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如丝的细雨洒遍了池塘,在长满浮萍的水面,溅起了无数小点点。朱红色的门檐下,一双燕子守在窠里不再飞去。啊,今天的这个黄昏,来得似乎比往常要早。
杯里的宜城酒浮泛着香絮般的白沫。我们喁喁细语直到夜深。在这即将分手的时刻,我们的离愁别恨像乱云一般难以分,怎么又是这样啊——一窗摇曳的灯影,两个黯然相对的有情人
注释
廉纤:纤细连绵貌。韩愈《晚雨》:“廉纤晚雨不能睛,池岸草边蚯蚓呜。
萍面:池塘的水面生满了浮萍。
朱门:红漆大门。
比似:比起。
⑸宜城酒:汉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县南)生产的名酒。香絮:形容酒面浮沫,又名“浮蚁”。更阑:夜深。古人一夜分五更。阑,将尽。
相将:相共,共同。
羁思(jīsī):离愁别绪。

赏析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将离别场景和弥漫情思融合在一起,以质朴细腻的描写,刻画出离别前夜男女二人对坐共饮、细语诉情的场面。既有离愁别绪,又有思恋缠绵。

  上片之境界,时间是从白天绵延到黄昏,空间是户外,开头暗用韩愈《晚雨》“廉纤小雨不能晴”诗意,小雨洒遍池塘。“细点看萍面”,本来,池塘的水面生满了浮萍,现在万千雨点,点破了萍面,又自有一番含蕴。“看”体现了词人此时此境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状。黄昏细语,朱门燕影,既烘托出了一片忧郁凄婉的氛围,又体现了词人此时心境的悲凉。在这有些昏暗凝滞的天色中,词人并没有直接铺排渲染离愁别绪,而是通过灯下话别的场面,将浓得化不开的感情融于笔下的情景和情景中的人。“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燕子不飞,其苦闷情状可想而知。它与下片的“一窗灯影两愁人”遥相叠印。最后一句又与起句遥相呼应,小雨连绵已久,天昏地暗,所以比起寻常时候就更容易黄昏。不过,这只是此句意蕴的一个层次。其深层意蕴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即将别离的时候,只觉得光阴比起寻常时候过得特别快,很快就进入了黄昏。上片,已为下片点出词情的内蕴作了充分的铺垫。

  下片时间绵延到夜尽,空间则转为室内。“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写两人相对共饮,絮絮而谈。 夜已尽,话未完,离别却不期而至,于是“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词人用翻滚纷乱的云朵形容即将分离的人心中那种忐忑不安的愁绪。处在愁苦中的有情人,只能在如豆的灯光下相对而立,映出一对零落的影子。“又是”表明两人已不止一度尝过离别的苦味。此度又尝,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亦可知。

  纵览全篇,词人并没有在情景的选择上别出心裁,仅仅描绘寻常景物、人事,然而情感氛围的渲染烘托却是妙笔生花。感情层层深入,词中隐含的书写节奏随着时间的延展而不知不觉地加快,离别来临之时又戛然而止,将两人的影子定格纸上,一切尽在不言中。这首以爱情和离愁为主题的词,感人处在于情感的朴实沉挚。与之相应,词人并未使用他所娴熟的一些技巧,如结构的错综安排之类,也没有描写送别、别后一类常是最富于戏剧性或最能打动人心的场面,他只是如实写出临别前夕的绵绵别话,就充分表现爱与愁两大主题。论笔法几乎是一往平铺,论情感正是一往深情。既朴实,又深沉,别具一种极厚重的感人力量。

创作背景

  周邦彦的《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创作于哲宗元佑五年(1090)。周邦彦中年曾浮沉州县,漂零不偶,元丰年间周邦彦在汴京为太学生,后为太学正,至哲宗元祐二年(1087)方出京为庐州教授,后至溧水县,这其间曾滞留荆江任教授职。此时周邦彦三十五岁,作下此诗。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猜你喜欢
径苔深,念断无故人,轻敲幽户。细草春回,目送流光一羽。重云冷,哀雁断,翠微空,愁目舞。荡鸣澌,游蓬小,梦枕残云惊寤。
还识西湖醉路。向柳下并鞍,银袍吹絮。事影难追,那负灯床闻雨。冰溪凭谁照影,有明月、乘兴去。暗想思,梅孤瘦、共江亭暮。
前程曾未到,岐路拟何为。返照行人急,荒郊去鸟迟。
春宵多旅梦,夏闰远秋期。处处牵愁绪,无穷是柳丝。
一鞭春色去迢迢,溪上红妆笑语娇。
酒醉不知行客避,竞眠芳草斗裙腰。
我从楚江来,不见闽江大。
云山路嶮巘,水石势澎湃。
舟行曲屈间,溪面浮百怪。
蒿师力推拿,如下吾侬拜。
丈人入吾闽,险阻尝一带。
风霜经几时,须发乃尔奈。
人生驹隙中,网以千世界。
纵横斜见林,未改此心在。
营营复何求,赫赫祗自卖。
如何遗诸缘,直养以无害。
秋风着蒲柳,物态亦荣惫。
终当从公游,万法等成坏。
杖藜款禅房,还尽三生债。

禊饮已经佳节后,画船犹泛若耶滨。未还魏阙陪仙使,且向稽山作主人。

赓唱我知长引玉,恳归谁道苦思亲。鉴湖也似西湖好,两处风光一样春。

古洞閟荒僻,虚设疑相待。披莱历风磴,移居快幽垲。

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穹窒旋薰塞,夷坎仍扫洒。

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

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

晋鄙遥山接太霞,十年从仕鬓空华。
秋来有雁偏催客,腊尽无梅更忆家。
私属羊毛皆入税,边风马乳代烹茶。
番思共隐江南日,每为论诗到晚鸦。

柳暗金阊春未晴,叙南太守欲宵征。哦诗西日方成句,借笠东家拟饯行。

笋苦曾闻涪老赋,荔红遥想僰人迎。莫言万里为遐郡,须信文翁政有成。

东方有白水,西方有黑水。天地有玄黄,安得有二体。

白水亦是川,黑水亦是川。同是润下性,万善无二根。

谁来叹逝川,谁来此观澜。白日白川子,可以洗心言。

榜夫晨理棹,行人难久留。悲管三四动,注目临溪楼。

昨为饮会地,一旦如三秋。流光逝不停,一去永不收。

幽兰发汀渚,灵芝秀崇丘。因风遗远馥,聊以消我忧。

独鹤高飞雪气浓,梅烟清浅月朦胧。
一声箫管归何处?人在琼楼玉宇中。

登軿发东华,扇飙舞太玄。飞辔腾九万,八落亦已均。

暂眄山水际,窈窕灵岳间。同风自齐气,道合理亦亲。

龙芝永遐龄,内观摄天真。东岑可长净,何为物所缠。

豆苗瓜蔓未应稀,菰米莼丝积渐肥。南极有星天半隐,东维无地海全归。

连城不换相如璧,百结何妨子夏衣。回首故山荆棘外,几年空翠锁烟霏。

碧池如染,把玻璃瓮就,纤埃都绝。西国夫人空里坠,圆盖亭亭排列。莹质无瑕,尘心不染,远社堪重结。当时盛事,虎溪茗碗翻雪。
千载以意谁论,人争买笑,醉眼看罗袜。坐上如今皆我辈,纱蕴从来蠲洁。击节临风,停杯对月。浩气俱英发。两翁仙举,玉堂正在金阙。

手种丛兰对小亭,辛勤为访正嘉名。终身佩服骚人宅,举国传香楚子城。

削玉紫芽凌腊雪,贯珠红露缀春英。若非郢客相开示,几被方言误一生。

白紵舞衫记初着,月明侍宴临飞阁。
舞余香暖苒浮襟,进前持酒力不任。
君王凝笑杯未覆,不惜低徊重舞曲。
当时一身备百好,月不长圆秋易老。
白紵凄凉弃箧中,不悲见弃悲秋风。

宣庙有三直,吾推朱子公。立朝凡几日,疾恶乃如风。

炙手兀时宰,焦头论近功。当年笑迂阔,颇与紫阳同。

经旬磴道窘跻攀,雨雨风风未暂闲。一径遥连鱼腹国,群峰环赴虎牙关。

承平戍卒投戈戟,丰稔村姑高髻鬟。偶向荆门回首望,不知身入万重山。

浩浩尘中,善能垂手。
悲智冥符,古今希有。
深入总持门,气宇冲斗牛。
目连鶖子,攒眉妙德,
空生缄口。一句无私,
扫际窠臼。

浮生可笑,似萍踪絮影,无端去住。两地绵绵吹不断,剩有一丝情绪。

木叶惊寒,河梁惜别,有意无言处。萧萧飒飒,一齐向我奔赴。

料是千古英雄,生前抑郁,浩气含馀怒。激荡柔情成壮志,要使才人早遇。

千里蓬瀛,一帆云水,此意休孤负。从兹破浪,马当定有神功。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