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从其夜景着笔,可说从一个重要侧面表现了扬州的繁华,连同诗人的感慨。
前两句实写扬州夜景。首句写其静景。“千灯”,说明灯之多。诗人在地面“千灯”和距离地面遥远的“碧云"之问只用一个“照”字,就将夜晚扬州灯光的光亮程度真实表现了出来。次句则写动景,整个扬州市,酒楼多,歌妓多,乘兴吃酒玩乐的商客多;而这“三多”合为一体,就使扬州市的夜晚成为一个喧嚣的、旋转的世界。
三、四句写诗人的感慨。看到眼前繁盛景象,诗人不禁联想到扬州以外广大地区的萧条败落。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唐帝国整体机制日见衰朽,外患频仍,内忧不绝,所以诗人感慨“如今”时局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安定太平了。可是这种国势日衰景况在扬州好像还没有被感知到,人们仍然由着自己的心性,踏着乐器吹奏出的节拍,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中间虽有辛辣的嘲讽,但更多的还是对人们感觉迟钝而表现出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不惟内容深刻,而且构思精奇。诗人巧妙地由写扬州繁华夜景开局,最终却落在将人们视线引向对整个唐帝国命运的思考上,显示出一种讽喻的创作意向。
昭代论豪杰,崔侯允武文。小却折遐冲,厚用当致君。
敷政极中和,殖学根典坟。士有玞玉岐,公自泾渭分。
何人非教育,二臧实不群。两两计偕去,名犹壅上闻。
试袖于蔿歌,往拜刘将军。心醉公瑾前,何待曲糵醺。
乐与忧战,忧随乐遣。一死一生,忧乐乃见。人生所尊,富贵寿善。
得之乃乐,乐之必恋。人生所恶,夭恶贫贱。得之乃忧,忧之必眩。
以忧为生,生何足羡。去忧而死,死何足唁。百年长乐,已如流电。
况其失之,何以终宴。人之所乐,随人而转。至乐无乐,终古莫倦。
天清地宁,两无相衍。与时息消,使物周遍。吹气作人,如雨如霰。
庄子盆歌,介叔柳变。髑髅髐然,岂易南面。海鸟临郊,愁窥牢膳。
死骨欣欣,生禽悁悁。一气万形,古今一墠。生马生人,一炉千扇。
出机入机,千轮一片。忧铄同门,死生同传。无乐之乐,乐谁我先。
去年秋晚送君时,别后长怀远道思。健笔久推天下士,明珠新得掌中诗。
官梅带雪开何早,旅雁穿云去未迟。想在南蕃多暇日,春来宁惜寄新词。
霸图荒服足称雄,千步球场草棘中。城角晓吹榕叶月,塔镫宵飐荔枝风。
石幢有字铭唐观,铜漏无声滴宋宫。往事销沈那可问,秋山莫放酒杯空。
文采风流白玉堂,华星云汉丽寒芒。春袍昼日明宫锦,晓佩天风冷水苍。
玉笋班中人遽日,金花笺上墨犹香。登龙旧日侯门客,来奠梅花欲断肠。
琴书馀暇学吹筒,拣得良材制造工。羡汝瘦生偏直节,可人爽籁本虚中。
松间滴沥萧疏雨,空外悠扬婀娜风。清响原来需小凤,镜台长伴当栖桐。
仆夫早严驾,行行之楚乡。依依恋故里,尊俎临乡傍。
亲友偕集送,儿女泣成行。邻国非遐征,岁月未可量。
白露涂郊原,秋草日焜黄。沙禽并栖宿,鸿雁东西翔。
且为斯须留,日晚途路长。不云行役苦,徒令居者伤。
密密装成,纤纤织就,闪光似泻秋水。分明一片冰纨,未烦露蚕眠起。
兰膏背吐,爱几簇、铜盘花蕊。试倩他、遮住钿窗。宛在水晶帘底。
疑贩取、鲛人宝市,更染却、宣和画史。谁教心苦良工,携来闹蛾灯肆。
歌筵流盼,值得照、定场红罽。话匡山、九叠螺屏,应怪晚峰云腻。
宋德承天序,郊丘必以时。先期发明诏,戒日具多仪。
閟馆严真祖,清宫谨大祠。孝思追祖考,禋祀致神祇。
三圣同升侑,群灵罔弗祗。声文更旧律,鼎鬲列亲规。
礼乐荣观洽,云雷庆泽施。欢声充有截,盛事极无遗。
皇祚千龄永,成能万世宜。臣心奚以答,歌颂一毫釐。
岭南人物孰与京,虞廷凤翥非鸿征。未论甲第多豪俊,且说君家好弟兄。
君家年少今阿衡,三年不见荆花明。池塘得句仍同被,江海闻歌正濯缨。
政成书最谁为首,我亦尝叨称贺酒。德星午夜聚台垣,太史占天曾见否。
风光莫恋雨花台,玉京未必多尘埃。试看少传登庸日,也自南都奉诏来。
细民竞锥末,志士惴人后。扰扰非一途,其欲两靡究。
摆脱利名间,清气塞宇宙。一笑春凫飞,何如野鹤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