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严霜拥絮频惊起

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
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塞上的夜,沉沉如水。月落的时候,秋霜满天。罗衾不耐五更寒。曾几何时,小园香径,人面如桃花。你牵着她的手,闭着眼睛走,也不会迷路。
那时的翠被,是多么的温暖。那时回廊下,携手处,花月是多么的圆满。如今,边塞。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你只能一遍一遍数自己的寂寞。守护一朵小小的灯花。在梦中,已是十年飘零十年心。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严霜:严寒的霜气。霜起而使百草衰萎,故称。絮:飞絮。
斜汉:即天河、银河。南朝宋谢庄《月赋》:“于时斜汉左界,北陆南躔。”
毡(zhān)帷(wéi):毡做的毛毯。
香篝(gōu):熏笼。古代室内焚香所用之器。陆游《五月十一日睡起》:“茶碗嫩汤初得乳,香篝微火未成灰。”
疏钟:稀疏的钟声。
穗(suì):谷物等结的穗,这里指灯花。

赏析

  全词围绕着边塞的寒夜进行描写。

  上片全是用的景语,词人用“严宵”“拥絮”来透露塞上寒夜的寒冷,也从中透露出自己凄苦的心境。“严霜拥絮频惊起,扑面霜空。斜汉朦胧。冷逼毡帷火不红。”首句就写出夜的寒冷,这里的“絮”做两个解释,一个是上文所提到的棉被,意思便是半夜用被子裹着身体,还有一个就是指柳絮般的雪花。整句的意思便是严寒卷起雪花,令其如柳絮般飞舞在空中。不过从“频惊起”这三个字来推敲,这里的絮当做棉被来解释。因为夜里太过寒冷,几次从睡梦中被冻醒,屋内尚且如此,屋外的旷野上更不用说了,“扑面霜空,斜汉朦胧,逼毡帷火不红”。天空寒雾迷漫,银河仿佛横亘在夜空上的河流,被寒气所笼罩,在这样的天气下,军营里的炉火,再怎么添加柴火,也是烧不旺的。

  下片词人便峰回路转,从景转心,开始了联想回忆、幻境相结合的心理描写。“香篝翠被浑闲事,回首西风。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香篝翠被浑闲事”,一段似梦非梦的描述,仿佛让读词的人与他一同回到了温暖的家中,守着暖炉,怀拥翠被,温暖舒适。这里的描述并非完全是身体上向往的舒适,更多的则是表达心理上的一种向往向往自由轻松、宽松舒适的环境。“香篝”是古人在室内焚香所用的器具,而”翠被“则是背面鲜丽柔软的被子,这两样事物看似是纳兰对家的渴望,纳兰也知道这一切都是“浑闲事”,他“回首西风”,妻一切不过是想象出来的美梦一场罢了。最后两句:“何处疏钟,一穗灯花似梦中。”这时词人听到稀疏的钟声,而帐中只有“一穗灯花”,在灯光朦胧中,作者如在梦中,不知身在何处,孤凄情怀,只能以词写心,托物言志。

  这首词写塞外的苦寒、孤寂、霜气卷着雪花阵阵飞起,扑面而来的是冬日寒冷的天空,情景交融,词人用词精妙,令人哀婉叹息。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词人来到塞外之地,感受到北地的苦寒与凄凉,又恰逢爱妻离去,有感而发作下此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已尽沧浪兴,还思相楚行。鬓全无旧黑,诗别有新清。
暂憩临寒水,时来扣静荆。囊中有灵药,终不献公卿。
红花飞。白花飞。郎与春风同别离。春归郎不归。
雨霏霏。雪霏霏。又是黄昏独掩扉。孤灯隔翠帷。

薰风锁重棘,襆被去何勇。私我几日閒,此意千金重。

天可度,
地可量,
唯有人心不可防。
但见丹诚赤如血,
谁知伪言巧似簧。
劝君掩鼻君莫掩,
使君夫妇为参商。
劝君掇蜂君莫掇,
使君父子成豺狼。
海底鱼兮天上鸟,
高可射兮深可钓。
唯有人心相对时,
咫尺之间不能料。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
笑中有刀潜杀人。
阴阳神变皆可测,
不测人间笑是瞋。

能书晋公子,清宦称高情。海树朝帆远,江风夏服轻。

官从三省去,僧出万山迎。谁说簪缨累,名林得按行。

一舟失得关生死,中夜何人肆夺攘。
外此湖江多乐土,忆常通夕听渔榔。
玉軑才驰霁色开,都人驩呼殷如雷。
曰暘曰雨元无定,都自吾皇一念来。
衰年已是病双瞳,那更新添两耳聋。
山外钟声元不到,窗前难唱亦难通。
便遭谤骂安能累,给有笙歌也是空。
每恨肚皮从旧窄,而今却做得家翁。

世径互险夷,富贵安所需。昔为枥中骏,今为辕下驹。

白日仰悲鸣,青云立踟蹰。未蒙为人顾,何由效驰驱。

朝思碣石津,夕睇流沙隅。常恐侣凡蹇,弃捐中路衢。

病余薄柳惧先秋,妄想仙人十二楼。
好在名山煮白石,他年因子问丹丘。
老去惊秋白发添,不禁凉吹逼疏帘。
楼高幸自蛩声远,争奈梧桐又傍檐。

长沙辞旧国,洞庭逢故人。薰兰敦久要,披雾转相亲。

岁月空嗟老,江山不惜春。忽闻黄鹤曲,更作白头新。

懒向妆台对镜鸾,罗衣怯薄正春寒。
黄金络索珊瑚坠,独立春风看牡丹。
邮亭折尽为分携,争得长条拂地垂。
何似竹篱茅舍畔,新年不减旧年枝。

张公劝我酒,坐待更鼓鸣。谈笑席方促,仆夫催我行。

岂惟恋杯酌,自是怀友生。相逢不放意,岁月空自惊。

况此苦寒地,畴昔胡马营。吾侪夙多幸,生世遭盛明。

秉笔事戎幕,弦诵歌升平。长踞佐奇画,亦足雄边城。

听断实王略,献纳非吾能。昼驱校猎场,夕讲古壁经。

暇日或相过,诗酒摅中情。可为知己道,难与俗子评。

顾此宜秉烛,但恐河汉倾。抗手暂相谢,明当盍簪缨。

仙裳宫袖拥龙舟,一夕兵来罢盛游。万户千门兵烛冷,六军百职布袍秋。

御桥路坏盘龙石,金水河成饮马沟。日暮胡笳和羌笛,舞儿羞见锦缠头。

生儿只遣事犁锄,有智宜令早读书。
莫被胡辉相引诱,此人决脊尚囚拘。
春海镜长天,青郊丽上年。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
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散襟披石磴,韶景自深怜。

七里雾,莽喷㳬。九里箐,森葱茜。雾多日出消,箐深日不见。

左右峭壁立,仰窥天一线。密树纷排连,丛竹亘千万。

时疑薜荔中,山鬼白日现。我行腊已残,冻冱集飞霰。

玉树交枝柯,银海为之眩。

归去好,竹暗小堂东。积润乍过梅子寸,醒松又起稻苗风。

花放晚林红。

尘梦断,心与海鸥同。短袂竹冠乔木下,窄衫草屦秘流中。

人事不相通。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