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杨柳回塘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杨柳围绕着环曲的池塘,一对鸳鸯在进水口处嬉戏。池塘水面布满又厚又密的浮萍,挡住了采莲的姑娘。没有蜜蜂和蝴蝶,来倾慕幽幽荷香。最后只能花朵凋敝,结一颗芳心苦涩。
夕阳的回光照着晚潮,涌进荷塘,流动的云层带来点点细雨。随风摇曳的荷花,像是向骚人诉说哀肠: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只能在秋风中受尽凄凉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回塘:环曲的水塘。
别浦:江河的支流入水口。
绿萍涨断莲舟路:这句话是说,水面布满了绿萍,采莲船难以前行。莲舟,采莲的船。
红衣脱尽芳心苦:红衣,形容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以上两句说,虽然荷花散发出清香,可是蜂蝶都断然不来,它只得在秋光中独自憔悴。
返照:夕阳的回光。
潮:指晚潮。
行云:流动的云。
依依:形容荷花随风摇摆的样子。
骚人:诗人。
不肯嫁春风:语出韩偓《寄恨》诗:“莲花不肯嫁春风。”张先在《一丛花》词里写道:“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贺铸是把荷花来和桃杏隐隐对比。以上两句写荷花有“美人迟暮”之感。

赏析

  这首词是咏荷花,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词的上阕描画了一个详和而恬静的池塘。而荷花却生长在池塘僻静处,只能寂寞地凋落。就象一位美女,无人欣赏,无人爱慕,饱含零落的凄苦。词人通过美人的自嗟自叹,也暗露了自己年华的虚度。下阕仍借美人之口言志:即使凄风冷雨,我仍然不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开放,宁愿盛开在炎炎的夏日。荷花、美人、君子,形成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两句写荷花所在之地。“回塘”,位于迂回曲折之处的池塘。“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叫做浦。另外的所在谓之别,如别墅、别业、别馆)回塘、别浦,在这里事实上是一个地方。就储水之地而言,则谓之塘;就进水之地而言,则谓之浦。荷花在回塘、别浦,就暗示了她处于不容易被人发现,因而也不容易为人爱慕的环境之中。“杨柳”、“鸳鸯”,用来陪衬荷花。杨柳在岸上,荷花在水中,一绿一红,着色鲜艳。鸳鸯是水中飞禽,荷花是水中植物,本来常在一处,一向被合用来作装饰图案,或绘入图画。用鸳鸯来陪衬荷花之美丽,非常自然

  “绿萍涨断莲舟路。”句由荷花的美丽转入她不幸的命运。古代诗人常以花开当折,比喻女子年长当嫁,男子学成当仕,故无名氏所歌《金缕衣》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荷花长在水中,一般都由女子乘坐莲舟前往采摘,如王昌龄《采莲曲》所写:“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无入,采罢江头月送归。”但若是水中浮萍太密,莲舟的行驶就困难了。这当然只是一种设想,而这种设想,则是从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来,而反用其意。以荷花之不见采由于莲舟之不来,莲舟之不来由于绿萍之断路,来比喻自己之不见用由于被人汲引之难,被人汲引之难由于仕途之有碍。托喻非常委婉。

  “断无蜂蝶慕幽香”句再作一个比譬。荷花既生长于回塘、别浦,莲舟又被绿萍遮断,不能前来采摘,那么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又不知幽香之可爱慕,断然不来。这是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之断然不来,比在上位者对自己的全不欣赏。

  歇拍承上两譬作结。莲舟不来,蜂蝶不慕,则美而且香的荷花,终于只有自开自落而已。“红衣脱尽”,是指花瓣飘零;“芳心苦”,是指莲心有苦味。在荷花方面说,是设想其盛时虚过,旋即凋败;在自己方面说,则是虽然有德有才,却不为人知重,以致志不得行,才不得展,终于只有老死牖下而已,都是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将花比人,处处双关,而毫无牵强之迹。

  下片“返照”二句,所写仍是回塘、别浦之景色。落日的余辉,返照在荡漾的水波之上,无接着由浦口流入的潮水。天空的流云,则带着一阵或几点微雨,洒向荷塘。这两句不仅本身写得生动,而且还暗示了荷花在塘、浦之间,自开自落,为时已久,屡经朝暮,饱历阴晴,而始终无人知道,无人采摘,用以比喻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也遭遇过多少世事沧桑、人情冷暖。这样写景,就同时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乃至性格。

  “依依”一句,显然是从李白《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变化而来。但指明“语”的对象为骚人,则比李诗的含义为丰富、深刻。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正因为屈原曾设想采集荷花(芙蓉也是荷花,见王逸《注》)制作衣裳,以象征自己的芳洁,所以词中才也设想荷花于莲舟不来,蜂蝶不慕,自开自落的情况之下,要将满腔心事,告诉骚人。但此事究属想象,故用一“似”字,与李诗用“欲”字同,显得虚而又活,幻而又真。王逸《〈离骚经〉章句序》中曾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宓妃、佚女,以譬贤臣。”从这以后,香草、美女、贤士就成为三位一体了。在这首词中,作者以荷花(香草)自比,非常明显,而结尾两句,又因以“嫁”作比,涉及女性,就同样也将这三者连串了起来。

  “当年”两句,以文言,是想象中荷花对骚人所倾吐的言语;以意言,则是作者的“夫子自道”。行文至此,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合而为一了。“当年不肯嫁春风”,是反用张先的《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看即知,而荷花之开,本不在春天,是在夏季,所以也很确切。春天本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候,诗人既以花之开于春季,比作嫁给春风,则指出荷花之“不肯嫁春风”,就含有她具有一种不愿意和其它的花一样地争妍取怜那样一种高洁的、孤芳自赏的性格的意思在内。这是写荷花的身分,同时也就是在写作者自己的身分。但是,当年不嫁,虽然是由于自己不肯,而红衣尽脱,芳心独苦,岂不是反而没由来地被秋风耽误了吗?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自己性格与社会风习的矛盾冲突,以致始终仕路崎岖,沉沦下僚的感叹

  南唐中主《浣溪沙》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均《离骚》句。)这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个偏安小国的君主为自己不可知的前途而发出的叹息的。晏几道的《蝶恋花》咏荷花一首,可能是为小莲而作。其上、下片结句“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和“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与这首词“无端却被秋风误”和“红衣脱尽芳心苦”的用笔用意,大致相近,可以参照。

  由于古代诗人习惯于以男女之情比君臣之义、出处之节,以美女之不肯轻易嫁人比贤士之不肯随便出仕,所以也往往以美女之因择夫过严而迟迟不能结婚以致耽误了青春年少的悲哀,比贤士之因择主、择官过严而迟迟不能任职以致耽误了建立功业的机会的痛苦。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杜甫《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唤人看腰袅,不嫁惜娉婷。”陈师道《长歌行》:“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虽立意措词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婚媾之事,比出处之节。这首词则通体以荷花为比,更为含蓄。

  作者在词中隐然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洁贞静、身世飘零的女子,借以抒发才士沦落不遇的感慨。《宋史》“虽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这些记载,对于理解此词的深意颇有帮助。

创作背景

  《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他出身高贵却长期屈居下僚,其心中的苦楚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这首词的荷花美丽清高,却结局凄惨,作者可能也是在表达对自己早年过于孤高自傲的一种悔恨。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猜你喜欢
龙剑昔藏影,送雄留其雌。人生阻欢会,神物亦别离。
碧树感秋落,佳人无还期。夜琴为君咽,浮云为君滋。
爱而伤不见,星汉徒参差。
幽居盼天造,胡息运行机。春葩妍既荣,秋叶瘁以飞。
滔滔川之逝,日没月光辉。所贵法乾健,于道悟入微。
任彼声势徒,得志方夸毗。
浮生果何慕,老去羡介推。陶令何足录,彭泽归已迟。
空负漉酒巾,乞食形诸诗。吾惟抱贞素,悠悠白云期。
土恨生世晚,不为三代民。
谁知伊傅至孔孟,亦学古道嗤时人。
岂惟三代时,尧舜万古师。
犹云若稽古,不知古为谁。
气数有诎信,义理无终穷。
虽居尧舜地,常有一篑功。
嗟哉秦汉后,去圣益以久纵有间代英,
仅为时儒首。况於随世就功名,
甚者谐俗攫宠荣。此於圣门直蛙蠛,
已谓斯世无与朋。多知正多亦有趋异端。
若言气合即为善,是中更要分明看。
争利欲心汲汲,争名私智閒閒。
公独退身一步,静中着眼回看。

絺绤散薰风,平居触事慵。古今饶得失,义命孰违从。

水鸟迎秋舫,山花映夕舂。故乡图画见,生死愧尘容。

一骑冲寒出灞陵,望中仙掌入云层。三秦豪杰乡评在,两叶勋华国史登。

龙起当年闻扈从,蝉联此日看云仍。琴边得趣追中散,画里传诗比右丞。

瘦骨独怜清似鹤,奇毛转觉鸷如鹰。名通丹陛交章荐,功在黄河满路称。

分手又从天外未,举头犹记日边曾。白云目断松楸远,紫电光寒浐渭澄。

郑驿梅缄春早寄,谢池草思梦还凭。大江潮上初生月,古渡澌流渐合冰。

归到旧京应忆我,石头风雨夜窗灯。

雨余花落莓苔地,巢燕啄香泥,柳绵点水浮萍碎。景迟迟,秋千斜挂彩绳低。
  【金盏儿】启朱扉,出兰闺。晚来闲立东风外,肠欲断,恨无极,情未已。
秋水摇光凝泪眼,远山无色淡愁眉。
  【绿窗愁】郁闷长萦系,鬼病厮禁持。即渐里衣宽削玉肌,争表人憔悴。别
后关河万里,惊梦断,雁书稀,谁琐雕鞍不放归?
  【赚煞】有人来,知端的,谁似你个薄情下得?长醉青楼眠翠馆,镇追陪越
艳吴姬。唱道暮乐朝欢,须有更阑管弦息。酒醒梦回,香消灯暗,甚不听晓风残
月子规啼。

湖雨朝仍作,山云昼不开。竹枝苍凤湿,石藓紫云堆。

放饮多仙兴,狂歌欠我来。平生慕函谷,拟学抱关梅。

片片飞花欲送春,萋萋碧草正愁人。黄蜂酿蜜经营急,紫燕衔泥来去频。

才似茂陵非晚遇,美如曲逆不长贫。久知求富都无益,但喜论诗若有神。

四月八日风雨歇,放翁宅前湖水高。典衣沽酒亦足醉,骑马看花徒尔劳。

海国尚闻歌蔓草,山陵谁与荐樱桃?元龙本是无能者,后世谩称湖海豪。

左右依两壁山,横竖盖三间屋。高低田五六亩,周围柳数十株。活计萧疏,
偏容俺闲人物。两般儿亲自取:不用买江上风生,谁要请天边月出。
  【梁州第七】兴到也吟诗数首,懒来时静坐观书。消闲几个知心侣:负薪樵
子,执钓渔夫,烹茶石鼎,沽酒葫芦。崎岖山几里平途,萧疏景无半点尘俗。染
秋光红叶黄花,铺月色清风翠竹,起风声老树苍梧。有如,画图。闲中自有闲中
趣,看乌兔自来去,百岁光阴迅指无,甲子须臾。
  【尾声】矮窗低屋随缘度,土炕蒲团乐有余,散诞逍遥少荣辱。嗟吁叹吁,
心足意足,伴着这松竹梅花做宾主。

难分玉折曾惊梦,向我愀然说与听。共道寻常飞蝶乱,岂如先兆比鹣零。

秋光瞥面云鬟绿,春雨回头墓草青。肠断有诗题我怨,眼枯无泪哭君灵。

白下迢迢,金荃胜侣,停杯念远。相携处、更有吾家未归雁。

浮名自笑轻于絮,傍酒社、词场总倦。讶题残红藕,书来犹问,向时吟卷。

望断。江南岸。梦桃叶莺捎,柳丝鸦散。昔游系缆,潮痕云影频换。

镵诗忆扫僧墙粉,了翠壑、前盟未晚。便结个、小茅斋,斗尔一双斑管。

巨璞胚胎饱精液,光怪迸起昆仑坼。元气淋漓沧溟窄,岳祇骇走神工擘。

阳九方回祖龙厄,谁其获者帝子赤。西京制诏多乃绩,真宰上诉天应惜。

未央烟焰将炎赫,雷电晦冥失踪迹。太原公子握天策,流转依然在宫掖。

中垒遗编亡故册,诏行秘书书屏帟。书罢只字无差忒,帝嘉五绝声啧啧。

稽首拜赐归第宅,纪恩镌铭深镂刻。六十三字钗股划,一字可抵南金百。

至今桑海几变易,神物总呵无缺隙。中磨研处稍洼潟,千年墨蚀龙香碧。

顾我涂鸦涩如棘,书法懒学由夙昔。远愧前贤妙钩画,安用联坳各尽墨。

徒尔嗜古有奇癖,钦此宝物世希得。为置左右图书侧,玉润金坚照颜色。

吁嗟万物会有役,精爽一片肯虚掷。方今上有圣明辟,补天何当助微砾。

寻幽栖暝,帘幕阴移,琴书光冷。梧叶飘时,茎花香里,一番清景。

萧疏暗度深更。更照水、窥林不定。昨夜霜清,相逢谁在,扑花幽径。

鞍马匆匆改馆来,芙蓉开罢海棠开。梁间笑杀新来燕,去了重来尚未回。

欲理还山楫,秋风叶正飘。长怜谈剧省,又作别离遥。

帆影分乌石,湖光到紫霄。几时寻旧约,携手薾云桥。

宝剑连飞急,透顶便通神。有时轻按处,惊动五湖宾。

千古芳流真孝美,北宫之女婴儿子。后能斯者亦云稀,木兰不再缇萦死。

贝州传是古清阳,逸事闺阁遗口香。有村名留四女寺,有祠像塑四女装。

昔年过此等荒迹,凄风夜雨落帆席。重来作宰几秋春,邑中掌故频考覈。

考覈愈纷愈未详,引证失据无主张。土语啧啧说汉世,史书炳炳数唐芳。

主唐女则冠以来,尚宫学士历可颂。明明五女祀四之,如何一宪不得共。

主汉群称传氏家,若姊若娣芬齿牙。种槐插柳事徵实,飞升语转涉浮夸。

入主出奴鲜直义,强作附会徒异议。何如唐存汉并存,唐存其五汉存四。

一家各还一家真,同是懿美无亏人。上报二老劬劳力,下全毕世贞孝身。

儿身但为父母有,耻向人间问姑舅。粉黛脂泽绝钟情,晨昏侍侧常团首。

生前固为纲常扶,殁后尤愧鄙薄夫。庙祀千年馨百代,蘋蘩采采荐盘盂。

即今河干寒凛冽,祠门风起檐响铁。意是贞魂划云来,皎皎明月同空洁。

忽然一曲称君心,破却中人百家产。(《讽刺诗》)
城外平人驱欲尽,帐中犹打衮花球。(《讽刺诗》)

晓辞帏幄下承明,肤藻亲裁宝篆清。桐叶九天分使节,烟花千里趣王程。

观风雒水随车得,赋雪梁园授简成。早晚周诹还献纳,五云多处听珂声。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