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上半阕,作者用了寥寥数笔,就把他从十七岁以来十五年间的坎坷经历粗略地描述了一番。用了两个“纵横”,把自己怀才不遇,箫剑双负的心情形象地表达出来。才“纵横”,是说他的才能大,泪“纵横”,是说他的悲哀多。“箫心”侧重于生活中的各种幽情亲情,“剑名”则主要是大的人生追求和志向抱负,二者“双负”,作者只赢得泪纵横。
词的下半阕,进一步写个人生活之悲:春天来时,连个关心的梦都做不成,不言没人关心自己,反言自己无倾注关心的对象;不说真实的关心,只求做个关心梦,话语中所包含的这些凄怨哀伤,是十分沉痛的。作者又巧妙地用了两个“飘零”,把自己为了功名,南北数次奔波的经历和自我安慰的复杂心情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看了词的最后一句话才知道,作者一生漂泊无定,如今虽有些悔怨,但他已不看重这些,因为人生本就是雪泥鸿爪,因为他已信奉了佛教。
据史料记载,龚自珍在道光三年有信佛事。他回乡后在苏州与江沅、贝墉等几个佛门俗家弟子搅到一起,还参加了拜佛诵经。在作者的许多诗歌中,都有他学佛的印记,不少佛经上的语言,被龚自珍写入诗歌中。作者实际上是想通过学佛来解脱自己考场不得意的失落,这也是当时许多失意文人的通常做法。不过,读了这首词的最末一句,往往有一种苦涩生出,让人同情作者,这正是此词的艺术魅力所在。
峡农生甚艰,斫畬大山巅。赤埴无土膏,三刀财一田。
颇具穴居智,占雨先燎原。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麦穗黄剪剪,豆苗绿芊芊。饼饵了长夏,更迟秋粟繁。
税亩不什一,遗秉得餍餐。何曾识粳稻,扪腹尝果然。
我知吴农事,请为峡农言。吴田黑壤腴,吴米玉粒鲜。
长腰瓠犀瘦,齐头珠颗圆。红莲胜彫胡,香子馥秋兰。
或收虞舜馀,或自占城传。早籼与晚䆉,滥吹甑甗间。
不辞春养禾,但畏秋输官。奸吏大雀鼠,盗胥众螟蝝。
掠剩增釜区,取盈折缗钱。两钟致一斛,未免催租瘢。
重以私债迫,逃屋无炊烟。晶晶云子饭,生世不下咽。
食者定游手,种者长流涎。不如峡农饱,豆麦终残年。
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连娟缺月黄昏后,缥缈新居紫翠间。
击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铓山。中原北望无归日,邻火村舂自往还。
丹青一幅,是西湖好手,戴苍之笔。年少者谁真秀绝,不让王家摩诘。
绣虎清才,食牛奇气,刷羽霜空失。科头箕踞,襟情一往萧瑟。
寄语莫赌罗囊,人身似尔,头地终须出。安得画师乘快墨,并写骅骝十匹。
历块过都,莝燕秣越,此事为君必。若翁大笑,看君长绕吟膝。
今夕斯何夕。又一度、月当三五,团圞时节。短发飘萧清影下,添郤露凄风切。
还自笑、轻衫蝉翼。多少炎凉都历尽,旧腰身、炼作冰霜骨。
何用补、貂裘黑。
欢然相见怜相别。漫指点、银瓶索酒,臣能一石。太守清狂应不改,豪兴吾徒犹昔。
休只把、唾壶敲缺。醉跨瘦驴何处去,盍归乎、浪舞冯欢铁。
且再看,沧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