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敦煌曲子词

唐代·佚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枕边发尽了千百种誓言,想要断绝爱恋关系除非等到青山溃烂。秤锤在水面上漂浮,黄河干枯得见底。

还要白天看见参星和商星,北斗回到南面。即使这些事都出现了,还是不能中断,除非是半夜三更出现了太阳!

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牌名,为双调小令。

愿:誓。

发愿:即发誓,是唐代俗语。

休:休弃,断绝。

参(shēn)辰:同“参商”,星宿名。参星和商星此出彼灭,互不相见。

北斗(dǒu):即“北斗七星”,形状如斗,其斗柄永远指向北方。

即:同“则”。

日头:太阳。

赏析

  本文是敦煌曲子词中的一首早期民间词作,写的是男女间的爱情盟誓。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全词一共使用了六种自然景物和非现实现象表达了主人公的愿望。在主人公眼中,爱情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存,夸张又不过分地强调了爱情的永固。此词圆熟流丽,挥洒曲折,富于独创性的表现方式,使得这篇抒情之作成为唐朝诗苑中的一颗明珠。

  特色之一是开门见山。

  全词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滚滚滔滔,一发难收。芙蓉帐里、鸳鸯枕上的这位女主人公,既贪恋云雨新欢的良宵,又不能不担心现实生活女子常遭遗弃的不幸,两种感情的撞击一下子将她推向盟山誓海的峰巅。因而一落笔,感情便喷薄而出,并外化为开门见山的结构特点,晴日之下忽然轰雷四起,以高八度唱出“枕前发尽千般愿。”“发愿”即发誓,是唐代的俗语,也是至今仍活在江南一带的口头语。发愿本来已是庄重的表示,“发”而至于“尽”,“愿”有“千般”之多,更可看出女主人公感情的激动与态度的坚决。首句切入正题,同时又有着提纲契领、笼罩全篇的作用,以下七句所兴六事,便是从首句“发愿”这一源头上流出而形成的一条绵延不绝的感情的长河。

  特色之二是博喻手法的运用。

  为了表现对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向往,词中广泛设喻。女主人公表示,除非六件不可能实现的事都成为事实,否则决不同意婚姻关系的解除。她举出的六件事是:青山烂,秤锤浮,黄河枯,白天同时见到参星和辰星,北头的斗柄转向南面,半夜里出现太阳。这和汉乐府民歌《上邪》的构思极为相似:“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在合,乃敢与君绝!”都是采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物作比喻,“青山烂”与“山无陵”、“黄河枯”与“江水竭”,更是如出一辙,但这并不意味着《菩萨蛮》因袭《上邪》,而正好说明了它们都来自生活。正因为是来自生活,所以所用比喻尽管相似,却并不全同。“白日参辰现”与“三更见日头”,同“冬雷震震,夏雨雪”虽然都是从时间的角度立论,但前者着眼于昼夜,而后者着眼于四季。具体的写法也各有千秋:《上邪》以前后两个“绝”字相响应,五个比喻一气直下;《菩萨蛮》则以第一个“休”字引出五个比喻以后,略一顿挫,以“休即未能休”的让步副句以退为进,意思是即使以上五种假设都成为事实,要遗弃(即所谓“休”)我,也还是办不到的,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且待三更见日头”的新的假设。此词由于紧紧围绕着“不能休”这一中心取譬设喻,所以“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文心雕龙·附会》)。众辞辐辏,如大弦小弦嘈嘈切切,似大珠小珠跌落玉盘,响起的是一片繁富而又和谐的乐音。

  特色之三是具有民歌的情调与风格。

  文人笔上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纤细情感,蕴藉含蓄、欲说还休的委婉的表达方式,以及反复推敲、精雕细琢的炼字造句的功夫,与这首词是无缘的。此词抒发的是天籁之声,大胆,热烈,奔放,率直。意在夸张,不惜夸大其辞(如“枕前发尽千般愿”句);为了强调,比喻的运用层见叠出;在用字上也不避重复,三用“休”字,二用“面”字、“日”字,“且待”两见而又用了“直待”。这些无不表现民间歌谣拙朴、自然的本色。南朝民歌《大子夜歌》说:“不知歌谣妙,声势由口心。”所谓“声势由口心”,是说民间歌谣独特的风情格调的形成,是由于心有所感,以口写心。这大概就是这首《菩萨蛮》语浅情深、似拙而巧,成为一首好词的奥秘。

  这首曲子词落笔惊风,造势遒迈,且没有文士词幽婉曲折的风致与含蓄蕴藉的神韵,完全是情思所致,任意挥洒,恰似长河东流,浩浩汤汤。全词热烈大胆,奔放直率,似拙而新,语浅情深。首句切入正题,起着提纲挈领、总揽全篇的作用,以下七句所列举六种自然景物和非现实现象(青山、水面、黄河、参辰、北斗、日头),便是从首句“发愿”这一源头上飞流直下而形成的一条绵延不绝的情感河流。其想象是宏阔而丰富的,想象的空间由地及天,想象的对象由山河到星日,以世间最雄伟的景物来比拟爱情,把爱情鲜活的生命与永恒的天地日月相提并论,形成一种奇妙而合理的类比推理:青山不会烂,水面上浮不起秤锤,黄河不会干枯,参星和辰星不会在白昼出现,北斗不会转到南面,三更半夜不会见到日头,爱情也因此绵绵无绝期。作者从反面下笔,如此类推,可谓悖理而合情、无理而曼妙,从而收到与《上邪》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菩萨蛮》见于敦煌遗书斯四三三二号,当作于唐天宝年间。一般认为这首词是男女间的爱情盟誓,但学者对词的抒情主人公及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单问此词写的是谁在发誓,便有双方发誓说、女方发誓说、男方发誓说三种说法。而祝诚认为“全词该是今日遭到离弃的女子,痛苦万状地回忆当年男子信誓旦旦地发出盟誓的情状之言。

  猜你喜欢

形影无群消息沈,登闻三击血沾襟。皇纲一日开冤气,青史千年重壮心。

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他时纵有徵书至,雪满空山不可寻。

飞轩危槛百花堂,朝宴歌钟暮已荒。中散狱成琴自怨,
步兵厨废酒犹香。风池宿鸟喧朱阁,雨砌秋萤拂画梁。
力保山河家又庆,只应中令敌汾阳。
记得早年曾拜识,便怜孤进赏文章。免令汩没惭时辈,
与作声名彻举场。一自凤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馀光。
云泥虽隔思长在,纵使无成也不忘。

谁家方响闻莺声,恰似年时在帝京。宝马金鞍芳草路,却教潘鬓二毛生。

刻意伤春失梦痕,怀人亭下更何言。花前白发风怀尽,不是销魂是断魂。

内廷佳饼赐红绫,著作年来定日增。石室续开先世史,青藜还对老人灯。

家为南国无双族,悟彻西来最上乘。犹记嵩台谈梦处,清江如练月初升。

忆从按辔试初程,振鬣风前听一鸣。小队郊迎争騕袅,短衣野猎任纵横。

晚凉柳下亲看洗,夜后槽间仆代更。谁信死生难倚托,敝帷一见惜深情。

已爱清秋霁景鲜,山明水秀竹娟娟。
更来花下成真赏,顿觉飘飘意欲仙。
潮头出海卷秋风,风豪潮起苍海空。
弄潮船旗出复没,腾身潮上争骁雄。
沙头万目注江水,晴雷乾雹来无穷。
窗外帘旌飞猎猎,新醅翠斝行坐中。
欲作吴歌弄清昼,回看满眼西阳红。
六曲屏深映云母,珠盘缕缕青鸦茸。
山移海转有变化,生缘长短须相逢。
未见古人心已倾,扬鞭何惜一朝程。
自惭病忘非多忘,傥逐班荆即负荆。

胜地滥陪冠盖客,方舟同泛水云乡。西山雨霁岩峦秀,南渚风回兰桂香。

片石崔巍题雁塔,长桥缥缈锁鱼梁。他年回首旧游处,两岸棠阴逗夕阳。

为爱曹溪胜,邮亭晚泊船。行随僧锡入,坐想佛衣传。

树色深围寺,山腰细引泉。眺游情不厌,翻欲息尘缘。

冷雨疏风亦等闲,搜奇未觉锦囊悭。催租谁混潘邠老,把酒还赓李义山。

此日卷中闻雅奏,他年柱下记清班。弃繻年少人争识,壮气先堪动抱关。

佛灯孤照净琉璃,吟尽疏星印水湄。
更觅九龙飞下处,人言山僻过于诗。

秋声一夜撼林柯,极目江潭凄怆多。北雁已辞边塞月,西风初起洞庭波。

飘零愁结兰成赋,摇落深悲宋玉歌。忽忆故交征棹远,翻飞如叶度关河。

崖边琼玖吐清光,偶到山间得味尝。
一段奇香今已会,冰牙冷齿裂人肠。

马陵月黑山无路,火照白昼看大树。伏骑争驰万驽开,昔日庞涓死此处。

竖子成名一代雄,减灶七万垂奇功。谁言捭阖效鬼谷,十三篇本传家风。

当年共学交何笃,膑也虽贤涓也毒。远召旋将黥刖施,智不如葵难卫足。

忽逢齐使窃载归,上中下驷参兵机。膑车坐计胜已决,强齐乃藉刑余威。

君不见张陈刎颈原相倚,解印封王还切齿。假头已见购常山,怒魄空怜堕坻水。

石契兰交起战争,古来恩怨系功名。输他鸥鹭忘机甚,汀月溪风共主盟。

湘水桃源欲问津,衣冠处处哭秋旻。宁同白马歼朝士,肯为黄巾赦党人!

行泽楚臣应抱石,上书梁狱几全身。惊心南国添缯缴,解网还邀圣主恩。

私船官运斗纵横,殖货交通绕近城。灯火夜凉人未散,古潭宜复万艘名。

兀坐若无侣,终日寡所欣。斗室隐鸟皮,名香时一焚。

惟有往古籍,可用畅我神。开卷恣冥览,晤彼旷代人。

下究百家言,上溯典与坟。心目恍有会,妙理忽来臻。

意得象亦忘,糟粕焉用陈。嗟哉章句徒,无乃笑斲轮。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