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轻雨小,望里青难了。”古代文人要写离别之情,总是会将情景设置在烟雨迷蒙、柳条拂面之中。纳兰这首词也不例外。烟雨蒙蒙中,放眼望去,满目青色,无边无际。好像词人此刻的心情,充满迷蒙。
虽然从这首词的字里行间可以推断出这是写离别之情的。但至于纳兰是为谁写的离别词,就不得而知了。从词句判断,应该是纳兰的友人。友人离别,站于迷蒙的细雨中,看着友人离去的方向,最终望不到友人的身影,想着友人此时应该走到何处。
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上片之见是时间的一个顺延,雨停之后,天边现出彩虹,在远处乱石上,夕阳残照,彩虹挂在树梢上。
尽管这首词并非纳兰的佳作,但依然可以从中看出纳兰写词的风格。纳兰将每种景致都极致化,令自己的词成为一种艺术。这首《清平乐》的下片依然写景,但更多则是抒情。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登高望远,方能心胸开阔。纳兰这句词有着与自己以往词里没有的豪气干云。男儿气概在此时表露无遗,登高望断天涯路,前方征途漫漫,一眼看不到头,但是在眼前,暮云停驻,而云霞下面,则是千里的平原,草木丛生,犹如思念的荒地,长满了杂草。
“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从这句词来看,似乎是要写给远方的爱妻,但从当时的情景来看,纳兰并未有牵挂着的女子。不过,不论这词是因何而作,也是纳兰将一番思念之苦,化作锦书,托送给双鱼,希望后世都能看到。
该词上片描写词人于塞上所见景色,下片依然写景,但更多的是抒情。全词不过是平淡乏味,但也可以表达出词人对自己妻子的怀念之情。
筑著成都人姓刘,丹成蜕迹入罗浮。琼楼数纸御书在,虚静先生已掉头。
黯神伤、半城灰劫,水光山色如故。龙津桥畔垂杨老,是我旧维舟处。
心暗数。记去日畔宵,来日刚重午。新腔自度。有碧玉当筵,紫云按拍,过客暂须驻。
风流歇,惟有荆榛满路。重来游迹都误。花天酒地寻常事,太息绮罗尘土。
时易暮。问何日东风,绿遍江南树。閒情记取。听浪捲黄芦,凄凄戚戚,彷佛旧歌舞。
春游去。蝉衫似水。鸦鬓如云,十三年纪。犊车轻、偏向繁华处。
栀子帘前,目炫铜街花雨。争奈绣鞭偷觑。回看阿姊,窃窃多私语。
招侬住。微那小步。斜掩轻纨,莫把红潮露。深深祷向青溪庙,抽得签文,难与游郎诉。
才信云母屏前,牢护花铃,不放春风度。
簪绂千龄会,朝廷百度明。规摹追古治,符瑞协炎精。
九叙民歌遂,三阶夜彩平。秉文称济济,乐育咏菁菁。
经术渐摩久,人材长养成。礼闱参众听,文鉴肃群情。
预贡观能吏,来游尽硕生。胸襟穷底蕴,头角竞峥嵘。
蔌蔌珠玑堕,喧喧虎豹争。气冲牛斗动,词感鬼神惊。
收视疑无我,湛思讵有声。袍纷晨雾委,帻岸宿云横。
纳试庭除晚,遄归步武轻。身虽同脱鞅,心亦类摇旌。
三级看鳞化,千金想睇迎。膏粱搜卫霍,行伍擢韩英。
巧思怜金注,尘言沮海行。正迷花锦乱,忽睹玉壶清。
奥义窥儒寝,纯音发帝茎。铅刀惭利割,瓦釜失虚鸣。
已奏青钱选,初闻白雪赓。句从天外得,思与海同倾。
相对一杯酒,当前二尺檠。诗坛瞻宿将,笔阵却骁兵。
函剑腾秋紫,霜钟激夜铿。请降衔许璧,引过负廉荆。
水落崖方露,犀燃怪自呈。川吟愁燕雀,林啸慄鼯鼪。
莫逆谐心赏,相从与愿并。尘风传胜语,鼎浪阅名烹。
待报迟星使,摅怀赖墨卿。何当启鱼钥,寒食尚留饧。
晴霜乍饱,千树丹丸争染。记曾共、香橙冰笋,载满筠篮。
思远西风,洞庭秋色又红酣。鲸波迷路,吴帆未整,望断江南。
楚梦易醒,逾淮谁惜,齿馥空含。更休说、朱楼剖玉,并蒂分甘。
阳羡亭孤,赋归愁慰老坡馋。残棋消劫,相逢旧叟,重证仙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