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细细的梅枝,浓浓的梅香,馨香一直持续到雪化。想起赏梅,发现已经过了赏梅时节,只剩下遗憾。寄居在外,路途漫漫。白日如此漫长,倚栏望去。
宴上客人来来去去,杯中满是美酒。歌声唱合,如行云流水。那些最早开花的梅枝要在它们还没开败时,就要多采剪。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独上西楼,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注释
①殢人娇:一名《恣逍遥》。
②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
③檀:比喻花的香味。
④恨:遗憾。探:观赏。
⑤江楼楚馆:泛指旅舍。
⑥云闲水远:形容行程遥远。
⑦坐上两句:《三国志·崔琰传》注引张璠《汉纪》:孔融“爱才乐酒,常叹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⑧南枝:向阳梅枝,最先发花。
⑨西楼:指思妇住处。
⑩羌管:即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甚为凄凉

赏析

  上片开门见山,吟咏梅花且叹悔此次赏梅又迟来了一步。梅花,以其寒冬腊月发花,且有坚贞耐寒之志而深受爱重,在我国历来有“国花”之称誉;其花五瓣,花色有白、亦有红;古人赏梅讲究“四贵”,除贵曲不贵直,贵疏不贵密之外,也贵梅花之瘦不贵其肥,贵梅花之合(含苞)而不贵其开(盛放)。“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是说: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飘逸,浅红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显得色泽浓艳,它们散发着袭人的香气;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压梅枝的美景已不见;真真令人遗憾,没想到赏梅竟然又来晚了。一个“又”字,表达了词中主人年年探梅、年年叹晚的心情;当然只有面对爱之甚深的对象,才会发出“恨晚”的叹息。此处也足见作者遣词匠心之一斑。

  “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之句,交待了赏梅的环境地点、写出了远眺近俯的自然景色,也刻划出了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句中“楚馆”的“楚”字,本指春秋战国时的楚地,即今之湖南、湖北一带,此处泛指江南。在长江之滨的楚地南天,错落矗立着无数亭台楼馆,这里梅花竞放,又是赏梅的好去处;仰望白云闲散依蓝天而飘浮,俯视碧波涟漪逐江水而流逝;清凉的白昼是这样漫长,沉醉在阵阵梅香中的探梅人,凭倚着雕栏放眼远望,信手卷弄着低垂着的翠绿色的帷帘。上片至此而止,主要是侧重写景的幽深、人的安闲,为下片不平静心情的抒发埋下伏笔,达到以静衬动的效果;当然,如果说此处静中伏有波澜的活,便是“清昼永”中的“永”字撩起的。“永”是长的意思,人物感觉上的时间是长还是短,随人的心情而变:欢乐嫌短,愁苦恨长,这是人之常情。那么词中人“清昼永”之说,内里是否包含着几分惆怅。

  下片“坐上客来,尊中酒满”两句写的是良友相聚、举杯飞觞、开怀畅饮、纵歌抒怀的场面。“歌声共,水流云断”,充满诗兴豪情的文人雅士对酒自是高歌,面对着象征高雅气节又令人心神陶醉的梅花。于是,群情激动,纵情引吭,你唱我和,这歌声充塞天地、嘹亮悠扬,上遏白云、下断流水。该词至此,欢乐之情已达顶巅,激越的情绪随着歌声止歇渐渐平静下来,另一种心态便代之而起,词人的笔触也宕然转开,回到赏梅的现场“南枝可插,更须频剪”,然后便在“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的颇怀伤感的声中戛然止住。从字面意思看这几句是指点着眼前的梅树;那南边向阳枝头上的花儿令人喜爱,可以攀折供插,需趁着它方开未残,快多些采剪,或簪在鬓边,或插放几案,把梅的疏姿倩影和梅的寒香冷艳尽多的留在身边;千万不要等到花瓣残落、随风化泥的时刻再惆怅留连。弦外之音却是借物抒情,感伤光阴流逝,花开花落,容颜易老,聚少离多,人生得意与相聚之时需尽情欢畅,待到《梅花落》的曲调已经奏起,羌笛声声泣诉别离的时候,离愁别怨便会铺天盖地地袭来了。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百年观不足,一日乐有馀。况兹夏日长,而与君子俱。

号呶谢呼笑,谈论皆诗书。门外方烁石,坐上如冰壶。

仰怀冥冥鸿,俯愧戢戢鱼。我老百不堪,嗜好终蒲菹。

殷勤相得心,黄昏尚踌躇。追随自此始,莫厌频招呼。

何必得美酒,然后可将须。

危楼年少记登临,老矣重来力不禁。
风月欲谈嫌许事,山种不险似人心。
淡烟衰草乡关远,细雨黄花节序深。
虽有小诗行乐处,世无知己为谁吟。
晓风有暴信,暮蝉无好声。
晓风与暮蝉,自与时节争。
独客辞故乡,推车谒梁城。
梁城道迢虎,区区役吾生。
不如归旧山,藜藿安性情。

谁咏寒枝入国风,广文官冷更诗穷。偶随岸柳春先觉,试比山樊韵不同。

十顷清风明月外,一杯疏影暗香中。遥知一夜相思后,铁石心肠也恼翁。

宫门乍入。月满瑶阶星露湿。陛上天灯。玉兔金乌相对明。

长街窈窕。不奉传宣那得兔。安喜仁和。延寿宫前一带过。

宣风一面得瓯闽,丹舸乘流破月痕。玉色暂辞当牖坐,衣香初隔止车门。

帝台回望相竿远,仙峤重过射的存。曾颂天禧金石刻,定应宽利赋朝恩。

幼时慕八十,妄念笑荒唐。八十思幼时,过事惊渺茫。

事过三万日,人如傀儡忙。忙忙到衰老,傀儡是末场。

谬以百年算,畸日苦不长。虽有六千日,长短未可量。

使长莫如前,使短亦不妨。固非罹夭阂,白发映黄肠。

生顺与没宁,大观理之常。今日喜饮酒,乐极发悲伤。

盗蹠不在寿,颜渊千载光。寿亦何足重,所耻无流芳。

耻贫无润身,不耻食糟糠。耻贱无克家,诗书在犹亡。

腐草举末焰,螺田怀馀香。含灵参天地,息存还自强。

春寒岁事虚疑晚,二月荒台树已花。壁上古今空月露,酒中天地莽云沙。

青山晓应千门柳,紫殿晴开五色霞。身在帝乡还恋主,秖缘西北是京华。

府后岩峦众,何时访古仟。
井甘邻室共,钟远雪风传。
病去茶难废,诗多石可镌。
蜀江春未动,犹得缓归船。
广文挟书门户闭,广文置书尊罍开。
但欣引人着胜地,岂暇问客从何来。
走浪畦风初绿稻,屑尘村雨欲黄梅。
十泓琥珀今余几,垒块非浇不可摧。
淡墨高张动禁城,风驰电落走寰瀛。
从来万卷贮便腹,可得千人无一名。
且向江边伴逐客,会须天上冠群英。
遥思匹马千山里,孤店村深听晚莺。

秣陵犹忆豪华地。醉春风、花明媚。碧城彩绚楼台,紫陌香生罗绮。

夹十里秦淮笙歌市。酒帘高曳红摇翠。油壁小轻车,间雕鞍金辔。

同游放浪多才子。诧酣歌、如高李。傲时江海狂心,怀古虹霓雄气。

归卧云庐霜满鬓,十年间、多少愁思。春梦绕天涯,度烟波千里。

雪花打帽风搅须,宽衣破靴骑蹇驴。
先生自是山泽癯,瘦名之传岂为虚?穷吟苦思不觉老,知音幸遇韩京兆。
至今长安诸小儿,拍手犹能为君道。
清声千古在世间,好诗句句夸浪仙。
我恨后生五百年,不得抵掌谈微玄。
形骸孤陋向岩壑,竹冠草衣空卓荦。
披图挹之嗟寂寞,断桥流水梅花落。

何人竖起掌中坚,檐稳推高与顷连。涉世更谁如我拙,保身从昔慕君贤。

青山有约期终老,白日无功阅旧编。惭负新诗酬未得,祗容竭力效耕田。

危亭秋尚早,野思已无穷。竹叶一尊酒,荷香四座风。
晓烟孤屿外,归鸟夕阳中。渐爱湖光冷,移舟月满空。

一树临秋水,红颜美少年。开迟君莫怨,犹在菊花先。

闷极聊涂抹,行间半泪痕。避兵归故国,遇贼滞孤村!

转得名山胜,难忘好友恩!朅来思痛定,把卷倍销魂。

伯起雄豪世莫偕,官高禄重富于财。
田從汶上天出生,堂自明州地架来。
十双画船风破浪,两行红粉夜传杯。
自怜憔悴东邻叟,草舍茅檐真可咍。
离碛雁冲雪,渡河人上冰。

青青乍展。似酒旗著雨,风里先飐。倚石婆娑,一片苔痕,长得露禽为伴。

抽条布叶才含丈,把小小、红窗遮断。记旧时、月影墙阴,疑共翠鬟相见。

池上浓阴正午,那人乍浴罢,祛暑频扇。素手金刀,弱缕裁成,不减絺衣纤软。

只愁林外秋声起,渐做出、许多清怨。须傍将、孔翠屏隈,描入边鸾东绢。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