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韬光禅师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个山门变作两个山门,两个山寺原是一寺所分。
东涧水中流着西涧的水,南山云叠起了北山的云。
前台的花绽开水台能看见,天上的钟声人间也能听见。
遥想我的宗师宣扬教义之处,香烟和着桂花洒落纷纷。
注释
韬(tāo)光:杭州灵隐寺僧人。
两寺:指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位于浙江杭州,建于五代时期。
上界:天上。
下界:人间。
师:对佛教徒的尊称。
行道:指宣扬佛教教义。
天香:指拜佛的香烟。
桂子:即是桂花,是对桂花拟人化的爱称。

赏析

  该诗首联叙述下天竺寺与中天竺寺的历史关系;颔联与颈联描述禅师修行之处的风景;尾联阐述禅师的平常道行,随缘真心。全诗浑然天成,禅韵缭绕。

  首联写禅寺缘起。一寺分为两寺,而两山相近,进了此山,也就等于进了彼山。

  颔联接着细写两寺、两山方位关系,写东西南北相连相近,从流动的云、水写起,正是最好不过,而妙语如珠,一气读来,也恰如行云流水。

  颈联仍写两寺关系,而“前台”“水台”“钟声”,已带出第七句“行道处”。前已写尽南北东西,接着又写前水上下,圆转玲珑,无所不到,读来应接不暇。句式与首联固是不同,与颔联也是同中有异,并不犯复,而写花则从水视前,写声则从上到下,丝毫不乱。这六句诗,对仗工整,连续使用叠字,诗味回环。东西南北前水上下,顿拓无限空间,生出十方无界的超然感觉。尤其是颔联与颈联,包含了方位只是相对成立的观点。东涧水流,从更东边来看,就是西涧水。南北山云,前水台花,上下界钟,皆是此意。

  尾联归结到禅师身上,佛经中本有天女散花的典故,“天香桂子”,正合身份。尾联要收束全篇,不宜再用对句,而末尾“纷纷”又用叠字,则眼前仍是一片缤纷景象,诗虽至此而尽,余韵却悠然不绝。

  这首诗通过对两座天竺寺的历史关系、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描写,以及诗人想象的“天香桂子落纷纷”,表达了诗人对韬光禅师仰慕、钦佩之情。全诗之创格在于章法奇特。诗的前三联,单句为句中对,合句为流水对,即前六句在相同的位置用同字,一句之中前水相对,两句之间上下相对,如珠走玉盘,铿然和鸣,笔势飘逸,流动自然,显示了圆熟的技巧。该诗音节紧凑而活泼,意致连绵而流丽,构思巧妙,语若连珠,有山歌风调,是七律之创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宝历元年至二年(公元825—公元826年)期间。当时诗人任苏州刺史,写下这首诗寄给杭州天竺寺的韬光禅师。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猜你喜欢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

粉翅摇春晖,翩翾自来往。勿贪花草香,触此饥蛛网。

晴空漠漠迷苍烟,凭阑一望心茫然。旧游已落飞鸟外,新诗应在归云边。

亭高千里纳山色,人静万物争春妍。天涯倦客早归去,空山日暮多啼鹃。

昔我过此时,荷花粲云锦。今我复来游,霜露已凄凛。

乡邻福苦薄,积雨败垂稔。禾头耳??,熟计难高枕。

所惧忧吾君,岁暮诏发廪。勿言村醪薄,排闷聊共饮。

生来一诺比黄金,那肯风尘负此心。不是白登诗未解,菲才端自愧卢谌。

锦告侈脂封,煌煌家宝。偕老之人已华皓。绿云拥鬓,更没一根入老。但从和晬看,年堪考。
叶是松苗,松为叶脑。禀得松神大都好。人人戴白,独我青青常保。只将平易处,为蓬岛。

绿罗村外岭头双,绿罗村下水如泷。一道寒流秋瑟瑟,古来传是绿珠江。

东风破暖杨花密,夜雨翻檐涨流急。郑朴肩舆昼叩扃,朝簪犹带岚光湿。

我昔知歆孝义门,聚庐合食皆温醇。良金粹玉美昆仲,文献流风欣讨论。

阙下相逢蔼辞色,东朝恩冠春坊德。景慕踰深托素知,王门况值贤宾客。

旌异东南犹昔时,丹楹彩笔张高楣。钟鸣鼎食系千指,内箴外训严规仪。

五百馀龄同一日,应惭刘李争矛戟。巨碣丰碑金石文,岂誇张柳相雄轶。

仙华山秀浙水东,文薮词源为代宗。仁声义泽世薰渍,伟望岂亚青芙蓉。

多君令誉遭明主,曳裾发轫趍藩府。朝凤鸣阳绝后尘,逸驹脱辔鸣前武。

巴蜀㠝岏秀插天,绳桥剑阁相钩连。我王祚土建藩屏,孰让汉献称才贤。

君行职教过桓马,绛帐银灯论璧?。浣花飞遍锦官城,滟滪云涛半空洒。

王门富积书万签,不啻圭璧光渊潜。璿源玉叶重当世,紬绎万古窥洪纤。

我惭荒陋叨宠锡,报德何由致涓滴。空羡高骞势莫攀,日方葛杜偕心迹。

傥眷栖迟山泽臞,为言齿暮徒迂疏。祖道阳关怅离绪,柳条绾带增踌躇。

兰金交义知应几,离棹匆匆泛江水。愿挹清芬并昔贤,苍苍泰华横秋宇。

二草曾观岭外图,开时尝与暑风俱。
使君已自怜清分。分得新条过海无。

豫子殉其道,井生贵所希。坎流邈殊涂,既济愉同归。

比肩通异理,蒙袂轻调饥。蹇余纫秋兰,升高搴野薇。

剥芧充晨餐,畜荷资霜衣。离离劈椒房,鼎鼎闭松扉。

履石探晴云,临崖款夕晖。益知荣公乐,渐看卜子肥。

颐生喻明窗,观物避炎威。随兹寒暑谢,遁迹冀无违。

老树半无叶,石根馀野花。高秋上河汉,用汝作灵槎。

十雪势未已,一科天积阴。
背风留更久,入夜落偏深。
禾稼连冰柱,天花幻玉林。
遥怜五峰老,尚寄苦寒吟。
白白初悬月,青青不尽天。
乍经银汉外,又满碧囱前。
钟阜思归夜,淮城坐谪年。
曾挥两行泪,愁对一轮圆。

妾本临江住,芙蓉荡双楫。日暮不归来,江头待明月。

短棹无寻处,严城欲闭门。水边人独自,沙上月黄昏。

老别难禁泪,空归易断魂。岂知今夜梦,先过白沙村。

相逢海外若平生,谁主谁宾谢送迎。千里不胜轮铁倦,同文多感译鞮清。

晓风残月余诗梦,豪竹哀丝带酒醒。东亚且联唇齿谊,两家门户各支撑。

庙有鲁公遗像,堂馀玉茗高华。零落银钩欲折,摩挲螭首兴嗟。

绕亭柔草似忘冬,拨叶寻阶路几重。洞口月来闻啸凤,岩头云起见游龙。

风轻玉树流清影,夜静冰心入梵钟。频唤兰觞留好友,错将霜雁度芙蓉。

义旗十八定关中,五载旋成混一功。象启玉床争应命,卷翻金镜欲全终。

高光大业何难及,臧札清风奈不同。更叹祸机潜倚伏,更衣竟日闭深宫。

丈夫树立期千载,志事还因造化成。多少英雄学投笔,虎头无相误平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