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塞上的夜,沉沉如水。月落的时候,秋霜满天。罗衾不耐五更寒。曾几何时,小园香径,人面如桃花。你牵着她的手,闭着眼睛走,也不会迷路。
那时的翠被,是多么的温暖。那时回廊下,携手处,花月是多么的圆满。如今,边塞。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你只能一遍一遍数自己的寂寞。守护一朵小小的灯花。在梦中,已是十年飘零十年心。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严霜:严寒的霜气。霜起而使百草衰萎,故称。絮:飞絮。
斜汉:即天河、银河。南朝宋谢庄《月赋》:“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
毡(zhān)帷(wéi):毡做的毛毯。
香篝(gōu):熏笼。古代室内焚香所用之器。陆游《五月十一日睡起》:“茶碗嫩汤初得乳,香篝微火未成灰。”
疏钟:稀疏的钟声。
穗(suì):谷物等结的穗,这里指灯花。

赏析

  全词围绕着边塞的寒夜进行描写。

  上片全是用的景语,词人用“严宵”“拥絮”来透露塞上寒夜的寒冷,也从中透露出自己凄苦的心境。“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首句就写出夜的寒冷,这里的“絮”做两个解释,一个是上文所提到的棉被,意思便是半夜用被子裹着身体,还有一个就是指柳絮般的雪花。整句的意思便是严寒卷起雪花,令其如柳絮般飞舞在空中。不过从“频惊起”这三个字来推敲,这里的絮当做棉被来解释。因为夜里太过寒冷,几次从睡梦中被冻醒,屋内尚且如此,屋外的旷野上更不用说了,“扑面霜空,斜汉朦胧,逼毡帷火不红”。天空寒雾迷漫,银河仿佛横亘在夜空上的河流,被寒气所笼罩,在这样的天气下,军营里的炉火,再怎么添加柴火,也是烧不旺的。

  下片词人便峰回路转,从景转心,开始了联想回忆、幻境相结合的心理描写。“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香篝翠被浑闲事”,一段似梦非梦的描述,仿佛让读词的人与他一同回到了温暖的家中,守着暖炉,怀拥翠被,温暖舒适。这里的描述并非完全是身体上向往的舒适,更多的则是表达心理上的一种向往向往自由轻松、宽松舒适的环境。“香篝”是古人在室内焚香所用的器具,而”翠被“则是背面鲜丽柔软的被子,这两样事物看似是纳兰对家的渴望,纳兰也知道这一切都是“浑闲事”,他“回首西风”,妻一切不过是想象出来的美梦一场罢了。最后两句:“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这时词人听到稀疏的钟声,而帐中只有“一穗灯花”,在灯光朦胧中,作者如在梦中,不知身在何处,孤凄情怀,只能以词写心,托物言志。

  这首词写塞外的苦寒、孤寂、霜气卷着雪花阵阵飞起,扑面而来的是冬日寒冷的天空,情景交融,词人用词精妙,令人哀婉叹息。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词人来到塞外之地,感受到北地的苦寒与凄凉,又恰逢爱妻离去,有感而发作下此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闻道山家门镇开,独驱瘦马出尘埃。
白云明月先无约,何事今宵亦此来。
虚室焚香久,禅心悟几生。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我来风雨夜,像设一灯明。
飘飘粉翅和梅艳,细细香鬚伴柳丝。

浅绽燕脂紫蜡芳,深斟吴酎白琼觞。凤池人忆去年艳,雉省客无今日狂。

髣髴物华人上苑,依俙歌吹下昭阳。平明社雨莫催促,应玩移床欲近傍。

正月今欲半,陆浑花未开。出关见青草,春色正东来。
夫子且归去,明时方爱才。还须及秋赋,莫即隐嵩莱。

阊阖嵯峨天际开。宾门方四辟、重招徕。将军才到莫相猜。

诸王邸,谁道买臣来。

九市共三街。彩云遥起处、见蓬莱。秋风歌咏柏梁台。

承明内,原有掞天才。

物华如阵笔如锋,沈谢曹刘是七雄。

少室久传西祖印,京华时不等闲寻。
黄枢慕道飞书密,紫禁知名示宠深。
一法遍垂春雨润,群生皆悟海潮音。
南归八桂禅庭在,后夜僧怀立雪心。

云满青山水满溪,绿杨红杏绕幽栖。抱琴童子随师去,归到桥心日未西。

结茅同隐水云间,何日柴车不往还。
忆得松林长啸罢,归时明月遍秋山。

隐君节操老弥坚,收拾寒溪万顷烟。麈柄谭高风入座,鹤汀魂醒月侵船。

閒中野史春秋笔,社里班行耆艾年。桂籍自关儿子事,菊庄新酒自篱边。

圣哲因心迈古先,亲裁礼乐定牺牷。
祼成文母膺鸿佑,永指南山比寿年。

神文越幽爽,夙心允见传。未沐启玄秘,至使昧瑶编。

微痾固期愈,颓龄或可延。妙理脱深悟,灵渊曳五烟。

蚕鱼虽小,咬文嚼字,有甚才学。绵缠纸里书中耗,占定窝巢。俺看他一生怕了,你钻他何日开交。听吾道:轻身儿快跑,捻着你命难饶!
叠翠参差水容净,兰芽半吐蒲根冷。
腻极红莲怨脸明,霞绡委坠千重影。
藕肠断处丝暗牵,荷露学珠那得圆。
小姑罗袂拂秋月,镜里红妆只自怜。
《吴歈》响断平桥晚,沟水漾愁愁不浅。
摇荡轻桡泛滟光,银塘鸂鶒双飞远。
林腰似泻瑰,水面如融汞。

初识沅陵路,盘陀费马蹄。寒泉湔石出,峻岭划云齐。

树底窥松鼠,花间听竹鸡。连朝多细雨,磴道不成泥。

沩山问处少知音,插地酬时佛祖沉。踏倒玄沙傍不肯,免教苍翠带春深。

夜梵通云窦,秋香满石丛。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