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桃花并非无情地死去,在这春阑花残之际,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飞入窗棂,陪伴着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
有谁来怜惜我这像沈约般飘零殆尽、日渐消瘦的身影,为春残而懊恼,感到入懒无聊。虽比不上芙蓉花,但它的一片幽香在清冷处却显得更加浓重。
注释
采桑子:《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
娇红:嫩红,鲜艳的红色。这里指花。
懊侬(àonóng):烦闷。这里指烦闷的人。
东阳:指南朝梁沈约。因其曾为东阳太守,故称。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学家姚思廉和他的父亲姚察在所著史籍《梁书·沈约传》中,高度赞誉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评价他“高才博洽、一代英伟。”姚思廉在《梁书·沈约传》中记载:“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沈约操劳过度,日渐消瘦后,被世人以“东阳销瘦”、“东阳瘦体”称之。
⑤春入(yōng):春天的懒散情绪。
⑥芙蓉:荷花,或以为指芙蓉镜。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相国李公下第游蜀,遇一老妪。言:郎君明年芙蓉镜下及第。明年,果然状头及第。”
幽情:《草堂嗣响》作“幽香”。

赏析

  在这首小令中,作者淡淡地写出了伤春自怜的哀伤。这表面上看是一首伤春伤离之作,但事实上却是借着伤春抒写伤怀之情。

  上阕写春阑花残,艳丽的桃花被东风吹落,飘零殆尽。然而,艳丽娇柔、多情婉转的桃花无法接受无情的死,多情的花总要有某种多情的死法。 “感激东风”是观花的作者所发的感慨。东风把娇红的桃花吹落,没有任它委于尘土泥泞,而是吹它飞进了容若的小窗,让它来陪伴容若这个伤情的人共度残留的春光。看到桃花无可奈何的命运,作者也感伤起了自己,从下片开始,“谁怜辛苦东阳瘦”,便是作者的自况。

  下阕先点出作者为春残懊恼,而入懒无聊,下接以结句,加深加浓了伤春之意,心静下来了,可是思念之情却更加强烈。纳兰性德以沈约自况,形容自己像沈约一样病容憔悴、抑郁多疾。沈约和作者是一样的美男子,有才有德,作者以沈约自比,既是说自己风流才俊,更是感伤自己身体单薄。这个典故用的十分贴切自然,交代了心境,也写出了实情。而后所接之句“也为春入”,更是说出自己的身心之所以如此入懒,并非是为其他闲杂之事所累,只是春天就要结束了。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虽然作者认为桃花妖艳,却还是比不上芙蓉的清幽芬芳。不过,作者这里所指的芙蓉并不是荷花,传说唐朝李固在考试落第之后游览蜀地,遇见一名老妇人,这个老妇人对他说,他明年会在芙蓉镜下科举及第,再过二十年还有拜相之命。于是心灰意冷的李固再次去参加考试,果然中第,而且榜上正好有“人镜芙蓉”一语,正应了那老妇的预言。作者也是因病失去殿试的机会,和落第等同,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作者所说的芙蓉应当是指“芙蓉镜”的典故了。于是,自然而然的,接下去的一句“一片幽情冷处浓”,正是写了自己懊恼的“幽情”。

  这一首《采桑子》上、下片相对比较紧凑,但是全词似伤春又不似伤春,颇值得多加玩味了。

创作背景

  纳兰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年纪尚轻,早先他拜在名师门下,熟读四书五经,中了举人后,纳兰在积极地备考科举考试最后一关的殿试时,却突然得了风寒,失去了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的机会。在床榻上无聊躺着的纳兰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采桑子。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你喜欢
近腊千岩白,迎春四气催。云阴连海起,风急度山来。
尽日隋堤絮,经冬越岭梅。艳疑歌处散,轻似舞时回。
道蕴诗传丽,相如赋骋才。霁添松筱媚,寒积蕙兰猜。
暗涨宫池水,平封辇路埃。烛龙初照耀,巢鹤乍裴回。
檐日琼先挂,墙风粉旋摧。五门环玉垒,双阙对瑶台。
绮席陵寒坐,珠帘远曙开。灵芝霜下秀,仙桂月中栽。
卷幌书千帙,援琴酒百杯。垂休编太史,呈瑞表中台。
皓夜迷三径,浮光彻九垓。兹辰是丰岁,歌咏属良哉。
蝉噪秋枝槐叶黄,石榴香老愁寒霜。流霞包染紫鹦粟,
黄蜡纸裹红瓠房。玉刻冰壶含露湿,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
青云自致晚应遥,朱邸新婚乐事饶。饮罢更怜双袖舞,
试来偏爱五花骄。帐里炉香春梦晓,堂前烛影早更朝。
更说球场新雨歇,王孙今日定相邀。

几年与子赋同袍,白下分携首重搔。行李挈来金薤重,离筵饮处玉瓶高。

风飘凫雁晴还远,浪挟鱼龙晚更豪。会向萍乡问嘉政,相思莫遣梦劳劳。

年衰冬集罢,鹢首晓帆催。
枳棘非鸾处,膏腴得父才。
澄江限天阔,孤鹜透霞来。
此地留清赏,谁同耻宴罍。

谁言天马海西头,八骏从来不易求。六印三花都阅遍,何曾放眼看骅骝。

荷到长戈,已禦尽、九关魑魅。尚记得、悲歌请剑,更阑相视。

惨澹烽烟边塞月,蹉跎冰雪孤臣泪。算名成、终竟负初心,如何是。

天难问,忧无已。真御史,奇男子。只我怀抑塞,愧君欲死。

宠辱自关天下计,荣枯休论人间世。愿无忘、珍惜百年身,君行矣。

逍遥奋孤迈,葳蕤惬渊想。北眺崆峒津,南瞷孟诸坱。

麾麈靖疆场,抚剑清罔象。黔庶丁溢恩,牧宰获嘉赏。

中原久疮痍,西州独丰穰。感叹乖崖心,讵俟益州榜。

夷诵南山章,令人发森爽。

五纬煌煌裹在秦,项王称霸沛公臣。谁知四百年天下,已属宽仁大度人。

老梅百窠霸骚坛,峥嵘铁骨傲岁寒。
千枝万枝冻欲槁,一花两花春尚悭。
愁闻羌雏吼玉笛,羞见公子驮金鞍。
芳魂久嫁逋仙去,怨云恨雨迷孤山。
憔悴独醒者,纳交惟芷兰。
江南穷诗人,鄙哉弟山礬。
甚而含毫吮墨之俗子,或比之粉面之何郎、玉肌之阿环。
梅花酷怕渠点涴,所以未破冰雪颜。
与其玉堂兮金屋,孰若竹篱茅舍幽且閒。
与其状元兮宰相,孰若收香敛华林壑间。
逆知梅意同我意,诗人合作如是观。
丰神间整坐凝然,一笑聊凭笔意传。
却有丹青难画处,独遗好丑在千年。
因形有像转支青,妙笔从君压画师。
若向禅中参一指,写余父母未生时。

石室巉岩五十重,洞房七十二芙蓉。夜池惟有仙家乐,笙鹤时来古涧松。

吾乡隐君子,质素古人风。性岂琴书癖,身将猿鹤同。

捲帘山阁暮,策杖海云空。一别麻源谷,相思桂树丛。

倚闾怜母老,长路望儿归。六载眼中泪,三春身上衣。

霜清听雁远,天阔见云飞。海峤连闽越,乌啼月尚微。

春非我,嬉春还是,雨萼烟叶。暮雨潇潇转急。残灯黯黯未灭。

荡千里春心山翠叠。江南梦,词客哀结。向白日青阳试招未,离魂远飘撇。

嘈切。霓裳乐世长辍。幻羽换宫移家山破。双角飞更咽。

尽穆护沙乾,敕勒川别。鹍弦探折。醉卧处,何处秦关汉月。

蚁梦南柯迷残垤。海影倒,波沈摩竭。虫沙碎,尧禽寒语雪。

又误他,芳草王孙云峡拆。滔滔南纪江流绝。

独访柴门深竹里,板桥流水斜通。渔舟泊处暮云重。

数家横浦上,一径入烟中。

丛木暗妨樵路远,鹭鹚飞破霞红。轻雷隐隐小池东。

藕花鲜着雨,菱蔓弱牵风。

山王庙在山深处,鸦乌乱啼乌桕树。
神威狰狞怖杀人,朱吻长牙眉倒竖。
红绡抹头袍袖结,手挪黄蛇啖其舌。
短碑不题神姓名,芜词漫书唐岁月。
阴风飒飒吹灵旗,夜闻甲马空中嘶。
老巫开门马无迹,但见孤鸣鬼啸鸺禋啼。
山前居民种禾黍,岁岁求晴复求雨。
神灵不灵谁得知,老巫分明作神语。
往来行人多再拜,炉中无香畏神怪。
唱歌打鼓烧纸钱,苍鹅白羊朝暮赛。
还把残余抛野草,神意欢欣乌亦饱。
老巫叮咛客无虑,万水千山放心去。

苏堤寺堤一径同,春花秋月长相逢。白面少年不相识,笑掷金钱唤阿侬。

翠微支遁隐,新构习清虚。
施食来山鸟,翻经击木鱼。
花倾知景夕,月上属凉初。
肯借一椽隙,相容半榻於。

男儿生能立功死,不朽济时谁是经纶手。将军何日诛贼奴,肘系金章大如斗。

儒生致身苦不早,勋业蹭蹬空白首。呜呼七歌兮歌七阕,天若有情亦呜咽。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