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从其夜景着笔,可说从一个重要侧面表现了扬州的繁华,连同诗人的感慨。
前两句实写扬州夜景。首句写其静景。“千灯”,说明灯之多。诗人在地面“千灯”和距离地面遥远的“碧云"之问只用一个“照”字,就将夜晚扬州灯光的光亮程度真实表现了出来。次句则写动景,整个扬州市,酒楼多,歌妓多,乘兴吃酒玩乐的商客多;而这“三多”合为一体,就使扬州市的夜晚成为一个喧嚣的、旋转的世界。
三、四句写诗人的感慨。看到眼前繁盛景象,诗人不禁联想到扬州以外广大地区的萧条败落。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唐帝国整体机制日见衰朽,外患频仍,内忧不绝,所以诗人感慨“如今”时局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安定太平了。可是这种国势日衰景况在扬州好像还没有被感知到,人们仍然由着自己的心性,踏着乐器吹奏出的节拍,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中间虽有辛辣的嘲讽,但更多的还是对人们感觉迟钝而表现出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不惟内容深刻,而且构思精奇。诗人巧妙地由写扬州繁华夜景开局,最终却落在将人们视线引向对整个唐帝国命运的思考上,显示出一种讽喻的创作意向。
深源不出山,令名跨江东。虚声可坐镇,那足敌枭雄。
角巾归乌衣,澹然流高风。悠悠行路口,理合深弥缝。
才穷气先折,咄咄徒书空。
瓜。今岁须教早吐花。圆如月,郎马定归家。
手折台上柏,送君天外心。云飞隔溪水,望望隔层阴。
仙棹去俄顷,沧波杳难寻。行将拂霄汉,发轫当在今。
我有千古怀,寄情江海深。别离贵有赆,愧无双南金。
曹参守法依醇斝,惠帝荒淫何事者。三年不改父之臣,此日惊心泪盈把。
为太后子不可为,安能为君治天下。四皓虽教羽翼成,一相虚劳贵彊假。
可怜鸩酒未堪同,漫忆楚歌为若写。渭北衣冠原庙留,厕中人彘空瘖哑。
子房忽漫从赤松,王陵有待争白马。悲酣七载自伤情,至性千秋斯亦寡。
君不见侧室之子继前踪,二人宁岂不相容。一样仁心一样穷,斗粟难舂布莫缝。
案上新经未入黄,风帘不动篆烟长。须知静里乾坤大,不觉飞空日月忙。
记来长坂被秋兰,风磴依然苔藓瘢。傍母眠凫沿略彴,将雏语燕上阑干。
碧梧又验三年闰,青竹微增六月寒。更爱殷勤留客意,一时檐溜作惊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