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高阁上的游人早已远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
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曲折的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我肝肠欲断,真不忍心把扫去满地落花;盼望残留枝头的春花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盛开的鲜花将随着春天而去,面对这一切,我只有落泪沾衣。
注释
客竞去:客人竟然都离去了。
参差:错落不齐的样子。曲陌:曲折的小径。
迢(tiáo)递(dì):高远貌。此处指落花飞舞之高远者。
仍欲归:仍然希望其能归还枝头。
芳心:这里既指花的精神灵魂,又指怜爱花的人的心境。
沾衣:这里既指落花依依沾在人的衣服之上,又指怜爱花的人伤心而抛洒的泪滴。

鉴赏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首联是说,高阁上的游客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已经随风飘零纷纷乱飞。

  诗一开始便写落花景象,前人称赞它发端“超忽”。其实,“小园花乱飞”一句不过是人皆可道之景,手法平平,并不新奇;妙就妙在首联两句之间的联系。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和客人来去本无必然的联系,但诗人却说花是因为客人去了才“乱飞”,这样一来,连落花也看作有情的了。这种因果关系的描写颇出人意表,却又在情理之中。落花虽然早有,客人在时却浑然不觉,待到人去楼空,客散园寂,孤独惆怅之情袭上心头,诗人这才注意到满园缤纷的绿花,而且生出同病相怜的情思。两句诗不单写花,也兼写人,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颔联是说,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

  三四两句承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参差”句从空间着眼,写落花飘拂纷飞,连结曲陌;“迢递”句从时间着笔,写落花连绵不断,无尽无休。诗人是立于高阁向下俯视,所以园内景象尽收眼底。这两句对落花的本身描绘显得很客观,但对“斜晖”的点染却透露出作者的内心并不平静。此时此刻,在他眼前出现的落花和斜晖已经不是常人眼里的自然现象,而是同人一样充满感情,具有生命的事物,它们像是在同自己十分美好的青春和年华告别。诗人十分敏感的捕捉住这富有特征的景象,使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重暗淡的色调里,透出了诗人心灵的伤感和悲哀。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颈联是说,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

  五、六句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肠断未忍扫”,就不单是一般的怜花惜花之情,而是断肠人又逢落花,自然倍觉伤情。“眼穿仍欲归”一句写出诗人的痴情和执着,他望眼欲穿,巴望花不要再落,却事与愿违,枝上残留的花朵越来越稀疏。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尾联是说,爱花惜花自然要埋怨春天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花朵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的奉献出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却落得个凋零残破、沾人衣裾的凄凉结局。这又不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吗?诗人素怀壮志,极欲见用于世,却屡遭挫折,报效无门,所得只有悲苦失望,泪落沾衣而已。末二句,语意双关,低回凄婉,感慨无限。

  全诗纯用白描,而落花与惜花者之神情全出,在淡淡的背景下,稀疏的笔意中,表达了诗人细致微妙的情思,把个落花季节写得愁肠寸断。不难看出,它已不是见花落泪、春归伤情的一般伤情诗了,而是比平常的伤春诗有更多的意蕴,更丰富的内涵。诗借对落花命运的怜惜,表现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深深惋惜;诗人的一腔幽怨、缕缕情思在对落花深情的怜惜中含蓄婉转地透出,可谓情深韵美。诗的首尾两联,更是既得落花神韵,又意在言外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思。

  诗歌是回顾漫长的文化积淀过程,首先从花开到花落,这自然界的演变过程。诗歌同人世的沧桑变换,荣枯无常,生涯浮沉的规律相契合。这从而成为生命盛衰的象征,富于哲理意味。其次花性柔弱,花开有时。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诗人通过对花落表达出诗人身世坎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闲居永业。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故本诗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猜你喜欢
暑风吹雨仙源过,深院静,凉於水。莲花郎面,翠幢红粉,烘人香细。别院新番,曲成初按,词清声脆奈难堪羞涩,朦忪病眼,无心听、笙簧美。
还记当年此际。叹飘零、萍踪千里。楚云寂寞,吴歌凄切,成何情意。因念而今,水乡潇洒,风亭高致。对花前可是,十分蒙斗,肯辜欢醉。
棠阴日,棠阴日,清美近花朝。共喜治中持福笔,春当霄汉布宽条。兰蕙雪初销。
和气福,和气福,生意到渔樵。清彻已倾螺子水,黑头宜著侍中貂。天马拟归朝。
锦衣鲜华手擎鹘,闲行气貌多轻忽。
稼穑艰难总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自拳五色球,迸入他人宅。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
面白如削玉,猖狂曲江曲。马上黄金鞍,适来新赌得。
西风剑佩轻,独立妙高亭。
山吐岩头月,江涵水面星。
石奔苍虎势,树结老龙形。
何处吹箫客,扁舟过洞庭。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待得清明已半春,幕中何许可娱宾。堵观不是穿杨手,珍重贤侯诲尔频。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同醉朱明洞外天,尊前锦瑟感华年。出门满地风波恶,未许公卿荐邓先。

万松岭上梅千树,踏雪年年看花去。
湖边十里翠裙腰,尽是看花醉眠处。
花今憔悴不如前,人亦飘零二十年。
梦魂不到西湖上,春色自绕南枝边。
今年看花来杜曲,一树寒香照茅屋。
别是人间冰雪魂,肌肤绰约清如玉。
雪更玲珑玉更温,春风入颊淡无痕。
数声残角黄昏后,独自相看半掩门。

隔林携榼近庭闱,旧业新祥兆不违。竹下彤云芝一本,松间綵线雉双飞。

媚筵小洞迎苔出,挂嶂凉絺带翠归。醉后可容逃疟鬼,夜深重调酒兵围。

啁啾村学草堂前,咕哔声中一叟眠。赤脚蒙童三五个,案头犹倚牧牛鞭。

楼外残云走怒雷。西山晴色晚崔嵬。柳薰迟日千丝暗,花喷温黁一夕开。

须席地,更茵苔。素琴横膝赋归来。一觞一咏风流在,牛背如船倒载回。

驱车出长干,放船溯江潮。归云薄东鲁,转柁凭南飙。

朱夏火旗帜,烈日燔征旄。系缆遵广原,周行谢波涛。

回首世途隘,步屧云山高。山中产芝草,猿鹤元相招。

时窥南华篇,白日从逍遥。

幽居屏烦喧,触目恣遐眺。烟霞茁屡奇,峰峦互腾踔。

宿乌竞阳枝,寒泉迸阴窍。欣兹十亩宫,托迹亦窈窕。

五峰合沓拥东庐,泉落芳塘旱不枯。
空凿秦淮三百里,六朝王气几曾无。
短研深煨倒插宜,明年便有绿垂垂。
只因因造化容易,不见岁寒冰雪时。
步绕西湖路,荷盘送晚香。
归舟初袅缆,斜月已侵廊。
水外钟声杳,风胶曲韵长。
剨然思远举,逸兴渺难量。
圣虑忧千亩,嘉苗荐两岐。如云方表盛,成穗忽标奇。
瑞露纵横滴,祥风左右吹。讴歌连上苑,化日遍平陂。
史册书堪重,丹青画更宜。愿依连理树,俱作万年枝。

大冶烹金,忽雷惊春。草木秀发,光辉日新。不费纤毫力,擒下天麒麟。

全威杀活得自在,千古照耀同冰轮。话作两橛,句中眼活。

龙头蛇尾,以指喻指。撞著露柱瞎衲僧,塞断咽喉无出气。

拟议寻思隔万山,咭嘹舌头三万里。

昨夜月初明,柴门犹未闭。
猫儿捉老鼠,引得狗儿吠。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