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曲出自《红楼梦》第五回。此曲是叙述李纨一生的际遇:她在年轻时守寡,养大了儿子却赶上贾府败落,晚年时因为儿子做官终于当上了诰命夫人,却又撒手人寰。通过对李纨不幸地同情,对封建礼教和禁欲主义进行了否定和挞伐。此曲用词生动,字里行间含有讽刺意味,通过前后反转对比,营造了浓重的悲剧色彩。
曲子开头两句概括李纨守寡后的一生。李纨“青春丧偶”,夫妻恩情就如镜中之月,自是空有其名。日后儿子贾兰博得功名,自已也得享荣华,但却象梦境般的虚幻。因为即使“戴珠冠,披之袄”,当上诰命贵妇,“也抵不了无常性命”李纨享荣华之时,也就是她死期临近之日。
作者把李纨归入“薄命司”册子,说明她无福消受“头戴簪缨”、“胸悬金印”这样的荣华富贵。曲子说“古来将相”留下的“也只是虚名儿”,因此李纨是大可不必去盼待“爵禄高登”即儿子得高官厚禄的“梦里功名”的。而“昏惨惨黄泉路近”就是李纨的最后结局。
李纨本是恪守“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妇道的化身,但她却是凄冷寡居,“之冠霞披”的富贵荣耀也因“黄泉路近”而无多享受,反而落得个“枉与他人作笑谈”的下场。这是曹雪芹对封建礼教的大胆的否定。曹雪芹的这种思想,与续书的所谓“兰桂齐芳”、“休皇恩贾家延世泽”完全不同。
冷官谁顾雀罗门,一纸惟君肯见存。堪笑放翁昏至此,乘壶误写作朋樽。
当年诗句寄青原,此日逢君在故园。鹏翼未酬庄叟志,鸡鸣空记孟尝门。
酒当深夜酲弥甚,灯近元宵蕊更繁。明月在天谁不仰,千江心印正须论。
丝丝春草各春辉,含情滋露上枝肥。晴烟初试东风暖,暮霭轻沾西日晖。
江头来碧色,苍翠披客衣。披客衣,进客觞,他时对酒莫相忘。
每旦情不惬,无那秋光嬲。忽闻长铗歌,归去当兹晓。
溯流从一方,荷风穆清醥。漫将郭泰舟,一向冯车绕。
苍蒹拂暮潮,层阴度轻鸟。余来君意舒,君去余心悄。
何期百载心,暂折秋林杪。餐鱼厌鳄溪,望鸿思云表。
云表有天逵,金台堪远眺。忆自金台来,旭日当空皦。
陋彼燕宫筑,独与虞门绍。嗟予忝骏骨,况君真騕袅。
行矣慎驱驰,勋节咸兹肇。使君宰天下,亦如烹鲜小。
鸣琴不下堂,百里开纷纠。逐寇扫千妖,赈饥生万殍。
凡此特两端,口碑垂亿兆。岂知至化源,所贵能无扰。
黄山日巍峨,玉水时深窈。颜色留水山,胸期在缥缈。
苦调托长吟,离月今宵皎。
日惺名尔斋,尔心日了了。天理日流行,天运日旋绕。
心日日日惺,神理日日妙。一惺明德昭,太虚游八表。
退藏外昭心,声臭不闻睹。惺惺斯不惺,长夜何时晓?
世界琉璃净一毫,暖风晴日俯江郊。红云远近收枫叶,绿雪高低放竹梢。
岂有薄田烦布谷,空寻隙地拟诛茅。谁知半世烟霞癖,输与鸣禽此定巢。
羽衣仙袂去飘飘,池上幽轩对泬寥。何日功成飞舄上,浮邱天路笑相邀。
竹里清风忽报君,雨将来处共看云。吾亭且为须臾坐,案有坡公志喜文。
弄影丹崖,笑把玉芝容与。五铢衣薄,倚回风如许。
蓬山何处,一片彩云旋吐。摇溶出水,轻盈曳雾。
回首瑶宫,记霓裳、曾按谱。大罗往事,问吹箫伴侣。
娥眉萧飒,只有月华常驻。情多无奈,珊珊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