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一夜里风骤雨急,故园里的鲜花一定所剩无几。我愁苦怨恨已极,就这样轻易地辜负了大好的春日,倦怠的桃花,懒洋洋的柳絮,杏子青又青,梅子小而绿,春光就这样随便地飞逝。就算美好的春天年年重来,盛开的鲜花年年芬芳艳丽,只是人的心情已经憔悴。
可恨两鬓已经斑白,池南欢乐的旧事,更是不堪回首重忆。如今只有一双观花的老眼,感时伤世而常常流下清泪。我如今并不怕花儿瘦损,只发愁自己的身心衰老困惫。趁着这繁花烂漫时,我算豁了出去,留下彩云和月光相伴陪,尽情地喝个酩酊大醉。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水龙吟出自李白诗句“笛奏水龙吟”。此调句读各家不同,《词谱》分立二谱。此调气势雄浑,宜用以抒写激奋情思。又名《丰年瑞》、《鼓笛慢》、《龙吟曲》、《小楼连苑》、《庄椿岁》、《海天阔处》等。
孤负:徒然错过。同“辜负”。
池南:池阳之南,指蜀地,即作者故园。
星星:比喻间杂的白发。

赏析

  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可以拿其中的“看花老眼,伤时清泪”八个字来概括。前者言其“嗟老”,后者言其“伤时(忧伤时世)”。由于作者的生平不详,所以先有必要根据其《书舟词》中的若干材料对上述两点作些参证。

  先说“嗟老”。作者祖籍四川眉山。据《全宋词》的排列次序,他的生活年代约在辛弃疾同时(排在辛后)。过去有人认为他是苏轼的中表兄弟者其实是不确切的。从其词看,他曾流放到江浙一带。特别有两首词是客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时所作,如《满庭芳·轻觅莼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又如《凤栖梧》(客临安作)云:”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可知他曾长期飘泊他乡。而随着年岁渐老,他的”嗟老“之感就越因其离乡背井而日益浓烈,故其《孤雁儿》即云:”如今客里伤怀抱,忍双鬓、随花老?“这后面三句所表达的感情,正和这里要讲的《水龙吟》一词完全合拍,是为其”嗟老“而又”怀乡“的思想情绪。

  再说“伤时”。作者既为辛弃疾同时人,恐怕其心理上也曾经受过完颜亮南犯(1161年)和张浚北伐失败(1163年前后)这两场战争的沉重打击。所以其词里也生发过一些“伤时”之语。其如《凤栖梧》云:“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忧国丹心曾独许。纵吐长虹,不奈斜阳暮。”这种忧国的伤感和《水龙吟》中的“伤时”恐怕也有联系。

  明乎上面两点,再来读这首《水龙吟》词,思想脉络就比较清楚了。它以“伤春”起兴,抒发了思念家乡和自伤迟暮之感,并隐隐夹寓了他忧时伤乱(这点比较隐晦)的情绪。词以“夜来风雨匆匆”起句,很使人联想到辛弃疾的名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所以接下便言“故园定是花无几”,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园去。作者过去曾在眉山老家筑有园圃池阁(其《鹧鸪天》词云:“新画阁,小书舟”,《望江南》自注:“家有拟舫名书舟”),现今在异乡而值春暮,却感伤起故园的花朵来,其思乡之情可谓极深极浓。但故园之花如何,自不可睹,而眼前之花凋谢却是事实。所以不禁对花而叹息:“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杨万里《伤春》诗云:“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这里亦同杨诗之意,谓正因自己本身愁怨难清,所以无心赏花,故而白白辜负了一年的春意;若反过来说,则“柳困花慵(一作“柳困桃慵”),杏青梅小”,转眼春天即将过去,它对人似也太觉草草(“对人容易”)矣。而其实,“好春”本“长在”,“好花”本“长见”,之所以会产生上述人、花两相辜负的情况,归根到底,“元只是、人憔悴!”因而上片自“伤春”写起,至此就点出了“嗟老”(憔悴)的主题。

  过片又提故园往事:“回首池南旧事”。池南,或许是指他的“书舟”书屋所在地。他在“书舟”书屋的“旧事”如何,这里没有明说。但他在另外一些词中,曾经隐隐约约提到。如:“葺屋为舟,身便是、烟波钓客”(《满江红》),“故园梅花正开时,记得清尊频倒”(《孤雁儿》),可以推断,它是比较舒适和值得留恋,值得回忆的。但如今,“恨星星、不堪重记”。发已星星变白,而人又在异乡客地,故而更加不堪回首往事。以下则直陈其现实的苦恼:“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老”与“伤时”,均于此几句中挑明。作者所深怀着的家国身世的感触,便借着惜花、伤春的意绪,尽情表出。然而词人并不就此结束词情,这是因为,他还欲求“解脱”,因此他在重复叙述了“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的“嗟老”之感后,接着又言:“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留云借月”,用的是朱敦儒《鹧鸪天》成句(“曾批给雨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连贯起来讲,意谓:乘着繁花乱开、尚未谢尽之时,让我“留云借月”(尽量地珍惜、延长美好的时光)、拚命地去饮酒寻欢吧!这末几句的意思有些类似于杜甫的“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曲江》),表达了一种且当及时行乐的消极心理。

  总之,程垓这首词,通过委婉哀怨的笔触,曲折尽致、反反复复地抒写了自己郁积重重的“嗟老”与“伤时”之情。以前不少人作的“伤春”词中,大多仅写才子佳人的春恨闺怨,而他的这首词中,却寄寓了有关家国身世(后者为主)的思想情绪,因而显得立意深远。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猜你喜欢
潘侯擅诗笔,五色神授江。
世家有大勋,佐舜同厖降。
子孙逢太平,少小事书窗。
源流本慷慨,吐论皆经邦。
量犹函牛鼎,吾徒媿罂缸。
开口必典车,省腹唯空腔。
作者过我门,应笑无戟幢。
穷老在弊庐,何异守户尨。
有心希买交,白璧无一双。
方响闻时夜已深,声声敲著客愁心。
不知正在谁家乐,月下犹疑是远砧。
后来台席更何人,都护朝天拜近臣。
长笑当时汉卿士,等闲恩泽画麒麟。
匝地歌钟镇海隅,城池鞅掌旧名都。
不知珠履三千外,更许侯嬴寄食无。

满船明月浸虚空,绿水无痕夜气冲。
诗思浮沉樯影里,梦魂摇曳橹声中。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数点渔灯依古岸,断桥垂露滴梧桐。

许时闭户间疏散。风月无人管。自从阳律一番新。又把前回风月、送西邻。
浮云富贵非公愿。只愿公身健。更教剩活百来年。此老终须不枉、在人间。

峭寒剪剪风如水,又乱飐、花阴碎。月明桥上玉阑干,曾见凭春罗袂。

好天凉月,依然昨夜,只是人憔悴。

当时何限风流地,尽赚得、销魂计。年来对酒怕闻歌,换了疏狂身世。

分明襟上,唾花醉粉,都作今朝泪。

同官同事复同宗,我与而翁道亦同。翁有佳儿信麟种,回看豚犬但心恫。

良会不可常,杂英满瑶席。四座蔼冠簪,夫君独迁谪。

伊余承末交,绸缪暂昕夕。未罄欢豫悰,遽惨关山色。

关山去何之,繁忧未能醳。挥袂自此分,居人转悽恻。

山阶穿药井,石室置丹炉。壁挂三天字,函封五岳图。

仙人邀对酒,玉女伴投壶。但逐云霄去,无论日月徂。

玉軑华芝今省方,西风索索吹繖黄。
汴京宫阙秋草长,望风屑涕心凄凉。
袭粲用命嗟何尝,义军谁是竹园娘。
黠羌何事追奔忙,大似浓薰返魂香。

元帅古郤縠,好客今郑庄。庇人千万处,况乃敦同乡。

作客亦有时,为乐不可常。油幕饱膏馥,勉尔归屠羊。

户庭日夜转风烟,悔杀尘踪十五年。只为饥驱犹教授,误人多废蓼莪篇。

晴天霜落寒风急,锦帐罗帏羞更入。
秦筝不复续断弦,回身掩泪挑灯立。

郁孤台上立多时。烟晚暮云低。山川城郭良是,回首昔人非。

今古事,只堪悲。此心知。一尊芳酒,慷慨悲歌,月堕人归。

西出龙尾关,长风起林壑。纡回俯平冈,直上削灵崿。

天低众峰偪,涂危寸步却。元气斡混茫,层阴互包络。

石梁跨飞虹,何年五丁凿。奔雷走怒泷,匹练洒晴瀑。

箐荒窜鼪鼯,砦密斗枝格。夕烟生孤墟,寒翠湿双屩。

揽辔蹑崔嵬,白云高不落。

世路机关险似棋,未逢好着费支持。
但能不作亏心事,何往非吾得意时。
草着雨余青转耐,发因闲里白偏迟。
一湖水影群山聚,朝暮相看消几诗。

酒入愁肠恰半升,东郊林下杖枯藤。心随夜半移枝鹊,身似门前饭粥僧。

绿树饱酣山径雨,东风初泮大河冰。独怜亭尉今皆醉,不敢寻春过灞陵。

厌从薄宦思莲幕,思见故人映玉山。
须信人生贵适志,相逢樽酒且开颜。
貂帽锦靴明绣衣,调鹰射虎捷如飞。
紫髯寒作猬毛磔,碧眼夜看霜月辉。
筚篥声中传汉曲,琵琶帐底醉明妃。
更深宴罢穷庐雪,乱拥旌旄马上归。
寒日临清昼,寥天一望时。未消埋径雪,先暖读书帷。
属思光难驻,舒情影若遗。晋臣曾比德,谢客昔言诗。
散彩宁偏照,流阴信不追。馀辉如可就,回烛幸无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