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取自元彭致中编集《鸣鹤馀音》,底本出处《正统道藏》。作者冯尊师。原文为: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相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窅。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免葛藤丛里,婆娑游子,梦魂颠倒。
请问佛门圣地之中,参禅求道的人有多少?大都是一无所成到终老。磨砖作镜的妄念,积雪为粮的狂想,多少人为此执迷不了。一根毫毛能囊括大海,一粒芥子能容纳高山,佛法无边佛祖微笑。觉悟了便达到最高境界,不再受苦于轮回六道。
在那没有欲念的山崖之前,在那没有阴影的菩提树下,谁能听到春天的杜鹃鸟叫?曹溪的路途艰险,鹫岭上云深雾绕,到哪里将故人寻找!在那个千丈高的冰崖之上,有五叶莲花正在开放,古老的佛殿帘幕低垂香烟缭绕。到了那个时候,便可认识佛家的源流,佛门的三宝。
禅关:比喻悟彻佛教教义必须越过的关口。
参求:参禅求道。
磨砖作镜:比喻事情不能成功的典实。马祖尝禅坐,怀让问:“图什么?”对曰:“图作佛!”怀让乃磨砖不语,马祖怪之而问,则曰:“图作镜。”马祖曰:“磨砖岂能作镜!”怀让对曰:“磨砖既不能作镜,坐禅岂能成佛!”积雪为粮与之同义,皆为妄用工夫也。
毛吞大海,芥纳须弥:毛、芥,比喻极细微之物。须弥,山名,高达三百三十六万里。这两句意谓佛法无边,高山大海可以藏于毛芥之中。芥者微小物,须弥何庞然。此华严境界,亦“千江有水千江月”之对。宋儒津津乐道之密义,所谓“理一分殊”即从此来。今人以为全息。
头陀:去掉尘垢烦恼.因此用以称僧人。金色头陀者,大迦叶也,以往昔装金功德,受报通体金色。世尊拈花,头陀微笑,此正法眼藏始传。
十地:佛教术语。指菩萨修行的十种境界,即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运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震地。三乘:佛教语,一般指小乘、中乘和大乘。亦泛指佛法。
四生:佛教术语,指胎生、卵生、湿生和化生。六道:佛教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为六道。认为修行入天道,作恶下地狱,始终轮回、升沉在这六道之中。
绝想:是绝相的意思,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见性就需要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种功夫,可以讲无相,可以讲绝相。
杜宇:即杜鹃,鸟名。
曹溪:水名,源出广东省曲江县。上流有宝林寺,是佛教神宗六祖惠能修行宣传佛法的地方。
鹫岭:也称灵山。位于中印度。相传如来佛在这里讲过《法华经》。鹫岭乃佛说法之地,借为六祖弘法之乡。
五叶莲开:“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自六祖后,五派并弘而成其大。
龙王:传说中统领水族之神。三宝:佛教语,谓佛,法、僧。世人皆知龙王有宝而不知何宝,此处明言三宝也。三宝者佛法僧也。龙树菩萨尝于龙宫得华严。此句言得成就。
小说《西游记》第八回中,如来佛祖唤聚诸佛,开设“孟兰盆会”,这首《苏武慢》就写在这一章节的开篇之处。
这首词的上片前面六句,从反面入手,描述了多少参禅求道的人,痴迷于无法办到的事情中,到最终也是一事无成。再接着的五句,是正向表述了佛法无边,佛法的神通广大。但是只有真觉悟了才能达到佛法的最高的境界,才能够脱离掉六道轮回之苦。
词的下片反复渲染了想要达到佛家的最高境界,是必需经历无数艰难险阻,千辛万苦,云深雾锁,冰崖千丈。但真的又有谁能够听得到杜鹃的呜叫,寻找到佛祖的身影呢。只有披艰历险,溯源探流,才能够窥见到佛祖的光芒。
一川莎草烟蒙蒙,晓来雨过开牛宫。
三尺短棰两觳觫,午阴掉尾嬉凉风。
一头摩角一头龁,寝讹有态何其工!
江干笛材老烟竹,横吹仿佛穿林丛。
绢素惨淡神理在,是耶非耶传戴嵩。
田家风物宛在眼,但有耕作无兵戎。
我行峨下逾万里,青衣江上平羌东。
翠藤红树乱烟雨,风景略与图中同。
一丛羽书急滇海,瓯越秦楚交传烽。
益都迢遥隔天末,旧游有梦寻巴賨。
旄牛徼外阻王会,万蹄骄马高缠鬃。
千村万落长荆棘,何时金甲销春农?
童牛不牿可三叹,卷图风雨来长松。
蕊桃丝柳,带残梅数朵,暗呈春思。雪意霜情犹未断,已觉寒回暖至。
绣帐佳人,锦囊情子,简点春衣笥。东皋南陌,酒帘摇飐花肆。
追想前日邀宾,重帘深幕,到今都勿事。水色山光人面映,好景一年须记。
待得花秾,上林如锦,春老将归次。流光驹隙,人生行乐何俟。
神京路、秋色苍然催起。沧波残画霸台空,浑河寒水。
十三陵树夕阳多,觚棱翁仲斜倚。御沟畔,摇万苇。
隐赈天街坊里。昭阳日暮玉颜愁,乱鸦能记。凤城楼阁五云飞,西山无恙浓翠。
对往迹、何限幽思,况鲸潮、东溟如沸。且引浊醪沈醉。
洒新亭泪。尽雄图谁是,俯仰千秋兴亡事。
朋酒享公堂,农家尽涤场。县官薄税敛,田野足耕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