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恬静,情绪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故乡何处是”不仅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清醒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这里正话反说加一层转折,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记起。这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不会完结。结尾二句具体描写上句的“醉” 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 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苟且、不思收复失地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根据这首词本身看来,很可能写于李清照南渡后。词中写的是一种思乡的浓愁,颇耐思味。当时是早春时节,天气温和,风光柔丽,女词人刚刚卸去冬装,换上夹衫,心情轻快而又愉悦。这是美好的大自然给词人心灵投上的一抹明亮的色彩。女词人睡起,感到几丝寒意,鬓上的“梅花”也已残破。上阕四句,委婉地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含蓄、朦胧、带有几分凄冷的心境和幽细的愁思;女词人先淡淡几笔轻轻拈出了春“寒”和花“残”这样的审美感觉,放在读者的心头,通过这种“微寒”之感和残破的“梅花”意象,巧妙地闪射出她心灵深处的某种不如人意但又难言的惆怅之感。一位心灵触觉极为敏锐细腻的知识女性对良辰美景的复杂感触在这里已微露端倪。
下阕则波澜顿起,女词人将上阕曲折透露出来的那种凄清感和残缺美的底蕴一笔揭示出来:“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这实在是带着血泪的痛楚悲呼。她只能将一怀思乡愁绪诉诸杯中物。至此,读者已经明白了女词人心灵深处不安的原因;而上阕预先作为一种情感铺垫而悬垂的“微寒”之感以及那残破的“梅花”,也有了着落。
李清照在表达白己的这种思乡心绪时,很讲究笔法和技巧。全词风格婉约、含蓄,深沉、强烈的情绪并不施以浓墨重彩,却以清淡、省简的文字轻描淡写,情感表达得强烈而又有羁勒,陡然从心灵深处涌出,但随即又轻轻一笔打住,使这短短的一首小词在情感表达上产生一种起伏和跌宕,形成美感上的节奏。上阕的情感,一路平稳而冲淡,下阕劈头便是“故乡何处是”,使前面那一路冲淡的情绪顿起波澜。而上阕那种乍着夹衫的好心情到了下阕也陡然一变,跳到思念故乡的一怀愁绪上来。这种情感上的节奏和突变,无疑具有诗词创作和审美欣赏上的美学意义,但从另一方面看,也实在是女词人复杂、深刻的精神心理的真实显示。这首词相当深刻、有力地揭示出女词人灵魂深处的悲愤、不安和强烈的思乡情绪。细心的读者不难透过女词人深闺中的袅袅香雾、沉沉酒杯、昏昏醉意而窥见那颗与民族命运共存亡的崇高心灵。
天壤冇胜事,其逢或千春。颙昂复藻雅,天兴何彬彬。
铺观同生志,天实亨厥屯。文明郁然起,大半充词臣。
即有未遇者,清修常苦辛。颇厌东吴富,不道西越贫。
庞然自宜俗,安问桃花津。社中诸长老,玉立高嶙峋。
引翼并眉寿,几杖集今晨。鸣丝杂挥毫,晤语恊真醇。
一会义已正,再会心弥亲。相观各有得,退食如见宾。
翩翩穴凤翥,光华动星辰。乐善不吾弃,垂死善吾身。
天目无茂草,太湖有扬尘。精英一以聚,千里成荆榛。
斯言苟不轻,请问商岩人。一朝食君食,为霖如有神。
嗟嗟委巷乐,远游不获伸。安得如椽笔,大刻垂苍珉。
燕雁年年社,铭名日日新。我德如广川,毋为物所湮。
脩竹弄风新雨歇,瑶英玉蕊攀高节。折来解恼北窗吟,只合闲拈映胸雪。
忆昔联舟下江水,月明杯酒吴江中。十五年来浑一梦,几回念我枉诗筒。
今我不乐岁又暮,思君空伫南飞鸿。近闻解印谢尘鞅,头白颓然成老翁。
閒来只辨江心水,汲取烹茶陆羽同。我似相如多渴病,每日视草明光宫。
安得就君分一勺,坐遣胸中臆虑空。诗成对雨支颐坐,冷风飒飒鬓双蓬。
龙泉如线发山灵,地阔天关未定名。落沼澄清云有影,腾空霏润雨无声。
竹竿远爱山僧引,石壁犹存太守评。近较丞疵亭下水,清风两腋一般生。
江城腊月雪花白,层冰峨峨照大泽。北风夜卷鸿雁号,念子犹为倦游客。
君家正对天目山,江涛日夜鸣潺湲。翻然仗剑游淮泗,中都旧是兴王地。
百战关河骨已枯,英雄割据何代无?昔人事业随流水,高歌击筑浮云徂。
吴子生平重然诺,百年意气真堪托。肘后常悬数石弓,腰间屡吼千金锷。
酒酣耳热兴飞扬,新诗往往凌寥廓。目下坎壈何足悲,人生富贵安可知?
乌啼哑哑鼓声曙,明朝匹马下邳去。
台俗敝豪奢,乱后风犹昨。宴会中人产,衣裘贵戚愕。
农惰士弗勤,逐末趋骄恶。嚣陵多健讼,空际见楼阁。
无贱复无贵,相将事摴博。所当禁制严,威信同锋锷。
勿谓我言迂,中心细忖度。为火莫为水,救时之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