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钱塘西湖旁有一诗僧,名叫清顺,他所居住的藏春坞,门前有两棵古松树,树上有凌霄花攀援,清顺常常白天躺卧在松树下。我为郡守时,一天屏退随从去访他,松风骚然,清顺指着落花求我创作,我于是写下此词。

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仿佛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在烟雨中飞腾。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掩映于一片墨绿苍翠之间,让人感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个和尚正躺在浓荫下的竹床上沉睡。

从湖上吹来的风,又清又软;一对喜鹊飞来树上,叽叽喳喳。只见在微风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摇动,金红色的凌霄花儿微微颤动。

注释

藏春坞(wù):清顺居处的小庭院。中间洼,四边高的地方叫坞。

凌霄花:一名紫葳,夏秋开花,茎有气根,可攀援棚篱。

为郡:指为杭州知府。

屏(bǐng)骑(jì)从过之:不带给随的人马而独自去群访他。屏:除去,不用。骑从:骑马跟随的人。过:拜访;上门访问。之:指代僧清顺。

骚然:骚骚作响。

白甲,松皮如鳞甲。苍髯,深绿的松针。

幽人:幽栖之人,《易经·履·九二》:”幽人贞吉。“孔颖达疏:”幽隐之人。“此指清顺。

争噪晚:在夕照中争相呜叫。

翠飐(zhǎn)红轻:形容双鹊跳动引起松叶和凌霄花的颤动。

赏析

  这首词的作意,小序里交待得很清楚。东坡爱和僧人交往,喜欢谈禅说法,这首词既是应和尚的请求而作,自然透露出禅机。“双龙对起”,起笔便有拔地千寻、突兀凌云之势。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如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在烟雨中飞腾。前两句写古松,写的是想象中的幻景。词人乍一见古松,即产生龙的联想,而龙是兴风作雨的神物,恍惚中似见双龙在风雨中翻腾。当时已是傍晚,浓荫遮掩的枝干,若隐若现,也容易产生烟雨的错觉。接着,词人从幻景中清醒过来。眼见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掩映一片墨绿苍翠之间,他仿佛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个和尚,躺在浓荫下的竹床上,清闲地小憩呢。

  从湖上吹来的风,又清又软,多么温柔,不知是怕吹醒了幽人呢还是怜惜娇嫩的凌霄花。一对喜鹊,飞来树上,叽叽喳喳争吵些什么呢?但树自在,花自香,幽人自梦。有人说,一对喜鹊争噪,将”疏影微香“、”幽人梦长“的意境搅得稀糟。这是不明白闹与静的辩证关系。人世的纷争更能显出佛门的超脱,鸟儿的鸣叫更能显示境界的幽静。隋王籍不是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的名句吗?在微风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摇动,金红色的凌霄花儿微微颤动。在浓绿的枝叶之中,忽然一点金红,轻飘飘、慢悠悠地离开枝蔓,缓缓而下,渐落渐近,安然无声。过了好一会儿,又是一点金红,缓缓而下。如此境界,令人神清气爽,思虑顿消,整个身心都融化在一片无我、无物、无思、无虑,纯任自然,天机自运的恬淡之中。

  综观全词,在对立中求得和谐,是其创造意境的艺术特色。整首词写的物象只有两种:古松和凌霄花。前者是阳刚之美,后者是阴柔之美。而凌霄花是描写的重点,“双龙对起”的劲健气势被“疏影微香”、“湖风清软”所软化,作为一种陪衬,统一阴柔之美中。从词的上片看,是动与静的对立,“对起”的飞腾激烈的动势和“疏影微香”、“幽人昼梦”静态成对比。词的下片是闹与静的对立,鹊的“噪”和凌霄花无言的“下”形成对比。就是在这种对立的和谐之中,词人创造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虚静清空的艺术境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主观的评价,没有自我情感的直接表露,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风景画。而在这天然的图画中,没有任何人力的作用,没有人的丝毫活动,树风花鸟自由自在,了无交涉,昼梦的幽人似乎也融化为自然之中了。这是禅意的诗的艺术表现。

创作背景

  元祐五年(1090)五月,苏轼过访藏春坞。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六:”西湖僧清顺,字怡然,清苦多佳句。“周紫芝《竹坡诗话》:”东坡游西湖僧舍,壁间见小诗云:‘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问谁所作,或告以钱塘僧清顺者,即日求得之,一见甚喜。“词当作与此时。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车驾东来值太平,大酺三日洛阳城。
小儿一伎竿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
紫陌酺归日欲斜,红尘开路薛王家。
双鬟前说楼前鼓,两伎争轮好结花。
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长为乡思侵,望极即沾襟。不是前山色,能伤愁客心。
平芜连海尽,独树隐云深。况复斜阳外,分明有去禽。
尘土不满眼,飞鸿入无倪。
摇情望钟山,岩壑移东西。
荆榛蔽青霭,上下纷冥迷。
昔人去已远,草堂怀烟霏。
此意竟何往,缅怀谁与追。
胡为命驾一登览,诛除氛祲褰云旗。

怀冰高韵暑天寒,况有波澜在笔端。可但风流称不坠,故应哺啜亦堪观。

坐曹行赴风蕃榻,待戍方弹贡禹冠。戒食每烦临卜瓠,惭无斗酒鹿盈柈。

拂檐点砌静如沙,无限寒林顷刻花。
明日穷檐深一尺,不知何处觅袁家。

淅淅西风起,候虫寒夜分。千山杳沉寂,竟夕断知闻。

清胜堂前花万重,玉堂署里两芳丛。
应怜寓直清无侣,聊伴衰翁宿禁中。

榴花飐清渠,潋潋红波沸。十里菖蒲风,一幄芰荷气。

行年三十馀,辟若午将未。乐事竟虚无,劳劳长世味。

试把朱砂觞,一洗滞肠胃。野性发云岚,粲若新开卉。

世事本閒閒,无端生怖畏。无论失算非,得算亦无谓。

不有出世人,焉知酒杯贵。

隋家昔日歌舞地,荒草满庭烟雾深。犹有老松长百尺,悲风来动海潮音。

烟披岳麓翠帷张,雨浥春畴细草香。人带断霞过小渡,鸟冲飞絮入斜阳。

鞭丝帽影断断远,日观天门望望长。岭半桃花陇头麦,肯输物色与江乡。

綵舟风软蹙波澜,草草杯盘略解颜。绿蚁浅斟金凿落,青娥低唱玉连环。

忘机鸥鸟心情好,信美江山眼界宽。老矣相逢拚一醉,正须丝竹写馀欢。

风雨过芳晨。多少愁红恨紫尘。两点眉尖凝远碧,纷纷。又被杨花误一春。
金凤压娇云。睡起纱窗背欠伸。心事欲言言不尽,沈沈。乳燕雏莺触拨人。

在昔有殷秉金气,吉金创制尊彝良。徵文蠹苦宋不足,斝盏间发千秋藏。

父辛伦鬲见阮笔,诏异?叔纷难详。子氏四辛薄齑臼,小衰凭蹙宜弗彰。

唯王曰旦纪辛干,立十四祀迈成汤。辛丁之间介沃甲,初及复世承宗祊。

尊为父辛善绍述,耿庇再造时平康。凌都新出自宝器,物聚所好归王郎。

王郎耆古辨奇篆,五字铸腹殊釜铛。鬲非款足义假格,禾为和省山用亨。

想其奉将入考庙,絜酎醴升椒香。无烦析木状负荷,不事立戈旌勇强。

?与寡与出谁手,酉壶辛爵同其相。土中剥蚀几元会,遇子特显精镠光。

金焦媵鼎有故事,虞山合庋群真觞。可以俯挹东海水,或更仰斟北斗浆。

投醪润泽遍天下,尧樽舜瓮波汪洋。白云垂霄虹绕屋,永为盛世储珍祥。

荪桡送桂旌,沿洄多冶情。扳条约翠袖,掬水弄璚英。

清吹随风度,纤腰束素明。家居白下里,夫戍洛阳城。

明光朝执戟,细柳夜分营。许国承恩重,忘归念妾轻。

贞心似江水,朝夕向东倾。

纤月照阑干,愁心夜独看。光流千嶂动,影入万松寒。

银汉何清浅,金波自渺漫。临风旋起舞,乌鹊过林端。

渡水采桑归,蚕老催上机。扎扎得盈尺,轻素何人衣。
采桑知蚕饥,投梭惜夜迟。谁夸罗绮丛,新画学月眉。

晴云散暮霞,落日万山赤。寒风峡中来,吹我江上楫。

峰势截长江,倒影竦双壁。溪声瘦老松,微波荡怪石。

俯疑坤轴崩,仰觉河汉窄。危磴人似猿,绝岸舟如叶。

叠巘结寒姿,岩断孤烟接。密林崖寺古,萝径垂石发。

枉渚鼋鼍骄,澹濧蛟龙沫。显昧理或然,神物含溟漠。

把酒对山公,探幽怀谢客。暌隔未移旬,寸心若积雪。

矧乃览山川,狂歌谁与发。欲寄山阿人,霜花岂堪折。

宝钏湘裙上玉梯。云重应恨翠楼低。愁同芳草两萋萋。

人间六月沸炎波,上国清凉乐事多。视草旧传真学士,散花新起病维摩。

千年结友心相似,万里辞家意若何?料想胜游偏得句,秋风先寄雁南过。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