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
十里扬州路的春风骀荡,珠帘翠幕中的佳人姝丽没有比得上她。
注释
娉娉袅袅:形容女子体态轻盈美好。十三余:言其年龄。
豆蔻:据《本草》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常以比喻处女。
“春风二句”:说繁华的扬州城中,十里长街上有多少歌楼舞榭,珠帘翠幕中有多少佳人姝丽,但都不如这位少女美丽动人。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赠别一位相好的歌妓的,从同题另一首(“多情却似总无情”)看,彼此感情相当深挚。不过那一首诗重在“惜别”,这一首却重在赞颂对方的美丽,引起惜别之意。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

  第一句就形容了一番:“娉娉袅袅”是身姿轻盈美好的样子,“十三余”则是女子的芳龄。七个字中既无一个人称,也不沾一个名词,却能给人以完整、鲜明生动的印象,使人如目睹那美丽的倩影。全诗正面描述女子美丽的只有这一句话。就这一句还避实就虚,其造句真算得空灵入妙。第二句不再写女子,转而写春花,显然是将花比女子。“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苔花”,常用来比喻处女。而“二月初”的豆蔻花正是这种“含苔花”,用来比喻“十三余”的小歌女,是形象优美而又贴切的。而花在枝“梢头”,随风颤动的样子,尤为可爱。所以“豆蔻梢头”又暗自照应了“娉娉袅袅”四字。这里的比喻不仅语新,而且十分精妙;又似信手拈来,写出人似花美,花因人艳,说它新颖独到是不过分的。一切“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之类比喻形容,在这样的诗句面前都会黯然失色。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小诗的后两句是说,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当时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就是她在幕僚诗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歌妓。所以第三句写到“扬州路”。唐代的扬州经济文化繁荣,时有“扬一益(益州)二”之称。“春风”句意兴酣畅,渲染出大都会富丽豪华的气派,使人如睹十里长街,车水马龙,花枝招展······这里歌台舞榭密集,美女如云。“珠帘”是歌楼房栊设置,“卷上珠帘”则看得见“高楼红袖”。而扬州路上不知有多少珠帘,所有帘下不知有多少红衣翠袖的美人,但“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里“卷上珠帘”四字用得很不平常,它不但使“总不如”的结论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而且将扬州珠光宝气的繁华一并传出。诗用压低扬州所有美人的美来突出一人之美,有众星拱月的效果。由于有前两句美妙的比喻,这里这种“强此弱彼”的写法显然自然入妙。

  杜牧这首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文学艺术要求不断求新。因陈袭旧是没有出路的。即使形容取喻,也贵在独到。从这个角度看杜牧的《赠别》,也不能不承认他是天才的诗人。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诗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大和九年)所作。当时作者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离扬州奔赴长安,与在扬州结识的歌妓分别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猜你喜欢
祖帐临伊水,前旌指渭河。风烟里数少,云雨别情多。
重叠受恩久,邅回如命何。东山与东阁,终异再经过。
坐起愁如织,空斋但寂寥。
不关风雨妒,春色为谁凋。

四皓挽复来,子陵呼不起。天下复归心,两京同一轨。

义重势乃轻,理自固应尔。卖菜苦求益,可笑真俗子。

御沟春水绿溅溅,曲沼回波四接连。环碧下临方鉴静,游鱼跳跃浪痕圆。

客路逢寒食,欣同不系舟。闲中聊适性,要地固抽头。

不作扬州梦,何能贾客留。壮怀今断断,世事任悠悠。

觌面峰峦碧障天,东方精色破昏烟。
草头露下元无雨,衣角风生径欲仙。
行树排霄高展画,孤云挂壑薄披绵。
雨田暂喜损尘虑,不着蒙庵一缕禅。
孤桐百尺拂非烟,凤去鸾归夜悄然。
沧海风高愁燕远,扶桑春老记蚕眠。
槎流千里才成曲,桂魄经旬始下弦。
独有金人寄遗恨,晓盘云泪冷涓涓。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锦囊惠我句增奇,赏会应须得子期。
万顷渊深连渤澥,千寻巉刻对峨眉。
心游旧简几忘食,家有名园不暇窥。
谁报诗人春到了,屋山应有候禽知。
仁人宜有勇,无欲故能刚。
凛凛回天力,危危极谏章。
一言扶日御,万古正乾纲。
首犯龙鳞意,渊衷亮未忘。
公寻做作,认取乌兔。上下要冲和,更左右、交加龙虎。搬传大药,须是入红炉,成锻炼,变银霜,一朵金花聚。清香远远,透过昆仑去。袅袅上青霄,结雯光、辉辉堪睹。玉堂里面,参从大罗仙。自怡喜,得长春,正处逍遥路。

乱后有谁三径足,日长如我几人閒。夕阳尽处春容好,更赖青云作远山。

水边活计最天然,物外相忘事事便。门柳每招黄蝶舞,岸莎常衬白鸥眠。

雨蒸荷叶香浮屋,风搅芦花雪满船。不动舌根谈实相,客来何必竖空拳。

我行武山南向西,冈峦回伏当武溪。孤标上撑出虎鼻,落日东射云中霓。

武山势高如卧几,后巘前峰互盘峙。浮云独抗九千丈,异县相望百馀里。

金华越台方殿奔,大小尖星安足论。武仙绿发挂琼树,手挹太白开天门。

乱来寻山苦嫌浅,石室何年閟苔藓。明日南溪访故人,定接飞萝上层巘。

遥遥江上舟,千里溯江流。风景三山在,豪华六代幽。

石城环故国,天堑隔重洲。欲采芙蓉去,思君南渡头。

策杖探幽胜,同登况二难。
江山双极目,宇宙一凭栏。
春色啼莺破,孤城拥浪寒。
遥遥烟霭里,犹作故宫看。

前溪啄晴沙,晴沙裹落花。别院掠微风,微风接飞虫。

呢喃只傍觚棱东,侧翅珠帘第几重。䙰褷野鸟湖之涘,朝鸣暮宿菰芦里。

不须苦羡雕梁垒,自引双雏拍春水。

高秋云物满河阳,死别生离事渺茫。千里凉风吹作客,五年圆月照思乡。

衣沾酒汁三分泪,梦断琴弦八度霜。寄语凤凰台下友,故园衰草总堪伤。

金台隐隐陵黄道,玉辇亭亭下绛雰。千种冈峦千种树,
一重岩壑一重云。花落风吹红的历,藤垂日晃绿葐蒀.
五百里内贤人聚,愿陪阊阖侍天文。

课子无期志渐衰,频年浪枻有馀哀。客中归梦云无定,病里离愁雨送来。

倦眼怕看灯檠火,名心冷拨药炉灰。何年竹屋茅亭建,门对芙蓉九朵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