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片渲染梅花的冰清玉洁及其带给人间的浓郁春意。以“一痕雪”形容梅花,特别贴切。一是花自如雪;二是易于零落,如同春天的雪易于融化;三是稀少,枝头星星点点的白色仿佛残雪欲尽。再著一“袅”字,更给人以如虚如幻、缥缈如烟的感觉。词一开头,便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面,又显出那一股坚韧之气以及缱绻的深情。次句化用欧阳修:“叶间梅子青如豆”诗意,构思亦很奇巧。这句也暗含梅花在内,一个“藏”字十分生动,春光掩映了叶间的梅花,显得更加春意盎然,融人了词人对晚梅的礼赞。“玉奴最晚嫁东风。来结梨花幽梦”二韵扣住“晚”字写梅花,仍用拟人化写法。这一韵将晚花比作绝色美人,还沉湎于幽梦之中,远远落后她的姊妹们,“玉奴”袭用苏轼诗中之辞,用以比喻白梅。“最晚”应合词题中“晚花”二字。“嫁东风”化用李贺诗句,而词人笔下的白梅却不早不晚在东风中含苞绽放。原来白梅晚开是为了与梨花同温幽梦的。白梅本不该与梨花同时,好像这晚梅与梨花之间存在某种不解之缘。这句暗点出晚字、白字。所谓思致杳冥,空灵之处。
词的下片仍以拟人之笔,赋晚花以人情,着意描绘梅花的冰肌玉骨,香气袭人和娇丽姿容。而词人那无限怜爱之心,尽在不言中。“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一韵,写梅香与娇态。一个“添”字,隐示出罗被原先已经被早梅熏过几次,而今晚梅又开放,其香气更添几重。“瘦肌”形容花形,梅花通体晶莹,宛如身着冰绡,作者于是生发出奇妙神思,那清瘦的梅肌,对着寒凉的冰绡,恐怕有几分畏怯。梅花那娇美柔韧、冰清玉洁的体格,跃然纸上。“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一韵,以“青梅枝上晚花”收尾,与词题扣合,首尾呼应。在那绿阴下,溪桥边,青梅日益成熟,而东邻的“枝上晚花”,却风姿绰约,不胜妖娆。两相对照,青梅不禁自惭形秽,羞于睹其芳华。词尾以烘云托月的笔法,借刻画青梅的心理,从另一角度却极写梅枝上的这“一痕雪”般的晚花,是何其娇小清丽。用待嫁的“东邻”美女来比况青梅枝上的晚花,既是拟人手法,又善于融典。
统观全词,词人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仅仅八句,却调动了多种修辞手段:拟人、比喻、烘托、对比、用典、均自然贴切,富有艺术美感。见出词人构思、运笔、遣词的创作功力。
陆家有子贱且贫,一生家住琴川滨。唯能击鼓与吹笛,更无馀策堪资身。
其妻本是田家女,目不知书心却古。蓬头垢面破衣裳,乐与夫君共甘苦。
夫君卧病忽经年,瓶无粒粟囊无钱。晨昏何以给饘粥,一饱十饥诚可怜。
眼中骨肉犹行路,况彼乡邻肯相顾。徬徨悽楚只天知,嘿嘿更无人可诉。
一朝乞得斗升归,济急庶以全烧眉。不道抵家日将暮,夫命已逐残云飞。
躄地号天几绝气,祭毕随将死相继。谁知村落妇人心,有此堂堂真节义。
老夫闻此十馀年,每叹丈夫多不如。芳名未免久湮没,春秋大笔何人书。
君不见豪儿剥民恣封殖,输谷公门仅千石。如何反得义民名,华表旌门炫金璧。
周家八马如飞电,夙昔传闻今始见。锐耳双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叠耸高崔嵬,权奇知此真龙媒。霜蹄试踏层冰裂,骏尾欲掉长飙回。
瑶池宴罢归来早,络月羁金照京镐。紫鞚飞时逐落花,雕鞍解处眠芳草。
由来骏骨健且驯,弄影骄嘶不动尘。有时渴饮天津水,五色照见波粼粼。
圉官骑来难久驻,饮向春流最深处。珠衔宝勒不敢疏,直恐飞腾化龙去。
古来善画韦与韩,此画岂同凡马看。人间造次不可得,苜蓿秋深烟雨寒。
暮宿岭下村,晓度村边岭。危磴多盘纡,群峰竞秀颖。
层叠耸崚峋,周遭俯清迥。肩舆一径通,亭午欣跻嵿。
石乱溪泉喧,烟深崖树暝。古藤垂复缠,苦竹欹且挺。
回看晓来途,苍茫隔云影。阴风欻吸来,寒气侵衣领。
空忆桃花春,萧萧山谷冷。冲寒陟崎岖,局蹐不遑骋。
心神已屡惊,吁嗟乎险境。如彼九折坂,乘险语堪省。
长啸《归去来》,明湖理烟艇。
雄州试异等,提庭乃专对。顾学类括羽,奇文若锦缋。
滋兰成秀畹,照车光赤琲。摄官恶簪带,疲疴谢名辈。
乙奏饮馀列,甲科光往载。深奇无绝踪,孙董有遗概。
春风涵宛转,迟光乍明昧。列秀总中筵,群才盛皇代。
如纶疾影响,裁蒲启蒙昧。雕龙既已彰,青紫行当佩。
裒然既玉响,高粲亦兰綷。广川良易追,淄水非难配。
贡士光相门,搜贤尽幽塞。善说理无穷,借书心靡诲。
来彦各东西,翼亮更出内。康哉信在今,伊余事耕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