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胖妓

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雨歇云收那情况,难当,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长偌大,偌粗偌胖,压扁沈东阳。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半夜里学鸳鸯共眠同床,红色的锦被不住地摇荡。一场好事临到收场,却出了洋相,她一翻身翻到了对方身上。她身材这么高大,体躯这么粗壮,几乎压扁了瘦弱的情郎
注释
偌:如此。
沈东阳:南朝齐梁间诗人沈约,曾官东阳太守,人称沈东阳。谓因多病而腰围瘦损。这里即以“沈东阳”借称瘦腰男子。

赏析

  这首小令的题材和趣味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它袒示了早期散曲的“俚曲”的胎记,其所表现出的风趣活泼,也是一目了然的。作者于煞有介事的交代背景后,安排了床上翻身、“压扁沈东阳”的可笑情节,可谓出奇制胜。“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雨歇云收”等都是说唱文学中用得烂熟的文字,所谓“强作斯文语”,只要举一则明人模仿元人语言风格所作的《小桃红·西厢百咏》为例,就不难体会到这一点:“高烧银烛照红妆,低簇芙蓉帐。倒凤颠鸾那狂荡,喜洋洋,春生翠被翻红浪。”(《雨云欢会》)而“偌长偌大,偌粗偌胖”,那就更是百分之百的通俗口语。这一切诚如徐渭在《南词叙录》中所说,“常言俗语,扭作曲子,点铁成金,信是妙手”。喜剧情节和俚语俗言,可说是元代谐谑性散曲的两大要素。

  中国戏剧源于俳优表演,因而带着特有的娱乐性。到了元代的杂剧,仍保留着净、丑的角色,插科打诨也成为元杂剧风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欣赏习惯,对元散曲应当说有直接的影响,致使谑乐也成为散曲的一项审美内容。散曲与杂剧互相间的交互、影响,注意的人不多,却是客观存在的。

王和卿
  王和卿, 元代散曲家。大名(今属河北省)人,生卒年字号不详。《录鬼簿》列为"前辈名公",但各本称呼不同,天一阁本称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却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人,而又比关汉卿早卒。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现存散曲小令21首,套曲1首,见于《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集中。
  猜你喜欢

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
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
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
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

我昔见子京邑时,须发如漆无一丝。
今年相见颍昌布,霜雪满面知为谁。
故人分散隔生死,孑然惟以影自随。
怜子肝心如铁石,昔所谓可今不移。
世间取舍竟谁是,惟有古佛终难欺。
嗟哉我自不知子,意子清净持律师。
忽然微笑不言语,袖中锦绣开新诗。
可怜相识二十载,终日对面初不知。
蚌含明珠不肯吐,暗行沙底藏光辉。
蚌为身计良可耳,旁人不悟宁非嗤。
贵豀一尉隐家山,静结茅庐三两间。
九十岁时尸解日,时人犹见是童颜。
禄锺不满俸钱悭,伏腊才周聚族艰。
仅足晨羞供色养,未能日饮乐慈颜。
醇醲获奉偏亲寿,珍重缘从太守颁。
诗雅百壶夸宠赠,岂如公惠敌丘山。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乎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乃举趾而升舆兮,夕予宿乎偃师。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怆悢而怀悲!

  明发曙而不寐兮,心迟迟而有违。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历七邑而观览兮,遭巩县之多艰。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门。既免脱于峻崄兮,历荥阳而过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阳武之桑间。涉封丘而践路兮,慕京师而窃叹!小人性之怀土兮,自书传而有焉。

  遂进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边。入匡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怅容与而久驻兮,忘日夕而将昏。到长垣之境界,察农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荆棘之榛榛。惕觉寤而顾问兮,想子路之威神。卫人嘉其勇义兮,讫于今而称云。蘧氏在城之东南兮,民亦尚其丘坟。唯令德为不朽兮,身既没而名存。

  惟经典之所美兮,贵道德与仁贤。吴札称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迟而不兴。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尽忠恕而与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诚通于明神。庶灵祇之鉴照兮,佑贞良而辅信。

  乱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则有作兮。虽其不敏,敢不法兮。贵贱贫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时兮。修短之运,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凶兮。敬慎无怠,思嗛约兮。清静少欲,师公绰兮。

兔葵燕麦旧人家,曾唱南朝玉树花。寒暑又随风日转,东陵谁种邵平瓜。

白发迟闻道,青山且纵狂。江风清一曲,树日蔽千章。

古哲惟文字,天心岂丧亡。当忧商订少,暇日一东望。

远冲岚雾香如故,再照春阳色转红。
亲手满瓶添净水,一时回献梵王宫。

两任身为郡,里中如不知。民归清净化,家似困穷时。

秦木凄秋韵,湘云结暮姿。若无遗爱在,何得后人思。

自喜平桥路,桥平路不斜。若论往来久,谁得似寒家。

人生不满七尺躯,其志乃欲奠地维,立天枢。智穷力竭安所就,里巷小儿往往起而笑其愚。

天不可作曲盖倚,地不可作磨盘舞。夸父追日终野死,何况一夫蹇蹇欲与造物相撑拄。

北叟移山期子孙,上帝闻之畏其言。吾徒作事须如此,要使精诚贯九阍。

行路难,行路难,君不见龙逄比干身已死,当时谁说有忠肝。

阴阴径底忽抽叶,莫莫篱边豆结花。
唳鹤清愁牵犬恨,料应不到菜园家。

出草番儿每拍肩,踏歌欢饮不知年。伊尼无数惟功狗,贸易还徵贌社钱。

座拥牟尼,舟乘太乙,妙香清福。为问前因,由来是仙佛。

离尘上品,怜浊世无端沦辱。幽独。红盖素馨,称灵均奇服。

银塘泻影,璚露流甘,伊人正如玉。孤芳自远,极浦晚烟绿。

为问此生知己,但有畹兰修竹。共一汀凉月,祛尽俗尘千斛。

清商从西来,剌剌满林坞。草木倏变衰,柯叶不相顾。

昔时翳空云,今作连山雨。菊花犹强项,篱边争媚妩。

眇目山翁谢四溟,邺城风雨太飘零。黄金肯筑诗人墓,见说吴江计改亭。

空山绝人迹,终日不开门。落照当高树,炊烟带远村。

渡头秋水涨,沙上暮鸦屯。月出田家约,陶然倒酒樽。

去年买菊自扬州,今日花开汝远游。伴我衰年同瘦影,羡他傲骨耐深秋。

高风独向篱边寄,游子何堪岭外留。料得南枝梅放早,平安幸慰倚闾愁。

某恭审某官受天异禀,间世笃生。光辅三朝,伟甚忠清之节;退发一壑,粹然恬淡之风。帝眷耆英,神绥福祉。某不量寸朽,切庇万间。心之所祈,姑寄沁园春之赋;仁者必寿,愿同庄椿岁之多。俯伏露忱,仰祈电盼。
拂袖归来,懒踏前回,京华欢麈。算宦游虽好,何如生处,急流勇退,赢得闲人。身羡仙翁,萧然野服,笑永东溪溪上亭。头犹黑、甚丰姿鹤瘦,标致梅清。
今年转觉精神。便次第平头八十人。肯又抛渭钓,似周尚父,且来洛社,作宋耆英。报答明恩,一时分付,贤子贤孙事业新。丹心在,尚瓣香岁岁,遥祝尧龄。
阴祇协赞,厚载方贞。牲币具举,箫管备成。
其礼惟肃,其德惟明。神之听矣,式鉴虔诚。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