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后湖赏莲花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


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蓼花似火,绽放在水上,蘸入水中的,红色亦不改,水鸟划过湖面,惊得鱼儿上下穿梭。

千万顷的荷花烂漫夺目地绽放在水面之上,与满池荷叶红碧相间,与千顷碧波相映生色。

这千万顷的美丽荷花,宛若当年孙武斩落的宫女之头。

注释

游后湖赏莲花:一作“幸后湖开宴赏荷花作”。

蓼(liǎo)花:草本植物。节常膨大,托叶鞘状,抱茎,花淡红色或白色。花,一作“梢”。

蘸(zhàn):沾染。

敷:开放,绽放。

孙武: 春秋时兵家,字长卿,齐国人,世称“孙子”。曾以 《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孙武为吴王搬演阵法,宫女充为兵卒,恃宠调笑,不听指挥,孙武立斩二人,阵法则成。

琉璃池:指水如琉璃一样的池子,形容后湖彩色斑驳。典出《佛说无量寿经》:“内外左右,有诸浴池……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净香洁,味如甘露。黄金池者,底白银沙。白银池者,底黄金沙。水精池者,底疵璃沙。璃池者,底水精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琉璃, 亦作 “流离”,一种矿石质的有色半透明体材料。

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蓼花似火,绽放在水上,水鸟划过水面,惊得鱼儿上下穿梭,在这充满动感的背景下,千万顷的荷花绽放在水面之上,与满池荷叶红碧相间。最后两句想象荷花如同孙武当年斩落的宫女头颅。全诗写景雅致,想象奇特。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美丽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画面:蓼花似火,绽放在水上,蘸入水中的,红色亦不改;水鸟划过水面,惊得鱼儿上下穿梭。就在这显示着大自然美妙与神秘的、充满动感的背景下,千万顷的荷花烂漫夺目地绽放在水面之上,与满池荷叶红碧相间,与千顷碧波相映生色。

  诗人把荷花写得无限妖饶,充满生机,但是最后两句的想象,却充满了血腥和不祥:“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诗人实在无法表达内心深处对荷花的独特感受,于是生发出一个兵家典故:孙武斩吴宫女。这个典故出自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诗人把荷花比喻成孙武当年斩落的宫女的头颅。用“佳人头”作为诗歌意象来形容莲花的鲜艳、娇美,前所未有。这个比喻险怪、冷艳,带有几分杀机,包含着一个附庸国国君潜意识中的不平之气。不过如此一来,如火的蓼花映照下的水面则宛若一池血水,难怪当时人们都认为此诗不是吉兆。

创作背景

  这首诗见宋代无名氏《分门古今类事》卷十三“谶兆门上”。《新编分门古今类事》与《翰苑名谈》云:“江南李后主尝一日幸后湖,开宴赏荷花,忽作古诗云:‘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 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当时识者咸谓吴宫中而有佳人头,非吉兆也。是年,王师吊伐,城将破,或梦丱角女子行空中,以巨簁簁物,散落如豆着地,皆人头。问其故,曰:“此当死于难者。”最后一人,冠服堕地,云:“此徐舍人也。”既寤,徐锴已死围城中。据上述内容可知,正是在南唐灭亡那一年,李煜赏荷花,突然心血来潮写下了这首诗。《增修诗话总龟》卷三十一引《摭遗》谓此诗为李璟作,《全唐诗》卷八因之。

李璟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961年逝,时年47岁。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诗词被录入《南唐二主词》中。
  猜你喜欢
谁信心火多,多能焚大国。谁信鬓上丝,茎茎出蚕腹。
尝闻养蚕妇,未晓上桑树。下树畏蚕饥,儿啼亦不顾。
一春膏血尽,岂止应王赋。如何酷吏酷,尽为搜将去。
蚕蛾为蝶飞,伪叶空满枝。冤梭与恨机,一见一沾衣。
机生机,巧生巧,心镬烘烘日煎炒。闯蜀眉嚬游海岛,
扶桑椹熟金乌饱。金乌饱,飞复飞,四天下人眼眙眙。
孰云我轻薄,石头如何唤作玉。孰云我是非,
随邪逐恶又争得。古人终不事悠悠,一言道合死即休。
岂不见大鹏点翼盖十洲,是何之物鸣啾啾。
君子食即食,何必在珍华。小人食不食,纵食如泥沙。
清歌且莫唱,妙舞亦休夸。尔非凤炙麒麟肉,
焉能一挂于齿牙。去来去来归去来,红泉正洒芙蓉霞。
君不见金陵风台月榭烟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烧茫茫。
君不见西施绿珠颜色可倾国,乐极悲来留不得。
君不见汉王力尽得乾坤,如何秋雨洒庙门。
铜台老树作精魅,金谷野狐多子孙。几许繁华几更改,
唯有尧舜周召丘轲似长在。坐看楼阁成丘墟,
莫话桑田变成海。吾有清凉雪山雪,天上人间常皎洁。
茫茫欲火欲烧人,惆怅无因为君说。

世事今朝了,天阍昨夜开。自当骑鹤去,谁更作霖来。

宝座扶初日,灵光落上台。管弦空怅望,重盖几时回。

一来陪胜践,再到惜蹉跎。
记得山中景,行寻竹外坡。
天寒梅信早,海近雁声多。
烟渚蒲洲外,时闻欸乃歌。

汀葭江菼两依依,鸥鹭相亲寂不飞。僧入翠微云伴去,牛耕白水犊随归。

古今贤圣翠萧索,王伯干戈有是非。老病忧时心力弱,可能此地得渔矶。

浴罢华清第二汤。红绵扑粉玉肌凉。娉婷初试藕丝裳。

凤尺裁成猩血色,螭奁熏透麝脐香。水亭幽处捧霞觞。

西洛风流压众久,十分国艳与天香。
护持翠幕千窠锦,羞澁于铜两鬓霜。
不怕眼花疑保福,且将色相问空王。
书窗不要笙歌群众观点,茗碗相如味更长。

宵凉爱枕簟,启户月临床。遥见星河度,微闻露树香。

搴帷抛羽扇,散帙卧清光。野处仍孤夜,因知道味长。

耿耿星河澹澹云,作声风叶隔墙闻。萧閒宦况秋先得,迢递乡心夜正分。

絮语砌虫何太苦,忘机沙鸟自为群。新来领略沧洲趣,一榻凉生酒半醺。

文章柱史擅才华,独步中台帝所嘉。云簇朱衣兼绣豸,霜飞白笔更生花。

坐令豪侠遵王度,肯使奸邪小法家。归去倘劳当宁问,为言西土靖边沙。

壮哉昌黎笔,谈笑排佛祸。不言动鬼神,翻疑触雷火。

元戎忽已化鲵鲸,少长呼来就此烹。科第昔曾誇冠世,衣冠今忍负平生。

休教秉笔修降表,乍可捐躯肯献城。壹惠已彰幽壤慰,巍巍庙貌焕高甍。

同人如提宿,初从城市归。
雪轻浑欲舞,云栋不成飞。
客去寻溪棹,僧来叩竹扉。
篱边一枝玉,漏汇化丁机。

蜀地吴天各一涯,去来三纪亦云赊。乌龙绕郭俨如旧,白发满头良可嗟。

老矣不堪多感慨,使乎何处是光华。周行历览犹疑梦,更问庭槠几度花。

槛车不数尺,乃容天下才。时无鲍叔牙,霸术终焉埋。

射钩弃旧怨,度量何远哉。人生贵知遇,安用悲蒿莱。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深处,遇娉婷。

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二祖无端向少林,庭前立雪到腰深。
直饶觅得心无有,未免全身被陆沉。

侵星发徂辆,悠悠即长路。家人前致词,问我将路赴。

躬耕苦旱干,何以资朝暮。衣食事奔走,晨寒犯霜露。

枫林号夜乌,宿草栖寒兔。轻烟动虚里,崩沙依浅渡。

凄凄浮客心,黯黯长天雾。逍遥思孔桴,濩落嗟庄瓠。

去去返蓬蒿,脱粟安所素。

农父江边立荷戈,无人南亩种嘉禾。今年妻子愁饥死,活到明年更奈何。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