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梅谢了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梅花凋谢了,北方边塞的冰雪已经融化,大雁也早早地向北飞去了。我要委托那北归的大雁,请它问候一下故都家乡的父老。
前线地区防务荒疏、边声悄寂,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人烟稀少。那曾经繁华奢靡的宣和宫殿,已经衰草遍地,尘烟缭绕。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梅谢了:指梅花凋落。
塞垣(yuán):指汉代为抵御鲜卑所设的边塞
鸿(hóng):即鸿雁,是一种候鸟。秋风起时北雁南飞,春季则自南归北。在诗词中常被当作信使。
凭伊:指凭借大雁
问讯:问候;慰问。
大梁遗(yí)老:即中原父老、北宋遗民。大梁,战国魏都,即北宋时都城汴京。
浙河:即浙江。
讯烟:指烹制饭菜形成的烟气。
宣和宫殿:借指故国宫殿。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

  开头以“梅谢了”三字说明季节正当柳垂金丝的早春。春梅谢去,引起词人一系列的联想。他想起这时中原大地宋、金边界地区,该也在冻解冰融、逐渐转暖了,宋、金自“绍兴和议”之后,两国边境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所谓的“塞垣”已不是往昔的北地,所以“鸿归早”也暗示着国境线的南移。接下去“鸿归早”三句,要借鸿雁带讯问候故都父老。

  下片进一层表达了对故土、故都的深切怀念。南宋偏安江左,浙江西路的镇江一带已经接近前线,北岸的瓜洲渡口是金失南侵的冲要之地。“边声悄”,指这一带平静无战事。“淮河”句,是说淮河一带,本来是人烟稠密、运输繁忙之地,自从靖康之乱、金兵南侵,一路烧杀掳掠,而在这片疮痍满目的土地上,人口稀少,生活艰苦,呈现出残破荒凉的景象,这里就以“讯烟少”三个字以概括之。

  末尾两句与上片结句相呼应。前面是说早春北归的鸿雁问候故都遗老,末尾点出故都宫殿(宣和是徽宗年号)那里曾是北宋朝廷所在,当年是何等巍峨宏丽,如今只余下冷烟衰草。遗民凭吊之余,不仅暗伤亡国,恐怕也在切盼着王师能如鸿归一般,早日北上恢复中原,而这也是词人的心愿。

  词人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 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指责。

创作背景

  开禧二年(1206年),韩惦胄仓促的北伐失败了。和议之后,南宋朝廷昏庸的皇帝和掌权的投降派大臣立刻就把恢复中原的大业置之脑后。南宋的许多爱国志士们没有忘记失陷的广大国土,日日为国家的前途担忧。心中的忧虑和期望,而作下的这首词。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猜你喜欢
凤楼南面控三条,拜表郎官早渡桥。清洛晓光铺碧簟,
上阳霜叶剪红绡。省门簪组晓成列,云路鸳鸾想退朝。
寄谢殷勤九天侣,抢榆水击各逍遥。

□□□□□□□,□□□□□□□。□□□□□□味,一旦鸣阳警众聋。

绝塞择栖托羁旅,行台设网揽英雄。朝家记忆超宗父,便可吹嘘入禁中。

故山纵得归,无复昔遗老。家风知在否,后生恐难保。

似闻老翁泉,曾作泥土燥。穷冬忽涌溢,络绎瓶瓮早。

此翁终可信,明月耿怀抱。从我先人游,安得不闻道。

担簦畏炎暑,肃肃问宵征。
马首已十里,鸡声才五更。
云迷青障小,月挂玉钩横。
农舍欲安挽,戒奴毋大惊。
云阵星躔促传车,长安初日望储胥。
金闺引籍中天阙,玉字藏家上帝书。
祖道泛萍觞易釂,赋园飞雪席应虚。
承明再过怀先业,磐石深沈禁树疏。

寿酒同斟喜有馀。朱颜却对白髭须。两人百岁恰乘除。

婚嫁剩添儿女拜,平安频拆外家书。年年堂上寿星图。

万山形胜,新安高据开城闉,江连三百六十滩头多绿蘋。

移根拔秀归何人,独收两间元气津。梧桐正花雨露春,凤凰振翼文彩新。

海霞绮丽耀侵晨,影落巨波翻龙鳞。片霞可握文可擅,左能万化右千变。

大将纵横谁不见,老成已识古人面。岂学傍门色求茜,美人自是金闺彦。

壮图不凡且京县,北瞻斗极倚楼遍。闻说蒲城古迹仲由堂,满地月浮寒光如素练。

仰瞻何啻斗山如,离索无因问起居。云海漫期安旧隐,桥门俄已拜新除。

增来白发缘耽句,消尽黄金为买书。重会莫疑参谒少,旅情元忆纵谈馀。

我行向东郊,徘徊望秋树。落日四无人,汩汩水东注。

禾黍互高低,鸟雀惊迟暮。即此怀旧山,伫立不能去。

三绝如君少,斯图更擅长。设施无斧凿,点染自微茫。

山碧林光净,江清秋气凉。怜余瞻对久,疑入白云乡。

官曹常恐废书勋,赖是相看有竹君。送笋但知修岁例,辱诗还喜继前闻。

馋涎肯为口腹计,幽处要期风月分。我事且然成忤俗,奈何君复露奇文。

雄图属天造。
宏略遇羣飞。
风云犹听命。
龙跃遂乘机。
百二当天险。
三分拒乐推。
函谷风尘散。
河阳氛雾晞。
济弱沦风起。
扶危颓运归。
地纽崩还正。
天枢落更追。
原祠乍超忽。
毕陇或绵微。
终封三尺剑。
长卷一戎衣。

白雁南飞,摇落尽、汉宫秋色。笳吹起、霓裳声断,绛河仙阙。

翡翠巢空金殿里,鸳鸯瓦碎瑶台侧。忆春风、拂槛露华浓,都销歇。

尘黯淡,灯明灭;蛩语似,支离说。怨琵琶空抱,杜鹃啼血。

戍柝惊回鸡帐梦,玉容羞照龙沙月。莫悲伤、环子系罗衣,君恩缺。

谁种幽花傍浅清,含红怨绿影亭亭。
云归巫女妆犹润,浴出杨妇困夫醒。
好把芳杨临晚岸,莫教飞片逐浮萍。
相看最忆吴船路,万里芙蓉水满泾。
梅雨犹清,冷风乘急,遥送万丝斜陨。听水翻雷迅。冒雾湿,但觉衣裘皆润。乱山烟嶂外,轻寒透、未免强忍。崎岖危石,耸峭峻岭,都齐行尽。指引。看负弩旌旗,谩卷空、排素阵。向晚收云,黎明见日,渐生红晕。堪欢萍泛浪迹,□事无长寸。但新来纤瘦,谁信非因病损。
惆怅秦淮路。慨当年、商女谁家,几多年数。死去方知亡国恨,尚激起、浪花如语,应不危攥又谁省、此时情绪。云盖拥,翠阴午。
汩罗无复灵均楚。到如今、荃蕙椒兰,尽成禾黍。疑是<豕龙>龙穿王气,遗恨六朝作古。□留与、浮歌载醑。天外长江浑不管,也无春无夏无晴雨。流岁月、滔滔去。
昏小脑搭重,路粗半节儿。
棠梨三角额,此等不须题。
步步寒华结,言言彻底冰。

老氏观白骨,庄生说浸假。俛仰同一丘,谁是长年者。

交交桑扈,有莺其羽。君子乐胥,受天之祜。

交交桑扈,有莺其领。君子乐胥,万邦之屏。

之屏之翰,百辟为宪。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彼交匪敖,万福来求。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