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育骠骑歌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

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

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我曾听说天子有匹千里马,如今这幅图上画的莫非就是它?

这是何等雄杰的神态啊!骏尾一甩朔风便呼啸而起。

它毛色淡青两耳微黄,两眼瞳仁呈方形眼睛闪着紫光。

像龙一样的桀骜不驯神态干变万化,卓然而立伸张着伟岸的骨架。

当年身任太仆的张景顺,在监牧驯练时发现了这匹清峻的马。

便命令牧马的头目将它牵入天育,专人饲养特殊照顾它。

当时国家养有四十余万匹马,张公叹息它们都是些凡庸的马。

因此唯独给它画像以传给世人,张挂在座位右方去欣赏,久赏更觉形象新。

年深日久良马死,空留个图像到如今。唉,画的马再好又有何用?已不能健步追风云!

如今难道真的再无千里马?只因现实没有王良伯乐这类相马师,良马被埋没,死了也就白白地死去啦!

注释

天育:皇家马厩名。题下原注:“天育,厩名,未详所出。”

骠骑:犹飞骑。一作“骠图”,骏马的图像。骠,骏马的一种,黄白色。

无乃:只怕的意思,推测词。

意态:犹神态。

萧梢:摇尾之态。

缥(piǎo):淡青色。一作“膘”。两耳黄:即黄耳,千里马的一种。

双瞳方:两眼瞳仁呈方形。

矫矫龙性:一作“矫龙性逸”。矫矫,雄桀貌。一作“矫然”。龙性,古代有骏马为龙种之说。合:一作“含”。

天骨:非凡的骨骼。森开张:耸立展开。

伊:语助词。太仆:官名,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张景顺:开元年间为太仆少卿兼秦州都督监牧都副使。唐玄宗曾称赞他说“吾马蕃息,卿之力也”(张说《陇右监牧颂德碑序》)。

监牧攻驹:一作“考牧攻驹”,一作“考牧神驹”。攻,攻治,即训练。驹,马二岁为驹。

大奴:牧马人头目。守:一作“字”,即养育。

骥子:即骠骑。俊:一作“骏”。

材尽下:都是凡庸的马。

写真:画像。

久更新:百看不厌,日久弥新。

年多:马为开元时物,至天宝来,已历多年。物化:化为异物,即已死去。空形影:徒留画像。

无由骋:不能驰骋。

騕褭(yǎo niǎo):古骏马名,日行千里。

骅骝(huá liú):周穆王八骏之一,色如华而赤。

王良:春秋时赵人,善御马。

伯乐:春秋时秦人,善相马。

赏析

  这首诗写画马之生动传神,叹今无识马的王良、伯乐,而良马被埋没,实自叹不遇,尽显讽刺之意。

  诗的前半部分写画上之马英姿飒爽,双目有神,骨相天然;后半部分回顾太仆驯养此马,抚图兴叹,伤知马者难逢,而自叹不遇。全诗摹写传神,借画抒怀,尽显讽刺之意。

  此诗开头直接描绘了马的出众之处,“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但是笔锋一转写道“年多物化空形影,吗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已不如当年,空有矫健的步伐却没有可以驰骋的场地。这句话作者同样是在说自己,感慨自己空有满腹的オ气去无人赏识。

  “千里马”如何,“汗血宝马”又如何,“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作者借马来感叹自己的不幸遭遇,也是为天下所有怀才不遇之士感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当年春天杜甫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秋冬之际,又流浪到长安东北二百四十多里的奉先县(今陕西省蒲城县),寄寓在县署公舍里。境况凄凉,但伏枥之志并未全泯,因作此激昂慷慨的诗篇。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灯下南华卷,袪愁当酒杯。

秋闱贤诏出严宸,郡国详延在得人。豹变文章重君子,鹿鸣歌咏集佳宾。

初闻素履称乡闬,终起英名动缙绅。预想帝庭俱唱第,宠光荣宴杏园春。

挥汗读书不已,人皆怪我何求。
我岂更求荣达,日长聊以销忧。
刘君卓荦士,出知诗书胄。
眉目俨如画,幽花眩晴昼。
踉跄忽来谒,进退颇温茂。
自言宅偃师,家昔千金富。
大父名法从,累累印悬绶。
文辞补元化,求者辄奔走。
继此簪缨余,矜庄事雕镂。
无食不凫翠,有衣总文绣。
兰舟盟津水,蜡屐穀城岫。
或骑紫骝马,深林出从兽。
黄须年少儿,执矢列先后。
一发巧中肋,欢声溢郊囿。
狼兔悬宝鞍,归来荐清酎。
燕姬白如雪,时唱清角侑。
人意天上郎,雌伏不敢雊。
一旦黄金尽,其事乃大谬。
渔樵来争席,傔媵或昂脰。
愤来气屡绝,十起九颠仆。
折节去读书,攻苦分句投。
初如蛇入筒,渐类雏脱矰。
把笔学为文,众色纷采就。
又恐误儒冠,杂艺亦兼究。
雅琴辨商宫,古文参篆籀。
六物推休祥,八卦占爻繇。
更参九箴法,俞穴别肤腠。
闻棋与握槊,赌胜欲起斗。
不觉疾声呼,有若熊虎吼。
最便结风舞,唯恐技难售。
偶逢玳筵张,肴核列饤饾。
酒酣两耳热,徐起整衿袖。
文鸾侧惸翎,皓鹤仰褰噣。
蹑节眄盘鼓,回旋逐音奏。
虽得诸工怜,不博两眉皱。
使者天上来,会合诚薢茩。
负书亟从之,何翅杵投臼。
三河及幽并,无地不驰骤。
登高或吊古,感时更怀旧。
恨无息肩所,若沈疴待灸。
前年往龙漠,气序异常候。
八月雪即飞,一夜三尺厚。
今年度庾岭,热气甚蒸镏。
老梅虽未花,铁干倚云瘦。
欲俟喘息定,阴厓聊宿留。
王虺长过竹,矫首出嵚窦。
日光夹明镜,铄我汗如沤。
闲目但待噬,有术不暇祝。
性命鸿毛轻,几被山鬼蹂。
年来自惩创,此险安可复。
俯思十载间,行事贱如畜。
徒然召悲辛,寸禄焉能收。
即将巢云松,终老友猿狖。
予闻心鼻酸,宛若身在疚。
于时十月交,日月会龙犭尨。
霜风吹人急,层衣悉穿漏。
百龄驹过隙,胡不重栖宿。
须知学践形,庶不惭载覆。
勺水当离尊,赠诗比粮糗。
归欤勿久留,吾言不能又。
江流西来如箭急,小姑横截江心立。
桃花水涨势相争,峡口瞿塘犹不及。
山神堂堂心胆粗,当时人间伟丈夫。
江头庙里青绫帐,翠靥金钗塑小姑。

怀哉经始心,与世共游赏。为语往来人,莫起骊山想。

烂熳绚晴朝,容华若赛娇。瓣多愁露浥,干弱怯风摇。

共讶晨妆淡,都缘宿酒消。更期千岁寿,岁岁赏妖娆。

李白才名天下奇,开元人主最相知。
夜郎不免长流去,今日书生敢望谁。

金乌刷羽扶桑晓,蜃阁龙楼海天杳。眼中指点望蓬莱,波心一点青山小。

蓬莱寿翁须发苍,霞裾独速摇璚珰。手持云笈控朱鹤,来访李耳长生堂。

为言仙李蟠根久,丹实轮囷大于斗。上有高巢双凤凰,相对如宾复如友。

老雄文采光陆离,朝阳哕哕呼其雌。并饮瑶池饱玉液,联步瑶阶餐玉芝。

莫道春流绿如剪,已见蓬莱水清浅。莫道蟠桃几度花,不把繁华挂双眼。

閒来共憩丹山梧,梦游圆峤仍方壶。逍遥忘却老将至,慰意更有二灵雏。

大雏已负冲霄志,览德将为太平瑞。小雏羽翼亦已成,相逐相随阅清世。

寿翁语罢呼曲生,冰弦醉弄南薰声。夜凉如洗不知暑,宝婺正映弧南明。

忽传翁姥佳期共,泥椷拟致长生颂。仙軿望尽鹤飞遥,聊向尊前咏双凤。

楼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阴。
鹭下汀沙静,萤行岸竹深。
撄宁如顺气,缘督正平心。
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

学士行歌绩妇迎,惊回春梦起乡情。解将腰带文犀重,添得空门水月清。

云鬓已随秋雾散,舞衣应逐雨花轻。翻怜冢畔青青草,不及红莲碛上生。

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分将赐群后,遇象见清心。
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更衔长绶带,留意感人深。

春风尔何来,吹我门前柳。呼儿唱吴歌,欸乃齐拍手。

御史不在前,执法不在后。倒著乌纱巾,兀兀但饮酒。

赤壁濡须事已虚,且依栎闸酹芳壶。
九原尚拟栎铜雀,千载今惟记赤乌。
湘浦有人修旧祀,荆州无地展雄图。
定知斫案英灵在,閒对祠前洗湛卢。

杏山松桧紫坡陀,湖面无风亦自波。绿鬓朱颜嗟老矣,落花啼鸟奈春何。

诗人未必皆憔悴,世事从来有折磨。列坐流觞能几日,知谁对酒爱新鹅。

人文地气翕然升,雁塔方高岂计层。便待参云惟此级,何曾插汉不容登。

平畴拔地明孤起,远嶂临江欲共凭。若问题名元字在,海天空阔赋鲲鹏。

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
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江浦程千里,离尊泪数行。无论吴与楚,俱是客他乡。
何处最悲辛,长亭临古津。往来舟楫路,前后别离人。

先生来东都,貌如林间鹤。闻名今见之,信难尘中著。

诸儒纷藏宝,人进已反却。眇然千载事,独与复商略。

斯人昔俊豪,世故熟斟酌。冥栖二十年,不为幽禅著。

秋风有所思,木落庐山脚。岂为菰莼念,亦负溪友约。

清霜动车轮,不复生四角。想见胸府间,天地泻寥廓。

平生杜陵老,妙处倚山阁。岁晚或相从,应分半岩壑。

虎头带角人难措,石火电光须密布。
假饶烈士荐应难,懵底如何善回互。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