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行

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
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

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由于美女长期闭门不出,长期使得这座深宅高门空有一个美名。
她并非不愿意卷起阁帘,显露容华,表达情意,只怕你没有眼力识别。想当年不肯嫁人是因为自惜容貌,不甘轻易辜负此生,如今朱颜不在,只好学那些年轻女孩梳妆抹粉。
劝人要珍惜春光,早作计划,少女更应随着时宜妆扮,不能自恃美貌而坐失良机。
注释
放歌行:古乐府旧题,常表现自叹失意或激励奋发的内容。
永巷:汉代幽禁宫女妃嫔的地方。闭:封锁。一作“闲”。娉(pīng)婷(tíng):漂亮多姿,美好。指美女
青楼:青漆涂饰的豪华精致的楼房,也指妓院。此处属前意,指显贵人家的闺阁。
通:表达。顾:看。
著眼:即“着眼”,犹举目,入眼。
娉婷:这里是容貌年华之意。
抹白施朱:指打扮,涂脂抹粉。作:强作。后生:年轻,指年轻女子
早计:早作盘算。
随宜:跟随时宜。倾城:形容女子绝色。

赏析

  这两首诗都用宫女自诉的口气。第一首前两句:“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以“娉婷”点明宫女的美丽,也代指这位佳人。以“春风”,点出时节是芳春。这样妙丽的佳人,逢着这样美好的季节,原本应该生活得欢欣美满,可是恰恰相反,她被深锁在冷宫里面,长门永闭,一任外面花开花谢,春风吹不到她的身边,春天明媚的光景,对她全没有份儿。诗用一个“闭”,揭示她遭境的凄凉和内心的悲苦。第二句中的“青楼”,指代此女从前所住的处所,正因为当年她以美丽得名,才造成后来为姿容所“误”的后果。“长使”两字,无限辛酸,倘使当年没有如此绝世的芳容,也不致有此时这样冷落的处境。

  第三四两句:“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写这位宫女自矜而又自重的心境,她想到过去也许对方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春风之面,因而很希望有个机会,不惜卷起珠帘,让君王亲自一顾,自己是否明艳如花,但转而一想,又只怕君主“着眼”仍未“分明”,还是得不到青睐,更由此引起新的哀怨。这两句中“不惜”和“怕”互相映照,“不惜”示宫女自怜之情,“怕”字点自珍之意,她虽然热盼对方的一顾,但又意识到过去之被弃置,正由于君王未着眼,未分明的缘故,这蓦然的一顾,不一定就能“着眼分明”。兴念及此,适才的炽热的心情,又顿然冰消瓦解了。

  全诗借宫女失意幽怨,托志士不遇的悲辛,表现才名往往误人,以致怀有绝代才华的有为之士,往往困顿在风尘之中,老死于蓬门之下,和宫女的禁闭深官,徘徊永巷一样,都有难通一顾之感;即便偶有时机,又因“着眼未明”,仍然有奋飞无路、恩遇无由之恨。诗中寄寓着“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明妃曲》)的悲痛,虽有绚丽之情,但在委屈中以矜持自重作结,立言得体。

  第二首托宫女之不遇,表达美人迟暮之感;宫女以自身的遭遇,现身说法,启迪他人,不要自恃倾城的容貌,而要及早为自己作计,那怕是“随宜梳洗”,也要早求归宿,以免蹉跎青春

  开头两句:“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表明她当年不肯轻易嫁人,是因为“自惜娉婷”,不甘轻易辜负此生。但到了后来,感到芳华渐逝,就只好“抹白施朱”,学作后生模样,却是已经耽误了最美好的岁月。人生的春天是值得珍惜的,然而知己难寻,过于矜持,就会陷于苦恼之境。后两句:“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既是悲辛的话语,又是过来人痛苦的经验。“说与”一句,正是她痛惜自己没有及早作计,因而劝告旁人,要珍惜自己的春光,早为之计。显示了“劝君借取少年时”的意旨。“随宜”一句,更表明年轻女子应当随着时宜妆扮自己,千万不要自恃有倾城的美貌而坐失时机。

  这首诗感叹人们往往以才华自矜,以致遭遇坎坷,反而知音难逢,不如一个普通的人士,就好像具有倾城容貌的宫女,在失去自己的青春以后,只好施朱敷粉,装作少年,纵有姿容,也不如随宜适俗的女子。从而劝诫人们,切莫自恃才华,要随宜一些,早为自己作计,否则,就像误入深宫的淑女一样,自负倾城,一旦不被眷顾,则无法安排此身,徒然有永闭冷宫的哀痛。

  就诗的实质而论,两诗的意旨都在于抒发“国士佳人,一般难遇”的悲愤,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这种弦外之音。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作者为宫女而作。古代女子,在选入宫门之后,往往得不到君王的眷顾,被幽禁深宫长巷之中,她们大多是被迫征召、才貌双全的淑女。进宫后顾影自怜,感叹芳年易逝,红颜易老,她们非常珍惜自己的青春,但又寻不到机会、得不到君王的一顾。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猜你喜欢
十年流落赋归鸿,谁傍昏衢驾烛龙。竹屋乱烟思梓泽,
酒家疏雨梦临邛。千年别恨调琴懒,一片年光览镜慵。
早晚休歌白石烂,放教归去卧群峰。
殷云凋叶晚晴初。篱落认奚奴。才近西窗灯火,旋收残夜琴书。
秋深露重,天空海阔,玉界香浮。木落秦山清瘦,西风几许工夫。
交游兵后似蓬飞,流落天涯鹊绕枝。
唐室老臣唯我在,柳州先友托谁碑。
泥涂犹幸老佳士,甘雨如何遇故知。
一死一生情义重,莫嫌收拾老牛尸。

天遣江山助牧之,诗材犹及杜筠儿。向来稍喜唐风集,今信樊川是父师。

易之广大,无方无体。
何图授羲,斯文天启。
爰画以象,是陈八物。
演六十四,阖辟伸屈。
文系繇辞,二千爻旨。
孔绝韦编,十翼备矣。
后来濂洛,发明几尽。
万世学者,於此取信。
弘毅李君,以身体易。
消长验气,吉凶考德。
方初学时,四载忘寐。
感苍筤竹,至产于地。
盖三十年,然后成书。
其语不费,其趣有余。
予得其稿日置书案。熟视厥履,
为之三叹。道无隐显,
形上繇下。修辞立诚,
穷神知化。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
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

座有嘉鱼膝有琴,今人高会古人心。已闻古奏来盈耳,更缀华篇作赏音。

聘鲁雅评犹可识,在齐馀韵窅难寻。广陵不共嵇公绝,响逐儿郎鹤在阴。

坡翁与涪翁,生日别寒暑。涪诗令人沧,坡诗令人煦。

从来造化穷,正赖文章补。今年炎热甚,不复分子午。

遗容获瞻拜,正气满庭宇。复展冰雪文,增我神骨古。

{坜力换屰}惟我涪翁,孝友植根矩。大节是不俗,名论砭懦腐。

忧患真饱经,志事弥坚树。纵横翰墨场,岿作西江主。

最爱说茗香,还工赋笋苦。草书到神速,小词饶媚妩。

余事烂珠璧,诗心独机杼。居然黄并苏,远匹李与杜。

坡公近太白,公乎肖臣甫。自多我公去,谁复堪指偻。

六义竟寥阒,千年空仰俯。林子闽中杰,儤直天尺五。

榕坛学绪绵,左海文澜辅。何处得公像,陶庐旧摹取。

陶庐诗宗陶,向往存图谱。王孟韦柳余,宋士不得伍。

乃于双井翁,别奉瓣香炷。虽云有章列,未免分门户。

我昔使蜀州,遗趼前贤聚。两处流杯池,和诗照戎叙。

于缘盖不薄,攀仰公宜许。清风飒然至,炎气渺何所。

介雅来八人,分韵拈两语。公乎信有灵,吾其老羁旅。

苦向白头浪里行,青山也识旧书生。
相逢谁胜黄江夏,不死差强皛正平。
天外云山金口驿,雨中杨柳武昌城。
汉滨父老今安在,只合依他隐姓名。

愁来莫遣上眉头,着酒驱除醉即休。未省一官堪送老,已惊双鬓不禁秋。

收心香火供清梦,洗眼云溪结胜游。唤取短篷乘晚兴,坐看烟浪没轻鸥。

小池环插碧琅玕,气韵萧梢六月寒。一夜清霜群木落,独留孤节与君看。

随宝产汉滨,摛此夜光真。不待卞和显,自为命世珍。

虑生化单父,子奇莅东阿。桐乡建遗烈,武城播弦歌。

逸骥腾夷路,潜龙跃洪波。弱冠步鼎铉,既立宰三河。

流声馥秋兰,擒藻艳春华。徒美天姿茂,岂谓人爵多。

榕树根垂荔叶齐,绕檐宿雾绿初迷。鹧鸪啼彻山头雨,午梦醒时日正西。

罗浮之南何高丘,绿水环之澄不流。椿树亭亭柯干古,萱花袅袅茎荄幽。

雨露新承霄汉渥,春秋直与乾坤侔。更有桂兰森布列,人间何用谈瀛洲。

阖闾城下是吾庐,犹有平泉片石馀。五亩自堪供钓弋,数椽良可贮琴书。

蒯缑不减鱼肠色,独鹤应随使者车。稚子候门遥忆汝,牵衣何日慰离居。

暗云障晓窗,急雨奔泉注。衢巷倏成川,马牛争蹇步。

阴雾瀰远天,亭午常疑暮。欹栋醉欲倾,颓垣平可渡。

雏雀失巢檐,湿萤依草住。市民愁露居,乡农苦徵赋。

圣主正忧勤,天心似余怒。厥咎有攸司,衰庸敢自恕。

人皆爱桃李,我爱种青松。
桃李易凋谢,青松却耐寒。

素心耽旷寂,沉迹向林坰。岩壑天开胜,龟龙地伏灵。

著书云外阁,观稼雨中亭。烟路谁驰勒,山猿莫浪惊。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干挂梁梠。

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

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

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