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卜筑西湖,种翠萝犹傍,软红尘里。来往载清吟,为偏爱吾庐,画船频繁。笑携雨色晴光,入春明朝市。石桥锁,烟霞五百名仙,第一人是。
临酒论深意。流光转、莺花任乱委。冷然九秋肺腑,应多梦、岩扃冷云空翠。漱流枕石幽情,写猗兰绿绮。专城处,他山小队登临,待西风起。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酒:一作“醉”。
②猗:一作“漪”。
③专:一作“转”。

鉴赏

  《金盏子》,见《梅溪词》及《梦窗词集》,双调,一百零三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韵,下片十一句五仄韵。或下片第一句五字,拆为二字一句,三字一句,增一韵在前二字句,则下片为十二句六仄韵。此词属前者。又有平韵体,见《高丽史·乐志》。  

  “卜筑”三句。“卜筑”,即择地建造房屋。“软红尘”,指繁华之地。此言贾似道择地建造的这座“西湖小筑”,虽然紧傍京华闹市,但却是闹中取静。在别墅四周围绕着青翠的藤萝,别有一番桃源风光。“来往”三句。此言车马游船载着骚人墨客频频往返于此,“小筑”内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真是“为偏爱吾庐”。不过现在读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些文人墨客都是因为贾似道有权有势,才对“西湖小筑”趋之若鹜的,所谓“富在深山有人来”,即指此。“笑携”两句。“雨色晴光”,系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诗句的浓缩,以借指西湖美景。“春明”,即春明门,原在长安东面。据《唐六典》:“京城东面三门,中曰春明”。后世因称京都为春明。此言主人贾似道每天从西湖小筑起程,携带着西湖中的山水灵气,满面春风地入朝面君。“石桥锁”两句。此言贾似道的“西湖小筑”地处西湖的南山区,小筑前修建有石桥,这石桥同时也截断了通往后面烟霞洞景区的道路。烟霞洞中雕刻着古代众多的佛像,如今用石桥断绝游人进去游览烟霞洞天,从古至今贾似道可算是“第一人”。词人表面上赞颂贾是“第一人”,实是暗刺贾的强横霸道也。又“五百”,泛言佛像之多,非实指。上片述“西湖小筑”及其主人贾似道。  

  “临酒”八句,纵论“西湖小筑”。“漱流枕石”《世说·排调》:孙子荆(楚)少时欲眠,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梦窗反用其意,以明其得山水之情。此言大家在小筑中举杯畅饮,并与之讨论起“西湖小筑”坐落在这里的用意。有人说:进入“小筑”,犹如到了仙境之中,所谓“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你看“小筑”中的生活也能使时光飞逝,瞬时之间已是落英缤纷,黄莺空啼,春天已尽,夏日将至矣。也有人说:“小筑”的深秋景色更为感人肺腑,所以这些幽胜自然秋日山色经常会出现在人们的梦境之中,这可见“西湖小筑”的秋景确是令人难忘。而词人却说:在这儿我们虽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玩,渴了用溪泉漱口,累了可以随处枕石而卧,得山水之情。但是这种闲情逸致却会消磨掉人的意志,所以我不由自主地拿起瑶琴,歌咏起孔子的《猗兰操》,慨叹自己的生不逢时,不能为国尽力,只在此与山间野景为伴的苦闷心情。“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琴操》说:“《猗兰操》孔子所作。子历聘诸侯莫能任;自卫返鲁,过隐谷之中,见芗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譬犹贤者不逢时,与鄙夫为伦也’。乃止车授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芗兰云。”“绿绮”,琴名。傅玄《琴赋序》说:“楚王琴曰绕梁,司马相如有绿绮,蔡邕有焦尾,皆名器也”。这里泛指为瑶琴。“专城处”三句。“专城”,言一城之主也。古乐府云:“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孟浩然诗:“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都是指古代的州牧太守,这里借指贾似道。“他山”,指能直言相劝的朋友,也包括词人自己。《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喻此。此言在“西湖小筑”中,一群真心实意的朋友簇拥着贾似道一起登高眺望,不知道可有西边前线传来的胜利消息?“西风”,可解释为西边前线的战事。因贾似道曾督师湖北,现在回京。而湖北在临安的西边;西又属金,主杀伐,故可释为前线的消息。下片因游园而起感慨

创作背景

  贾似道,字秋壑,理宗时为丞相兼枢密使;度宗立拜太师,封魏国公,赐第葛岭,权倾朝野。吴文英因有一兄弟翁应龙为贾的堂吏,故得他中介,有词投献似道。贾似道西湖小筑在南屏。此词作于贾为荆湖制置使时。参阅《水龙吟·过秋壑湖上旧居寄赠》词。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你喜欢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
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岐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赵魏高气侠,到今风俗然。
椎埋吏难禁,击断世称贤。
明府宜更瑟,罢民庶息户。
无如蚕丝者,急敛纵敲鞭。
日暮衔花飞鸟还,月明溪上见青山。
遥知玉女窗前树,不是仙人不得攀。

日下残红敛,烟升积翠重。鸥轻波浩荡,鱼乐自从容。

野馌迎秋穫,邻讴相夜舂。田翁有真意,一笑酒中逢。

我家湘上高嵋山,茅屋修竹一万竿。
春雨晨锄劚玉版,秋风夜馆鸣琅玕。
自来京华昵车马,满腔俗恶不可删。
洞庭天地一大物,一从北渡遂不还。
苦忆故乡好林壑,梦想此君无由攀。
嗟君与我同里社,误脱野服充朝班。
一别篬筤囗猨鹤,十年台省翔鵷鸾。
鱼须文笏岂不好!却思乡井长三叹。
钱唐画师天所纵,手割湘云落此间。
风技雨叶战寒碧,明窗大儿生虚澜。
簿书尘埃不称意,得此亦足镌疏顽。
还君此画与君约,一月更借十回看。

脂水双塘未褪红。藕花中。有梧宫。西子容光,半作水芙蓉。

半作姑苏台上月,如天上镜,照秋空。

丹凤城南夜正长,万家明月捣衣裳。忽惊落叶频沾臆,不听悲笳亦断肠。

遮虏渐闻过马邑,拔营曾报破龙荒。豫愁绵折天山下,那识弓胶瀚海旁。

书去再经燕草绿,梦飞不到塞云黄。玉关纵待封侯入,祇得萧萧白发郎。

稻亩绿茸茸,平田接回坞。桥下流水声,龙湫昨夜雨。

璇室瑶窗,海天良夜,睡鸭朦胧初起。凤脑烧残,鲛绡裹罢,别是一番滋味。

玄霜捣就,被一缕心烟萦系。梦绕芙蓉帐内,魂消水晶宫里。

年时雀台分矣,秋风又遇湘中娣。雾湿云鬟,泪滴莹莹青绮。

蚕蠋聚精欲化,正月明、风细冷如水。迷迭输他,甲煎添未。

溅石韵寒泉,依稀言语处。
回处觉无人,又上前溪去。

大江春风浪如屋,客舟迎风罔沙宿。连樯接舵古岸傍,岸头无人春草绿。

船头日出炊烟起,买鱼携菜来就市。渔人水恶不出门,萧条野市无鸡豚。

堤边纸钱灰若雨,沽酒赛神巫降语。南人艇子不避风,横江五两翩翩去。

英雄盖世竟何为,故里凄凉越水涯。
百二势倾争逐鹿,八千兵散独乘骓。
计疏白璧孤臣去,泪落乌江后骑追。
遗庙荒林人酹酒,至今春草舞虞姬。
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
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
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
回首关河道,风尘道路迷。

行尽平原路,今朝始入山。马前花气重,林外鸟声閒。

草径缘冈曲,溪田趁水湾。孤钟夕阳寺,杳杳翠微间。

侧径萦崖入,虚空小洞衔。雪飞初夏瀑,烟锁半晴岩。

炼药安金鼎,藏书发石函。仙杯才共泛,未许素云缄。

羡君初拜职,嗟我独无名。且是正员尉,全胜兼试卿。

绣褓文衣制未便,生儿随母浴清泉。十年新学唐人俗,五色丝穿长命钱。

自著羊裘老富春,画工辛苦绘功臣。先生到处堪高隐,天上宵来卧故人。

七里江声终不断,四围水鸟亦相亲。利名淘尽尘中事,留得乾坤一钓纶。

始见青云干律吕,俄逢瑞雪应阳春。
今日回看上林树,梅花柳絮一时新。

画里寒香尚未残,清词娓娓出吟坛。维摩灭度洪崖逝,从此春山不忍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