远,应节鸣时。

韵繇天纵,清畏人知。已洁其身,仍蜕其皮。秋风欲至,尔独何思。

心远由来绝世纷,更寻丘壑避嚣尘。门阑已觉贫无事,宾客应怜老畏人。

诗不名家免招谤,酒虽作病要全身。香山千载流风在,鸡黍他年早卜邻。

眼昏身手钝,上马怕风沙。祇好扶藜杖,循篱看落花。

堂上幽人睡自闲。门前声利聚为团。花香恼梦寻无处,诗句撩人写复难。空自叹,倩恼宽。惊鸟三绕几时安。青山融岸迎人笑,旧有盟言且莫

夜梦苍虬绕屋梁,晓看飞雨洒浪浪。润涵琴调清风远,凉入书声白昼长。

翠壁凝云流石乳,绿畴翻浪沃金穰。何时剪烛西窗下,却听檐花共醉乡。

竹溪萝径自幽清,片片山衣细霭生。
薄暮园庐半烟火,高原禾黍正秋晴。
遥看绿酒悬帘卖,未办青钱挂杖行。
新月柴门牛背笛,澹云红树总诗情。
浪静风平月正中,自摇柔櫓驾孤篷。
若无三万六千顷,把甚江湖著此翁。

巉绝房山路,群峦一望收。石崖垂草细,春涧带花流。

风雨荒陵古,丹青野寺幽。由来天设险,屏障近皇州。

渡江诸老尽兰荪,当日琳琅照一门。
龙去难寻神剑迹,鹤归犹记旧巢痕。
百年阀阅须关念,五里松楸易断魂。
京浙故人无恙不,相逢记为问寒温。

江涨夜来高几寻,轻涛拍岸失蹄涔。迟明帆发星滩远,尽日舟横雨渡深。

杜若风回赪鲤上,桃花浪起白鸥沈。越人艇子来何处,欸乃时闻空外音。

春残龙尾横斜道,羸骖退食随年少。文书丛里过东风,欲写幽怀何处好。

天晴古陂南城南,城阴水碧金沙潭。是日宿雨林景澹,微波流影青于蓝。

寺前野亭向冥寞,狂飙吹尘暗廖廓。杂花红蕊寒且禁,幸不逢花怅零落。

亭中袅窕西楼开,远烟空翠山光来。渼陂波涛琉璃色,汉江春酒蒲桃醅。

直须对此衔金杯,捶琴击筑心徒哀。苍茫万事渺如昨,几度落日轩辕台。

凤兮栖栖不得意,东山绣斧流言忌。古来贤圣亦复尔,醉舞高歌吾老矣。

回头笑谢新少年,一生羞为时人怜。

万丈阴崖一径遥,马行人度不胜劳。
峰连剑阁迷云栈,水注银河喷雪涛。
路远长安红日近,地卑朔漠碧天高。
东归若问西游处,六月严霜冻客袍。

翳翳日将暮,凄凄风满襟。所思渺无极,何处许相寻。

千里碧云合,四山黄叶深。徘徊怅前路,离恨独难任。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