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

日暖自萧条,花悲北郭骚。
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上幕迎神燕,飞丝送百劳。
胡琴今日恨,急语向檀槽。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天气变暖,但家境仍冷落萧条,白花齐开,更使我这北郭骚悲伤无聊。
一文不名,只有像来子钱一样的穿眼榆荚,不见舞妓,倒有比舞妓细腰更柔软的柳条。
张开帘幕,迎接神燕,弋射飞丝,送走伯劳。
弹起胡琴,借以抒发今日的愁恨,频繁急切的乐声扑向那紫檀琴槽。
注释
萧条:寂寞冷落;凋零。《楚辞·远游》:“山萧条而无兽兮,野寂漠其无人。”
北郭骚:春秋齐国的一个读书人,关心国事,讲义气,乐于助人,以贤良忠孝闻名乡里。但家贫如洗,每天结罘网捉鸟兽,割蒲苇织草鞋,换些柴米来奉养母亲。还曾向晏子借过粮食。(《吕氏春秋·季冬纪·士节》)
莱子眼:古钱币名,即耒子。
柳断舞儿腰:舞儿腰,形容柳枝柔软。
上幕:即“张幕”。迎神燕:古人每于春时张幕于郊外,祈燕求子,故云“迎神燕”。
飞丝: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百劳:鸟名,即伯劳,又名鵙或鴂。额部和头部的两旁黑色,颈部蓝灰色,背部棕红色,有黑色波状横纹。吃昆虫和小鸟。善鸣。
胡琴:古乐器名。古代泛称来自北方和西北各族的拨弦乐器,有时指琵琶,有时指忽雷等。约宋元开始,亦为拉弦乐器之称。
檀(tán)槽: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亦指琵琶等乐器。

赏析

  李贺诗歌总的特色是奇崛愤激、凄凉幽冷,牛鬼蛇神纷至沓来,其诗歌内容多是他的幻想世界的外化物。这首《感春》却颇为难得,从中可以窥见李贺的生活景况。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点明时序正是春天。春天本应是万物恢复生机之时,世人在寒冬季节早在盼望春暖花开的春天。但在李贺眼中,春天却是一片愁红惨绿的伤心物。“萧条”之上着一“自”字,更显出无可奈何的凄凉。为什么诗人对春而伤春?诗中继续道:人处穷困潦倒之中实在难生赏春的雅兴,对花无端生悲。“北郭骚”是出现在《吕氏春秋》中的一位穷困之人,李贺将他比喻自己家境的萧条。

  颔联承接首联之意,继续状写穷困之景况,也见出心中的悲凉:榆叶薄如莱子钱,舞儿腰若袅袅柳。这里需作一些解释:榆树之叶,其状如钱,中间有孔,人又称榆叶为榆钱。而莱子钱则是南朝宋废帝景和元年所铸的一种钱币,极薄,故价值也低。“榆穿莱子眼”意指家中贫寒,钱财无多。“舞儿”是诗人自比,穷困落魄已使自己骨瘦如柴。舞儿腰细原也是一种美,但到了李贺笔下,却令人起几多感慨。写家境萧条却不正面说出,寓意榆钱、细腰,其痛苦意味又比正面说出更为深长。

  第三联中,诗人暂时置下贫困的愁苦,用两句话写春景。春日融融,落花游丝在静静的太阳光下无声无息地飘荡,时而几声伯劳鸟的哀鸣,把人的思绪带回到伯劳因被后母所害而化鸟的悲惨故事中。这两句写得蕴含无穷。现在无从考证短命的诗人是否曾经娶妻成家,但单看这两句,一丝渴望获得平和温暖的家庭、能与子女共享天伦的情思是以一种十分凄苦的笔墨写出来的。笔下经常出现“秋鬼”、“败坟”、“冷血”字眼的诗人心中原来也有着这样一颗温热、渴望的心。

  尾联写的是拿起胡琴来排遣胸中的遗恨,将满腔的心事向琴槽诉说。自古才人多落魄。偏偏柔弱多病的李贺注定了没有发迹的希望,绝望的诗人只能遨游神仙鬼怪世界,可以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与神鬼之精神相接,以此来取得心理的平衡。诗人身处贫困潦倒、忧郁悲愤的处境,其内心的痛苦纠缠着他的灵魂。所以,在诗人听来,弹奏的胡琴声中也像是寄寓着诗人的怨恨,而自己满怀愁闷,却又惟有弹琴来排遣。胡琴声骤然而急,声声滑落琴槽,这又正似啼血的杜鹃、哀鸣的伯劳。

  运用大量的意象,是李贺诗歌中的一大特色。无论是自然类意象,还是社会类意象,其诗歌中核心意象群的审美特征就是“凄怨”。而形成这一审美意象的原因则是在于诗人凄怨的心态和情感。杜牧评其诗为“怨恨悲愁”。这首诗中采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榆柳等景物的美好,烘托诗人的凄苦,以榆钱、柳断补足“萧条”之意。“神燕”、“伯劳”寄托了诗人盼祥瑞、避凶灾的美好愿望。“胡琴”成为了诗人排遣苦闷的工具,而“琴槽”则成为了诗人诉说心事的对象。诗人对这一连串的意象,进行了极力的渲染烘托,展示了一种饱“悲”之美,借以强化了诗人的悲惨不幸。

创作背景

  李贺是唐宗室后裔,不过到了父亲李晋肃一代,家族早已败落,家境颇为贫寒。诗人幻想通过科举之途径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远大抱负,彻底摆脱现实的贫穷落魄,却因种种原因,应举受阻,仕途受挫。《感春》是诗人在春日感于自己的贫困落魄、不为世用,抒发愁闷之作。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猜你喜欢
寄居延寿里,为与延康邻。不爱延康里,爱此里中人。
人非十年故,人非九族亲。人有不朽语,得之烟山春。
春云轻锁,春风乍扇园林晓。扫华堂,正桃李芳时,诞辰还到。年少。记绛蜡光摇,金猊香郁宝妆了。骤骏马、天街向晚,喜同车、咏窈窕。
多少。卢家壶范,杜曲家声荣耀。庆孟光齐眉,冯唐白首,镇同欢笑。缥缈。待琅函深讨。芝田高隐去偕老。自别有、壶中永日,比人间好。
天上归来睡九春,一封黄牒拜除新。
赤城洞府今为主,抚掌群仙总是宾。

轩轩苍角鹰,杀气淩高秋。一息一万里,独与长风游。

猎骑走霹雳,落臂无虚投。古冢白鼻狐,立死不得留。

飞霜未杀草,拥翅寒胡愁。畜力以待奋,仁如林中鸠。

今兹顺天诛,狡穴破奸谋。美哉青骹姿,识时谁与俦。

欲觅新凉何处得。环漪亭上清无敌。荷盖莲房和露摘。

声淅淅。波心惊起双鸂鶒。

莲蕊自红荷自碧。画图写就银塘色。林影波光堪爱惜。

幽兴逼。我怀鸥鸟知端的。

海中何所有,有树名三珠。上有同巢鸟,分飞从鹓雏。

西飞黑水头,北飞越黄河。远者啄玉门,戛戛鸣天都。

路长羽翼短,力尽归其居。上天天有弧,入地地无涂。

口饥不谋食,终日衔枯芦。人情有独嗜,此鸟宁谓愚。

解纷不以拳,吊死不以乌。凤凰其不来,吾衰已矣夫。

汉家郎官头未白,扈从初为两京客。
忽逢天边五色书,万里翩翩向西域。
腰间宝剑七星文,连旌大旆何缤纷。
解鞍夜卧营中月,揽辔朝看陇上云。
黄沙断碛千回转,玉关渐近长安远。
轮台霜重角声寒,蒲海风高弓力软。
兹行骑从历诸蕃,毡帐依微绝漠间。
残烟古树羌夷聚,远火荒原猎骑还。
蕃酋出迎通汉语,穹庐蒲萄酒如乳。
舞女争呈于阗妆,歌辞尽协龟兹谱。
当筵半醉看吴钩,上马便著金貂裘。
山川遥认月支窟,部落能知博望侯。
草上风沙乱骚屑,边头日暮悲笳咽。
行穷天尽始回辕,坐对雪深还仗节。
归来杂遝宛马群,立谈可以收奇勋。
却笑古来征战苦,边人空说李将军。
黄尘鬓发,六月长安道。羞向清溪照枯槁。似山中远志,漫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说与高人应笑倒。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恁地,大醉高歌也好。待都把功名付时流,只求个天公,放教空老。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枝。
灼灼桃花朱户底,青青梅子粉墙头。
蹋歌起自春来日,直至春归唱不休。
水绕山围夏木苍,旧时贤相读书堂。
窗间远岫供吟遍,来倚阑干半月凉。
林栖无异欢,煮茗就花栏。雀啅北冈晓,僧开西阁寒。
冲桥二水急,扣月一钟残。明发还分手,徒悲行路难。

淡月微微漏正长,故人念我一何忙。亦知不作云间雨,其奈相思夜已霜。

匣里龙文时自拭,斗间云气□无光。由来神物悲离合,矫首寒天各渺茫。

莫念双宗二会经,官中条令至分明。罪流更溢三千里,白佛安能救尔生。

古洞闳深势崛盘,云连十丈地平宽。
水帘纷若排珠琲,石阙依然耸翠峦。
绿树成阴期勿剪,清溪当暑不胜寒。
数椽偿遂谐幽隐,应有高人咏钓盘。

瞥然飞电□双瞳,短褐长绦如瘦松。白玉岩中无一事,为君题作玉岩翁。

颠厓望厜㕒,曲埼历䆗窱。晖晖金碧光,古刹嵌林表。

入门心宇清,四面琅玕绕。新粉渍幽篁,芳苞坼丛筱。

十万青鸾尾,排空势夭矫。凉翠滃作云,压此一亭小。

年深花?多,境静尘马少。拂檐声飒飒,白蝠大如鸟。

灵幡闪墙阴,夕磬飞木杪。山鬼来窥窗,虚籁天风袅。

共识星辰曳履声,荷囊忽谢起归旌。东山巳隐三朝望,北阙还期一德赓。

篱菊延年荣晚操,罗兰香国纫芳珩。苍生霖雨思偏笃,旦暮蒲轮想趣迎。

杨柳苏堤欠补栽,谁能瀛屿种添梅。
去年我兴西湖别,健在明年又会来。
叠嶂巧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使君五马一马骢,声价歘然来向东。飞电流云绝潇洒,迥立阊阖生长风。

肉鬉磊块连钱动,大宛立仗青丝鞚。不须对此成叹嗟,古来才大难为用。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